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节选)同步训练
一、语言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知道,过分浮夸的甜言蜜语会在我们现实的交际生活中留下虚伪的影子。
B.侵略者竭力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涂脂抹粉,妄图逃脱世界舆论的谴责。
C.他给我这个辛苦的差事,以为是折磨我,怎知我唾手可得,这正好考验一下我自己的耐力。
D.大巴车在下斜坡时刹车失灵,司机当机立断,毅然把车驶上沙堆,才脱离险境。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莎士比亚写戏讲求“自然”__①__真实,关注当时有关民族和个人的重大问题,较多地考虑观众的趣味和需要,__②__不拘泥于要求行动、时间、地点一致的“三一律”陈规,__③__不太介意悲喜雅俗之类的划分。因此,他的历史剧主人公能时而现身宫廷,时而出没沙场,情节跌宕起伏;他的喜剧和悲剧不是单纯的,__④__错杂的混合体。喜剧虽然都以大团圆结局,但__⑤__没有阴影,有的甚至很难以“悲”“喜”划分,因而被称为“问题喜剧”__⑥__“阴暗喜剧”。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或 而 也 而是 并非 或
B 和 却 还 却是 并非 或
C 和 而 也 而是 / 和
D 或 却 还 却是 / 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何实现传统经典与现代创造相融合,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理想相融合,是当代中国戏曲已经着力但还需不断探索。
B.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科研和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培育一批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企业和机构,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C.针对大批网剧被下架的问题,近期在电视剧四大行业委员会的联合年会上,广电总局称线下电视剧将与线上网剧一样接受24小时不间断监看。
D.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中悲、喜剧的界限,大大地提高了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直以来,有关哈姆莱特的形象,________。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哈姆莱特难以承受,让他不得不把自己生活的国家看成最坏的一间牢狱,不得不装疯卖傻隐藏自己,更不得不出言重伤他敬爱的母后。
A.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是被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
B.学术界把他在复仇的行动上为什么踌躇和拖延作为争论最多的话题
C.争论最多的话题是学术界对他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
D.学术界争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他对复仇的行动为什么踌躇和拖延
5.理清下面一段话的思路,概括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他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外部的干涉越多,反对越激烈,人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烈。对此,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往往存在这种心理: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
;相反, 。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科普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区别。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人文文化的侧重点是__①__;科学文化的侧重点是__②__;而科普文化则致力于__③__,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互融合、协调平衡发展。
答:①
②
③
7.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从所学课文中任选两篇,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相近,形成排比句式。
犹记得悲情万丈的《哈姆莱特》,在复仇里延宕犹疑,成就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________;________。读书当如此,在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带来心灵的涤荡。
答:
二、类文阅读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哈姆莱特(节选)
第一幕第二场
哈姆莱特 啊,但愿这一个太坚实的肉体会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杀的律法!上帝啊!上帝啊!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想不到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刚死了两个月!不,两个月还不满!这样好的一个国王,比起当前这个来,简直是天神和丑怪;这样爱我的母亲,甚至于不愿让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天地呀!我必须记着吗?嘿,她会偎依在他的身旁,好像吃了美味的食物,格外促进了食欲一般;可是,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剌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
第三幕第一场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亡,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第四幕第四场
哈姆莱特 我就来,你们先走一步。(除哈姆莱特外均下)我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好像在对我谴责,鞭策我赶快进行我的蹉跎未就的复仇大愿!一个人要是在他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是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上帝造下我们来,使我们能够这样高谈阔论,瞻前顾后,当然要我们利用他所赋予我们的这一种能力和灵明的理智,不让它们白白废掉。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在大言不惭地说:“这件事需要做。”可是始终不曾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像鹿豕一般的健忘呢,还是因为三分懦怯一分智慧的过于审慎的顾虑。像大地一样显明的榜样都在鼓励我;瞧这一支勇猛的大军,领队的是一个娇美的少年王子,勃勃的雄心振起了他的精神,使他蔑视不可知的结果,为了区区弹丸大小的一块不毛之地,拼着血肉之躯,去向命运、死亡和危险挑战。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可是我的父亲给人谋杀,我的母亲给人污辱,我的理智和感情都被这种不共戴天的大仇所激动,我却因循隐忍,一切听其自然,看着这两万个人为了博取一个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地走向他们的坟墓里去,目的只是争夺一方还不够作为他们埋骨之所的土地,相形之下,我将何地自容呢?啊!从这一刻起,让我摒除一切的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满我的脑际!(下)
8.促使哈姆莱特对现实深感痛心失望的原因是什么?在他眼里,叔父和母亲各是怎样的人?
答:
9.哈姆莱特对于做一件“伟大的事业”产生犹豫的原因是什么?“伟大的事业”指一件什么事?
答:
10.促使他产生“从这一刻起,让我摒除一切的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满我的脑际”的原因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一、1.解析:选C 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结合语境分析,这个辛苦的差事是我迫切希望得到的,此处应用“求之不得”。
2.解析:选A ④处与前文的“不是”相搭配的关联词应该为“而是”,排除B、D两项。⑥所在的前后应为选择关系,故排除C项。
3.解析:选B A项,成分残缺,“是当代中国戏曲已经着力但还需不断探索”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末添加“的课题”。C项,不合逻辑,应将“线下电视剧”和“线上网剧”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提高了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应改为“增强了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4.解析:选D 通读选项可知,B项和C项表述有误,应首先排除。把握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语句的句式特点、表述主体等,可知A项“被”字句填入横线中,前后句意不连贯,而D项与横线前后内容衔接最紧密。故选D项。
5.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 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忽视
6.①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营造 ②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 ③传播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
7.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开创现实主义的源头 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在历史中百转千回,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
二、
8.失望的原因:父王暴死,叔父篡权,母亲改嫁,现实丑恶,理想幻灭。
叔父:奸诈狠毒,荒淫无耻。
母亲:荒淫脆弱,假仁假义(虚伪)。
9.原因:自己势单力薄,邪恶势力强大,一时无法确定斗争的方式。伟大的事业:杀死奸王,扫除邪恶,改造社会。
10.只思考而不行动,无济于事,要实现重振乾坤的大业,必须果断行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