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据学者考证,孙悟空的原型是唐朝时的一个叫石磐陀的胡人,曾帮助玄奘大师偷渡出境。
你知道他是谁吗?
玄奘大师为什么要“偷渡”出境呢?
西夏壁画中的石磐陀和玄奘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目录漫漫西行路壹贰万里遣唐行叁迢迢传法途肆交流共繁荣一、漫漫西行路(一)玄奘其人孤独的童年:玄奘俗姓陈,13岁时家道中落,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迷惘的青春:长大后,四处游历,他发现当时唐朝的佛教缺乏体系且分歧很大,于是决定到“天竺”求取真经,以求统一中国佛教思想的分歧。结合玄奘的经历并思考:是什么让少年玄奘踏上漫漫西行之路?
长安:今西安
天竺:中国古代对对印度的称谓之一。
1.请一位同学根据玄奘西行路线图,讲述玄奘西行的大致经过。
(二)玄奘之路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
2.观察玄奘西行路线图,说说玄奘一路上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二)玄奘之路
“雪峰与天空相连,抬头仰视,望不到边际,散落两边的冰块,或高百尺,或广数丈,蹊径崎岖,登涉险阻”——《三藏法师传》玄奘:“生死大海,谁作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二)玄奘之路2.观察玄奘西行路线图,说说玄奘一路上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人为因素阻挠:官府阻挠、“偷渡”出境、盗匪横行……1.自然条件恶劣:穿越沙漠、雪山、草原……3.内心的煎熬:孤独、诱惑、悲痛……玄奘遇到的困难:“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玄奘(二)玄奘之路唐太宗迎接玄奘回国(剧照)
回顾所学知识,结合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说说大唐皇帝亲自来迎接从西域归来的玄奘的原因?
此时较贞观初年相比,唐朝更加强大和稳定,有拓展西域疆域的需求,所以需要加强对西域的了解。
(三)玄奘归来
“玄奘自贞观三年(六二九)单独自长安赴印度取经,遍历天竺,至贞观十九年(六四五)正月返抵长安……二月,玄奘赴洛阳谒见太宗。”——《玄奘西游记》
贡献一:《大唐西域记》
意义:加深了唐朝对西域的了解。
贡献二:《玄奘大师译撰全集》
意义:进一步弘扬了佛法,促进文化交流。
玄奘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合计1335万字。
(三)玄奘归来
纪录片导演金铁木2019年《战国风云录》纪录片2016年《贺兰山》纪录片2016年《大明管家》纪录片2016年《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2016年《古兵器大揭秘第二季》纪录片2015年《揭秘土司王城》纪录片2015年《古兵器大揭秘第一季》纪录片2015年《神秘的西夏》纪录片2015年《长春往事》纪录片2014年《黄土大塬》纪录片2013年《佛国记-法显西行》纪录片2012年《百年易俗社》纪录片2012年《风追司马》纪录片2012年《问道楼观》纪录片2011年《玄奘之路》纪录片2010年《大明宫传奇》纪录片2009年《玄奘大师》纪录片2009年《大明宫》纪录片畅所欲言:你觉得什么是“玄奘精神?你了解的哪些人也具有这种精神?金铁木导演纪录片《玄奘之路》(四)玄奘精神(四)玄奘精神二、万里遣唐行人员组成
派出人数
代表人物
派出目的
派出结果
根据教材p19,完成表格
1. 走近“遣唐使”
官方使节、留学生、留学僧
多达十几批,最多一次500人
阿倍仲麻吕
(一)日本使者
阿倍仲麻吕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促进了日本的社会发展
数量众多的遣唐使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
2.艰难的海上之行
困难一:路途漫长
困难二:生活条件艰苦
困难三:海上航行危险
(一)日本使者
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的遣唐使带走了什么呢?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奈良博物馆《大遣唐使展》展出图片资料
“把中国‘搬’到日本。”
——日本NHK电视台《遣唐使》解说词
日本仿照长安城建造的“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复原模型
3.全方位的学习
(一)日本使者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奈良博物馆《大遣唐使展》展出图片资料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归纳遣唐使学习了中国哪些方面?
人员组成
派出人数
代表人物
派出目的
派出结果
“朝鲜汉文学的鼻祖”
(新罗)崔致远
官方使节、留学生、留学僧
2000人以上
崔致远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制度等
阅读书本p20和“相关史实”,完成表格
(二)新罗使者
三、迢迢传法途请一位同学用一块布蒙住眼睛从教室后面走到讲台上,并向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活动:“黑暗中行走”
第五次:再次遇大风,物资短缺,漂泊了十四天后到达了海南岛,在此过程中鉴真失明,身体每况愈下。
(一)鉴真东渡经过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
(二)鉴真东渡意义鉴真大师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特别是后者,形成了日本雕塑史上重要的“唐招提寺派”……在传播汉语言文学乃至书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日本医药学和佛教做出了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的巨大贡献。—选编自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演讲鉴真在奈良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日本鉴真纪念堂“律宗之祖”“文化之父”四、文化共繁荣唐文化里的异国色彩
高丽乐:“工人紫罗帽,饰以鸟羽,黄大袖,紫罗带,大口袴,赤皮靴,五色绦绳……乐用弹筝一……卧箜篌一,竖箜篌一……”——《旧唐书》
唐墓中的大食人俑
唐墓中的非洲黑人俑
《旧唐书》中对高丽乐的记载
合作探究: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并且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笞四十,十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选编自《唐律疏议》
强大的综合国力开放的对外政策
2010年世博会,日本“遣唐使号”船相隔千年,再次来到中国
学史看今
这说明了什么?给了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启示?
2010年世博会,日本“遣唐使号”船相隔千年,再次来到中国
学史看今
这说明了什么?给了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启示?
文化自信,且看今朝
和平崛起,发展共赢
开放视野,面向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