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临安 B.东京 C.泉州 D.景德镇
2.(本题3分)谚语能够反映一些历史现象,如“天下的租赋,江南居其十九”、“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两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3.(本题3分)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A.海河流城 B.淮河流域 C.长江以南 D.珠江流域
4.(本题3分)两宋时期,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的是( )
①广州 ②杭州 ③苏州 ④湖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5.(本题3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推进,其中“芒种”引用了陆游《时雨》中的“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体现了宋代江南繁华。江南繁华经济源于重心转移,其转移方向是( )
A.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 B.从长江流域向珠江流域
C.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 D.从黄河流域向珠江流域
6.(本题3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于我国北宋时期的四川成都,它的名称是( )
A.瓦子 B.会子 C.五铢钱 D.交子
7.(本题3分)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
A.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
C.魏晋时期、北宋、唐朝中后期 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8.(本题3分)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中国古代璀璨的科技成就”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最可靠的是( )
A.关于李时珍尝百草的传说
B.抚州出土的宋代持罗盘陶俑
C.《梦溪笔谈》对活字印刷术的描述
D.《天工开物》的记载
9.(本题3分)宋朝时,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10.(本题3分)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是在:( )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D.两宋时期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宋代农业发展,南方回到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____传入的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12.(本题3分)唐朝的都城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13.(本题3分)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是________;自此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________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4.(本题3分)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的____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15.(本题3分)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时最后完成。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宋代发明了新的农具,它的名称叫秧马。
17.(本题3分)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北京和杭州。( )
18.(本题3分)宋代手工业兴盛,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19.(本题3分)北宋临安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
20.(本题3分)观察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涂“正确”,错误涂“错误”。
(1)从图一可知西汉至南宋南方入口逐渐增多。
(2)战乱是导致图一人口变化的原因之一。
(3)从图二可知宋代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4)图二中的东京和临安既是都城也是繁华的商业城市。
(5)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没有内在联系。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学习历史的方式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魏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任务一【数据解读——理解社会发展】
(1)下表数据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 2080万 40% 3120万 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5500万 65.5% 2900万 34.5%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任务二【情景再现——解读宋朝之最】
(2)你能从下面的情景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宋朝之最宋朝经济总量在当时占世界的比率最大,北宋时占据世界的60%,南宋时占世界的80%。其城市化率最高,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包括开封、杭州等,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40个。宋代发行了纸币,甚至出现了通货膨胀。北宋中期后,农业税仅占30%,工商业税占70%;南宋税收的15%是海关关税,人均海外贸易收入约为三到四两银子。宋朝文化教育最繁荣,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宋朝的皇权受到限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符合现代潮流的文官制度,官吏俸禄最高;是唯一一个文人没有受到迫害的封建王朝。宋朝时进士录取名额比唐朝扩大了10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多则达到五六百人.加上"特奏名",往往千余人。宋代没有宜官和后宫专权,宋代的武将也没有叛国。
任务三【家国情怀——感受大唐盛世】
(3)根据下面的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唐诗中的历史"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摘编自《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占城稻自传入长江流域以后,种植地区广、面积大,对于长江流域的水稻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占城稻在长江流域的传播过程中,又选育出许多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品种,有的品种产量甚至高出粳稻,为当地粮食增产、品种布局的合理化及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稻麦两熟农作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爱军《我国北宋时期占城稻的推广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占城稻传入后对我国农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2)请根据材料二写出政府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写出当时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材料三 下图所示
图一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图二“交子”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为什么发达?
材料四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实现?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是在哪一事件后被打破的?
(2)图A所示的是唐朝时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请写出其名称。图B是唐朝时著名的瓷器品种,请写出这一品种的名称。你知道,宋朝时著名的“瓷都”是哪座城市吗?图C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名称。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C
6.D
7.B
8.B
9.A
10.D
11. 越南 占城稻
12. 长安 景德
13. 安史之乱 南宋
14.景德镇
15. 589 南宋
16.正确
17.错误
18.正确
19.错误
20.(1)正确;(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
21.(1)变化趋势: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新农作物的引进;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等等。
(2)宋朝经济有了不俗的发展;经济总量在当时占世界经济的比率最大;宋代商业繁荣,开封和杭州等都是大都市;宋朝出现了纸币;宋朝海外贸易兴盛;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发展了科举制;等等。
(3)示例
唐诗中的历史唐诗是历史的载体,使我们感受到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唐朝时期,商业繁荣,尤其是长安城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些都体现出了当时商业的繁荣。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既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这样的大事件,也有遣唐使等大量的外国人到达中国,“万国衣冠拜冕旒”反映了当时中外交流的盛况。同时,唐朝时期,胡汉交融,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唐朝又是一个制度创新的时代,科举制的不断完善,在社会.上形成了以才选官的风气,促进了教育和文学的发展。
总之,唐诗折射出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22.(1)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扩大了种植面积;农作物品种布局更合理;为稻麦两熟农作制的发展提供条件。
(2)市舶司;广州、泉州。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
(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23.(1)唐玄宗;安史之乱。
(2)曲辕犁;唐三彩;景德镇;交子。
(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