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第12课 蒹葭 课件(共30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第12课 蒹葭 课件(共30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19:03:51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结构美、画面美、形象美和情感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
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
熟读本诗,能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语言运用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



蒹葭
新课导入
两千多年前,在一个深秋的早上,晨雾朦胧,一位痴情的歌者徘徊在芦苇茂盛的清秋水岸,向着他心中的伊人唱出了一首美丽的歌——《蒹葭》。
他的歌唱的什么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就是国风,意思就是国风里写得最美的,这首诗究竟美在哪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蒹葭》之美。
诵读指导
《蒹葭》以四言为主,兼以五言。四言的均两字一顿,五言的以“二三”形式进行停顿,要读出一唱三叹的意味。
每章的第一句中,“苍苍”“萋萋”“采采”要重读;
每章的第六句中,“阻”“长”“跻”“右”重读;
每章的最后一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语调低缓,适度拖长声音。
文章朗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 huí) /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 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读懂诗词
蒹葭:芦苇。
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结成了霜。
所谓:所说的。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1世纪教育网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露凝霜结的凄清的晚秋图。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抒发了主人公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21世纪教育网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溯洄,逆流而上。洄,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就站在水的中央。
“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主人公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21世纪教育网
萋萋:茂盛鲜明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这四句表现了伊人难寻。
【译文】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露水没有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的岸边。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https://www.21cnjy.com/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跻:(路)高而陡。
坻:水中的高地。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这几句描写河水苍茫浩渺、飘忽不定,虽然伊人可望不可即,但主人公并没有因此放弃,仍执著追求,这两句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https://www.21cnjy.com/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译文】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完。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涘:水边。
https://www.21cnjy.com/
右:向右迂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
重章叠句: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更显韵味绵长。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险阻,可谓情真意切。
诗词解析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
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艺术形象
特点
芦苇
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
秋水
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洁白、晶莹、凉凉的。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清冷、孤寂、凄迷、迷离的氛围
3.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
即,仍然神魂颠倒执着专一。
【全诗三章】
(1)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2)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3)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的深沉的相思之情。
诗 情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即
友情、爱情、理想
音韵美
四字句:二二拍
押韵:ang韵
i韵 ai韵
叠词:苍苍
萋萋 采采
重章:反复咏唱
整齐
一唱三叹
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题思路]
①找意象,从诗歌中找出描写的具体意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②析特点,结合这些意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描写河畔茂盛的芦苇、秋天的露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考点:描述诗歌画面
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题思路]
①关注诗歌标题及诗歌题材;②抓“诗眼”或关键词;③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明确其特定含义;④借助“注”或“序”,从中寻找线索;⑤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⑥抓尾句,一般尾句多是主旨句,以议论或抒情的句子为主。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写主人公对理想中的“伊人”的苦苦求索、执着追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以及相思之苦。
考点:分析诗歌情感
《蒹葭》的重章叠句及其表达效果
气氛的渲染
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转移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白露为霜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反复写芦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凄苦的心情。
形象地勾画出时间发展的轨迹,表现了诗人焦急和惆怅的心情。
展现的是空间的转换,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辛和执着。
重章叠句:又叫“重章叠唱”或“重章叠咏”。是指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以重复歌咏的语言形式,形成回环往复、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板书设计
蒹 葭
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反复咏叹
伊人难求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课文小结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苦恼和惆怅。
拓展延伸
《关雎》和《蒹葭》的异同比较
《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①《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②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③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④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⑤都使用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
《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课后作业
1.诵读这两首诗歌,体会诗歌的音律美。
2.在《蒹葭》里任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