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í) 谛听(dì) 仆人(pú) 汗涔涔(cén)
B.昧心(mèi) 呆板(dāi) 逮捕(dǎi) 给养(jǐ)
C.臭名(chòu) 服帖(tiē) 处置(chǔ) 连累(lěi)
D.佣人(yōng) 弥补(mí) 伺候(sì) 忏悔(c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惊谔 皱纹 贤惠 无赖
B.见地 半响 交涉 戳穿
C.耽搁 卑鄙 敲诈 圆满
D.孽根 诅咒 压榨 烦燥
3.依据句意,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三十年的________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2)命,不公平的命我________来的!
(3)你这么只凭________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4)如果你觉得心里有________,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A.工夫 指使 义气 委曲
B.功夫 支使 意气 委屈
C.功夫 支使 义气 委曲
D.工夫 指使 意气 委屈
4.下面破折号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你贵姓?
②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③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④哦,你,你,你是——
⑤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⑥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⑦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⑧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A.①④/②⑧/③⑥/⑤⑦ B.①⑤⑧/②⑥/③/④⑦
C.①②⑦/③④/⑤/⑥⑧ D.①④⑥/②⑧/③/⑤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治理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B.对这部戏剧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C.2010年9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在这一天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发出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呼吁。
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二、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雷雨》片段,完成6~9题。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①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②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③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④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⑤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⑥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 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 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6.①处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心理?②处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周朴园“你来干什么”和“谁指使你来的”这两句问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鲁侍萍一味相信命运的思想局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创新与应用
10.仿写下面的句子。
阶级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____________________;母子____________________;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正确排列下列语句的顺序。
①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名作《雷雨》,在话剧舞台上一演再演,屡演不衰。
②用沪剧改编话剧《雷雨》,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它将剧种擅演西装、旗袍戏的特色和传统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沪剧也因此被推向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
③从此,《雷雨》成为沪剧长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沪剧也与曹禺结下了不解之缘。
④故事围绕周家和鲁家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故事展开。
答:______________
12.请分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时,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
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总理:提起这支笔,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它是一位朝鲜朋友从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1)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解析 A项“藉”应读“jiè”;B项“逮”应读“dài”;D项“伺”应读“cì”。
答案 C
2.
解析 A项“惊谔”应为“惊愕”; B项“半响”应为“半晌”;D项“烦燥”应为“烦躁”。
答案 C
3.
解析 功夫:是指本领、造诣;工夫:时间(指占用的时间)。指使:出主意去叫别人做某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意气:意志及气概;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受;委曲:事情的底细或原委。
答案 D
4.
解析 ①④⑥为声音延长,②⑧为话语停顿,③为语意转折,⑤⑦为解释说明。
答案 D
5.
解析 B项“反而”表示目的和结果相反,在这里使用不当。C项“2010年9月2日是……65周年”主宾搭配不当。D项两面对一面,“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搭配。
答案 A
二、阅读与鉴赏
6.
答案 ①处表现了周朴园的恐慌心理;②处表现了周朴园害怕丑事外扬、于己不利的虚伪性格。
7.
答案 ①周朴园料定鲁侍萍此次是来者不善,她肯定要有所图,所以才这样发问。②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性格相当了解,他认为鲁侍萍此来的背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这表现了周朴园奸诈多疑的性格。
8.
答案 你的到来对我的名誉、地位、家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9.
答案 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命运的乖蹇,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
三、创新与应用
10.
答案 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相见不相亲却相怨 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11.
答案 ①④②③
12.
答案 (1)美国记者挑衅地暗示中国连钢笔也生产不出来,有讽刺之味。(2)周总理则巧妙暗示对方:这支笔是侵朝美军败于中朝军民的见证物,暗示美国记者不要狂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