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2 10: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2.(本题3分)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宋金议和的内容有( )
①宋金议和后,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②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③南宋给金岁币④南宋向金称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本题3分)下列关于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北宋与辽之间达成了“澶渊之盟”
B.西夏多次进攻北宋且屡屡获胜,后来北宋与之和谈,向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C.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最终共同灭了辽
D.辽、西夏都与北宋约为兄弟之国
4.(本题3分)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宋朝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在郾城之战中,率军大败金军主力的抗金将领是( )
A.霍去病 B.卫青 C.文天祥 D.岳飞
5.(本题3分)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该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回族
6.(本题3分)下图所示人物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受人敬仰主要是因为他是( )
A.抗元英雄 B.抗倭英雄 C.抗辽英雄 D.抗金英雄
7.(本题3分)他率领的岳家军抗击一再南侵的女真铁骑,收复失地,践行其精忠报国的夙愿。这里的“他”是( )
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
8.(本题3分)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宋太宗在公元977年后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南宋与金在边境设立榷场,贸易比较发达。元灭宋前,双方也于边境设榷场贸易。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是( )
A.榷场是在澶州之盟之后建立起来的 B.澶州之盟促进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相处
C.南宋与金在榷场的贸易要高于北宋与辽 D.榷场设立促进了民族政权边境贸易
9.(本题3分)南宋与北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
①都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都有皇帝靠议和苟安
③都存在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现象 ④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本题3分)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是( )
A.戚继光 B.赵匡胤 C.赵构 D.岳飞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①处是____;《清朝疆域图(1820年)》中②处是____。
12.(本题3分)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13.(本题3分)填表格
政权 民族 都城 建立者
北宋 汉族
辽 上京
西夏 兴庆 元昊

南宋 汉族
14.(本题3分)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15.(本题3分)下列左图中①处是______;右图中②处是______。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嘲笑的偏安王朝是北宋。
17.(本题3分)岳飞率领的军队叫“岳家军”。( )
18.(本题3分)1115年建立金政权的是少数民族女真族。( )
19.(本题3分)南宋与金议和后,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20.(本题3分)“北宋末年投军,曾大败金军,尽忠报国,终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迫害致死”讲的是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材料二 岳家军乘胜前进,抵达开封的朱仙镇,北方人民抗金情绪高涨。岳飞请求宋高宗下令北伐,宋高宗和朝中的奸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飞撤回军队,岳飞愤慨的说:“十年的功劳,一天就断送了!”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兵权。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桧杀害了岳飞。
(1)读材料一岳家军为什么会深受老百姓欢迎?
(2)读材料二材料中岳飞被害的原因是什么?
(3)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诗歌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诗歌二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诗歌一提到了五位帝王,写出与宋元时期有关的两位帝王。(不能抄袭诗句)
(2)“壮士饥餐胡虏肉”中的“胡虏”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3)说一说宋金议和的内容,谈谈你对这次议和的看法。
23.(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辽人自建国伊始就自我认同为“中国”,自称“炎黄子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由于慕汉高祖刘邦,故改契丹耶律氏为刘氏,又“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认同刘氏和萧氏为其先祖。辽太祖曾经问大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大臣们多主张先敬祀佛教,辽太祖不同意,说:“佛非中国教”。辽太祖长子耶律倍说:“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太祖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赵永春、王观《10一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三 介绍10-13世纪中国历史的文章或专著名称还有《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民族交融”的科学内涵及实践意义》《论宋与辽、夏、金的榷场贸易。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境内政权的重大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辽人的认同有哪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0-13世纪,中国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A
6.D
7.C
8.D
9.D
10.D
11. 临安 京师(北京)
12. 黑龙江 阿骨打 阿骨打 大金 金太祖 军政
13.政权 民族 都城 建立者
北宋 汉族 东京 赵匡胤
辽 契丹 上京 耶律阿保机
西夏 党项 兴庆 元昊
金 女真 会宁 完颜阿骨打
南宋 汉族 临安 赵构
14. 黄巢 1127
15. 洛阳 临安
16.错误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错误;改为岳飞
21.(1)岳飞抗金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2)朝廷的腐败,秦桧等奸臣的迫害。
(3)心系百姓安危,忠贞的精神。
22.(1)宋太祖或赵匡胤;成吉思汗或铁木真
(2)女真族
(3)宋金议和虽是屈辱的,岁币也加重了财政负担,但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宋金议和创造了和平的环境,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3.(1)金势力不断发展状大,灭亡辽和北宋,成为较为强盛的政权。辽不再存在,被金灭亡。辽的残余势力西进占领西州回鹘建立西辽。北宋不再存在,被金灭亡。宋朝偏安南方,势力更加弱小(控制范围更小)。
(2)中国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祖宗认同(认祖归宗)。文化认同(认同汉文化)。信仰认同(信仰孔子)。
(3)特征一,政权并立(政权对峙)。前期有辽、北宋、西夏、大理、吐蕃等政权并存、并立、对峙;后期有金、南宋、西夏、大理、吐蕃等政权并存、并立、对峙。特征二,民族融合(政权间的战与和交织)。由于战争交往、贸易交流、民族迁徙交融,形成民族融合。特征三,汉文化是主流(文化认同)每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都仰慕中原文化,他们的发展、壮大过程都不断学习汉文化。第四,聚合向心。少数民族都自称是“炎黄子孙”,每个政权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员,每个政权强大起来后,都向中原发展,都强调自己是天下正宗的共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