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2 10:2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练习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昆曲被称为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清朝前期,昆曲艺术的代表作品有( )
A.《桃花扇》《西游记》 B.《桃花扇》《水浒传》
C.《长生殿》《窦娥冤》 D.《桃花扇》《长生殿》
2.(本题3分)以下内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农政全书》——农业科学著作
B.《本草纲目》——药物学巨著
C.《红楼梦》——史学巨著
D.《天工开物》——工艺百科全书
3.(本题3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李白——《窦娥冤》
B.苏轼——《静夜思》
C.关汉卿——《牡丹亭》
D.曹雪芹——《红楼梦》
4.(本题3分)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下列不属于该时期作品的是( )
A.《窦娥冤》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5.(本题3分)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
A.豫剧 B.越剧 C.京剧 D.评剧
6.(本题3分)《红楼梦》初名《石头记》,后四十回的作者是( )
A.曹雪芹 B.施耐庵 C.高鹗 D.吴承恩
7.(本题3分)2019年1月7日,“记忆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摄影展览”在北京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在北京地方戏的基础上形成
C.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8.(本题3分)京剧被誉为“国剧”,清朝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对京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徽班进京是在
A.乾隆年间
B.雍正年间
C.顺治年间
D.道光年间
9.(本题3分)明清时期,各类小说十分兴盛。其中,创作于清朝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0.(本题3分)有一种艺术形式,在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内容也多是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艺术是( )
A.杂剧 B.昆曲 C.京剧 D.小说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出自《____》。
12.(本题3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______。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
13.(本题3分)北宋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的《牡丹亭》。
14.(本题3分)明代中期,______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曹雪芹创作的《______》是清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15.(本题3分)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其中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明代昆曲既有南曲的清柔婉转,又有北曲的慷慨激昂。汤显祖创作的《窦娥冤》是其中杰出代表。( )
17.(本题3分)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红楼梦》。( )
18.(本题3分)京剧是中国“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19.(本题3分)清朝前期,昆曲发展到了顶峰,孔尚任的《牡丹亭》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20.(本题3分)清代最有影响的剧种是昆曲和京剧。( )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
材料三:明代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1)材料一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地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
22.(本题15分)落实双减,趣味学史(共10分)
“双减”背景下,某中学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成立了“复兴历史小剧社”,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排练历史小短剧。请帮助剧社完成以下任务(填写字母)。
(1)找剧本。导演确定了以下几个人物形象,请你把对应的剧本提供给演员。
①憨憨傻傻猪八戒②义薄云天关云长③风流倜傥贾宝玉④打虎英雄武二郎
(2)对台词。把下列台词与对应的演员连接起来。
⑤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E.文天祥 F.岳飞 G.戚继光
(3)选道具。把对应的道具安排到导演提供的场景中。
⑧场景一:华佗治病 ⑨场景二:毕昇研究印刷术 ⑩关汉卿演杂剧
H.胶泥活字,排版字模 I.麻沸散、针灸银针 J.《窦娥冤》的海报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制作了以下表格:
表1
文学形式
三国两晋南北朝 乐府诗
隋唐 诗
两宋 词
元朝 ( )
明清 ( )
表2
主题( )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医学成就 ( )
科技著作 ( )
青铜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1)请你参照表1的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元朝和明清横线处的内容。
(2)请你补充表2主题处的内容,并按照表2中的示例填写横线处的内容(至少写出两例)。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C
6.C
7.D
8.A
9.D
10.B
11. 瓦子 红楼梦
12. 罗贯中 红楼梦
13. 资治通鉴 汤显祖
14. 吴承恩 红楼梦
15. 元曲四大家 皮黄戏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错误
20.正确
21.(1)江南地区的开发。根本原因:北民南迁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富庶繁荣。举例:如宋词。
(3)现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特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22.(1)① C ② D ③ A ④ B
(2)⑤ G ⑥ E ⑦ F
(3)⑧ I ⑨ H ⑩ J
23.(1)元朝:曲。明清:小说。
(2)主题:科技。医学成就: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研制成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每类写出两个成就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