《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步测试
基础知识达标
一、基础题。
1.指出加点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 )
A.赍发(jī) 玷辱(diàn) B.仓廒(ào) 庇祐(bì)
C.掇开(duō) 搠倒(shuò) D.喝彩(hè) 自省(xǐng)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浑家 刺配 迤逦 盘缠 B.伴当 朔风 髭须 彤云
C.顶礼 沽酒 消耗 央浼 D.接风 干碍 碎穷 身材
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写到草屋崩坏时,林冲想:“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哪一项与人物思想不符( )
A.表现了林冲随遇而安,没有什么反抗的意图。
B.说明林冲已无复仇之心,只求安稳地过日子,想待刑满后回东京与家人团聚。
C.说明林冲没有完全识破高俅、陆谦的毒计,仍然忍辱负重。
D.说明林冲安贫乐道,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4.雪景有不同的写法,作用也不同。下面四段雪景的描写各属于哪一种。
(1)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竟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
(2)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
(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4)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捶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 )
A.从形状、规模的角度写,用以渲染环境的气氛,或造成某种特定氛围。
B.从视觉或听觉的角度写,用以表现人的感受或情感。
C.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写,用以衬托人的思想或情感。
D.从气势的角度写,用以提供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的背景,或产生某种象征意义。
课堂探究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5.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与上段文字相同的一项是( )
A.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B.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C.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苦笑,即目真 视而有情。
D.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6.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义: 今义:
(2)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
古义: 今义:
(3)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
古义: 今义:
(4)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 今义:
(5)有书在此
古义: 今义:
(6)好歹结果了他
古义: 今义:
当堂达标训练
二、课内阅读题。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①一个道:“这条计好么 ”②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③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④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⑤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⑥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⑦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⑧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⑨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7.波浪线上的“三人”是指、、。
8.波浪线上说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
9.波浪线上“这件事”是指 。
10.文中画线①至⑨上的九处“一个”,分别指哪几个人?请分类归纳后,说说是凭什么判断出来的。从中可看出,《水浒》在写人方面有什么特点?
11.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从内容上看,这段描写对林冲性格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1.B 点拨:“廒”读áo。
2.D 点拨:“穷”应为“琼”。
3.D 点拨:林冲没有安贫乐道的性格。林冲的性格是随遇而安,忍辱负重。
4.(1)A;(2)C;(3)D;(4)B。
5.B 点拨:都是动作描写。
6.(1)古义:比……强,胜过;今义:好像。 (2)古义:消息;今义:因使用受损而渐渐减少。 (3)古义:鬼鬼祟祟,不正派; 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4)古义:触怒,冒犯; 今义:讨厌,憎恶。 (5)古义:信; 今义:装订成册的阅读材料。(6)古义:结束……的性命,杀掉; 今义:事情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二、7.陆谦 差拨 富安
8.火烧草料场来谋害林冲;“好”在①烧死林冲,不留痕迹;②即使林冲不在或逃走,也是死罪。
9.害死林冲
10.①⑤⑦是差拨,因为他是为害死林冲直接献计与执行的人。②④⑨是陆谦,他是奉命来杀害林冲的头目,为人狡诈谨慎。③⑥⑧是富安,他是陆谦的走卒。以上说话内容显示出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说明《水浒》写人物手法很高明,各有特点,栩栩如生。
11.侧面描写和对话描写;对林冲从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被追杀人,逼上梁山的反抗性格转变,起了最后触发的催化剂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