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 基础练习含答案
人教第11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2、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
C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
3、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5、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判断,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硝酸盐都能溶于水 ②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③硫酸盐少数溶于水 ④碱多数难溶于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氨水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
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9、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都是白色易溶的氮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熟石灰 B.稀盐酸 C.水 D.氯化钠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
B.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C. 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11、为了鉴定某种化肥,进行下列实验:①看外观,白色晶体;②取少量晶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混合物,闻到刺激性气味;③将少量晶体投入稀盐酸中,晶体溶解,没有气体产生;④将少量晶体溶于水,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判断,此肥料是( )
A.NH4Cl B.(NH4)2SO4 C.NH4HCO3 D.NH4NO3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K2CO3和Ca(OH)2 B. Na2CO3和H2SO4
C. AgNO3和BaCl2 D. KCl和CuSO4
13、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过滤 B.溶解
C.取固体药品 D.蒸发
二、填空题。
16、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________(填“是”或“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种合理的补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金刚石 C.石墨 D.硝酸钾
E.纯碱 F.硫酸 G.硫酸铜 H.武德合金
(1)理想绿色能源________;
(2)可用作保险丝________;
(3)用作刻划玻璃的刀具的是________;
(4)铅蓄电池中的酸________;
(5)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
(6)复合肥料________。
18、在实验课中,各小组作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实验操作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________,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________。
19、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访亲拜友中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1)花馍是最具山西特色的美食之一。春节蒸花馍会用到发酵粉,其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化学式为______ 。蒸好的花馍松软多孔是______气体受热膨胀所留下的空隙。
(2)美食之后,洗碗—碗盘上附着的油污常用洗涤剂清洗,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泡茶使用茶漏可以很好的分离茶叶和茶水,这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3)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地方有“点旺火”的习俗,有兴旺之意。垒旺火很有讲究,技术高超的师傅用大块煤炭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从燃烧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形状主要是为了______ ,旺火上方出现的蓝色火焰是______燃烧产生的。当然点旺火也有不利的一面,如______。
(4)节能出行靠高铁,中国高铁世界瞩目。列车车体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其优良的性能有______ (写一条);车头前端部采用玻璃钢,玻璃钢属于______材料;受电弓的滑板使用石墨材料,这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_性(写一条即可)。
20、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业流程大致如图: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________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步骤②、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________,⑤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1、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析比较Na2SO4、(NH4)2 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 ;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 ;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 ;(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 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 。
23、要除去FeSO4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用________方法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买一袋食盐,欲检测其是否为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他们査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KIO3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遇I2变蓝色。
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KI溶液 ②纯碱 ③米汤 ④白糖 ⑤白酒 ⑥白醋,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_________。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该小组经过实验确定这袋食盐是加碘食盐。同学们探究的兴趣高涨,他们仔细阅读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后,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溶液的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表:
温度 30℃水浴 50℃水浴 80℃水浴 100℃水浴 煮沸
碘损失率(%) 0 0.3 0.67 1 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炒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_________均相同,溶液的酸碱度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25、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认为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气体是__________。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1)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
(2)戊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起______________作用。
(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如果要测出氯化铜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应该选________来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6、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4.4g,加入到烧杯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90g稀盐酸,反应后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 基础练习含答案
人教第11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
2、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B.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
C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
【答案】D
3、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D
4、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答案】B
5、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判断,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硝酸盐都能溶于水 ②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③硫酸盐少数溶于水 ④碱多数难溶于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6、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稀盐酸 D.氨水
【答案】D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有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过度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
【答案】B
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答案】C
9、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都是白色易溶的氮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熟石灰 B.稀盐酸 C.水 D.氯化钠
【答案】A。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
B.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C. 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D.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答案】B
11、为了鉴定某种化肥,进行下列实验:①看外观,白色晶体;②取少量晶体与熟石灰混合,加热混合物,闻到刺激性气味;③将少量晶体投入稀盐酸中,晶体溶解,没有气体产生;④将少量晶体溶于水,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判断,此肥料是( )
A.NH4Cl B.(NH4)2SO4 C.NH4HCO3 D.NH4NO3
【答案】B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K2CO3和Ca(OH)2 B. Na2CO3和H2SO4
C. AgNO3和BaCl2 D. KCl和CuSO4
【答案】D
13、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答案】B。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过滤 B.溶解
C.取固体药品 D.蒸发
【答案】C
二、填空题。
16、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1)写出第①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________(填“是”或“否”)。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种合理的补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CO3+2HCl===CaCl2+CO2↑+H2O
(2)是 (3)过滤 引流 (4)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7、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氢气 B.金刚石 C.石墨 D.硝酸钾
E.纯碱 F.硫酸 G.硫酸铜 H.武德合金
(1)理想绿色能源________;
(2)可用作保险丝________;
(3)用作刻划玻璃的刀具的是________;
(4)铅蓄电池中的酸________;
(5)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
(6)复合肥料________。
【答案】(1)A (2)H (3)B
(4)F (5)G (6)D
18、在实验课中,各小组作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实验操作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炼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________,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中所加的过量金属粉末是________。
【答案】铁;过滤;锌
19、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在访亲拜友中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1)花馍是最具山西特色的美食之一。春节蒸花馍会用到发酵粉,其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化学式为______ 。蒸好的花馍松软多孔是______气体受热膨胀所留下的空隙。
(2)美食之后,洗碗—碗盘上附着的油污常用洗涤剂清洗,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泡茶使用茶漏可以很好的分离茶叶和茶水,这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3)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地方有“点旺火”的习俗,有兴旺之意。垒旺火很有讲究,技术高超的师傅用大块煤炭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从燃烧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形状主要是为了______ ,旺火上方出现的蓝色火焰是______燃烧产生的。当然点旺火也有不利的一面,如______。
(4)节能出行靠高铁,中国高铁世界瞩目。列车车体主要采用铝合金材料,其优良的性能有______ (写一条);车头前端部采用玻璃钢,玻璃钢属于______材料;受电弓的滑板使用石墨材料,这体现了石墨具有良好的______性(写一条即可)。
【答案】 (1)NaHCO3 CO2 (2)乳化 (2)过滤
(3)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O 造成空气污染
(4)密度小 复合 导电
20、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业流程大致如图: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________等。
(2)上述流程中,已知步骤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步骤⑤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则步骤②、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________,⑤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1)氯化钠饱和溶液
(2)N2+3H22NH3 2NaHCO3Na2CO3+H2O+CO2↑
(3)二氧化碳、水 (4)NH4Cl
*21、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22、分析比较Na2SO4、(NH4)2 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 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 ;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产生的是 ;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 ;(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 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 。
【答案】(1)SO42- (2)Na2SO4 (3)B (4)KOH
23、要除去FeSO4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用________方法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足量铁粉;过滤;Fe+CuSO4═Cu+FeSO4
三、实验探究题。
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买一袋食盐,欲检测其是否为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的形式存在,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他们査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KIO3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遇I2变蓝色。
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KI溶液 ②纯碱 ③米汤 ④白糖 ⑤白酒 ⑥白醋,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_________。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该小组经过实验确定这袋食盐是加碘食盐。同学们探究的兴趣高涨,他们仔细阅读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说明后,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溶液的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表:
温度 30℃水浴 50℃水浴 80℃水浴 100℃水浴 煮沸
碘损失率(%) 0 0.3 0.67 1 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炒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_________均相同,溶液的酸碱度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答案】B 【实验一】温度越高,碘损失率越大 【实验二】
(1)时间与温度 (2)C
25、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认为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气体是__________。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1)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
(2)戊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起______________作用。
(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如果要测出氯化铜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应该选________来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CO2 HCl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看是否复燃 易爆炸 尖锐的爆鸣声 H2 + CuO=Cu+ H2O 氢气 干燥 酸性 PH试纸 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四、计算题。
26、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4.4g,加入到烧杯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90g稀盐酸,反应后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4.4g+90g-100g=4.4g,设碳酸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x=10.6g,y=11.7g,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