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
3.了解贝多芬的内心 世界,学习贝多芬的可贵精神。
4.掌握外貌描写塑造 人物的方法。少年贝多芬青年贝多芬中年贝多芬老年时的贝多芬交流资料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12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交流资料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 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直面命运的挑战 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交流资料 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他曾写道:“我 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 ?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交流资料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举世闻名的九大交响曲中的后七部,都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病态中完成的。最为著名的交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上演,这是贝多芬全部生涯中最辉煌的作品,仍然由他亲自担任指挥。演奏结束时,观众的掌声、欢呼声久久回荡在剧场上空。 本文记载记者采访晚年的贝多芬。此时,他已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更不幸的是他在不知不觉中患了肝病,且日益严重。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1826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1827年3月26日下午,维也纳 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着震耳欲聋的春雷, 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3月29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贝多芬(1770—1827),( )国( )家、( )家,有欧洲“乐圣”之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 )、( )等九部,另有歌剧、戏剧、钢琴协奏曲等。德国 音乐(作曲) 钢琴 《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检查预习正确朗读下列词语门槛 厌恶 捏弄 围裙 流氓 清晰
重荷 纽扣 蹲伏 蓬勃 深邃 踌躇
头颅 磐石 喧嚣
kǎnwùniē nòngqúnmángxī
hèpéngdūnniǔsuìchóu chúpánxiāolú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都写了哪些事?其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访问过程:女佣开门介绍近况参观工作室下楼交谈共进晚餐回忆往事主要写三件事:“客人”参观工作室贝多芬下楼与“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 品读赏析 从不同的视角看贝多芬女佣:日常生活的见证人孤独和安静生活简单——吃住随便喜欢自由倔强从女佣的视角客人眼中的贝多芬 请找出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透过这些外貌描写你可以看出贝多芬的什么性格特点? 外貌描写是写人的一种方法。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等特征的描写。从 外貌描写中,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生活际遇、 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外貌描写——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
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
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
就是他能担负得起。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
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特写——强而有力,突出其刚毅,弹奏出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 。整体印象:矮小但坚定刚强——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脸: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印证着他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显示着他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不拘小节沉郁而坚强肖像描写整体:局部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
衣服脸部手特写: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手由外到内由前到后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整体印象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头部/脸的特写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色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由上到下远近两肩极宽衣服陈旧不整洁手大而有力脸——愁苦和力量头发——像火一样蓬勃、从未梳过眼睛——深邃 凝重不可逼视鼻子——长而笨重嘴——紧闭下颌——方形刚毅、顽强
善良、执着
的人,透出
坚韧无比的
生的意志。读出一个 的贝多芬敢于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生活窘迫、浪漫不拘小节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音乐读出一个 的贝多芬读出一个 的贝多芬的贝多芬读
出
一
个 形神兼备外貌描写 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从 到 ,
由 至 ,秩序井然,而且以形传
神,从外貌描写中,表现出他的
、 和特有的
印证着 和 。 小结:远近上下生活遭遇个性气质精神世界生活的窘迫苦难的压力客人:一个陌生人的观察不拘小节
沉郁坚强
独立骄傲
严肃善良从不同的视角看贝多芬客人的视角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倔强得 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鲁迅 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方法引领:
1、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2、外貌描写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
3、进行外貌描写时可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实践: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100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你写的这个人是班上的哪位同学。 要求: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切忌脸谱化。五分钟人物速写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了解。 ——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愿意一个人到原野中去,认为一株树比一个人好。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着挣扎出来。 ——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安宁,就此而言,树也比社会中的人好。 语言描写,贝多芬把自己耳聋比做是“倒落了的火山”,“熔岩”比做他的创作激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拼命”、“巴望”表现了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如何理解“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的意思?“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语言描写,通过 贝多芬率真的呼喊和 坦白,表露了贝多芬 内心的苦闷,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献身音乐事业的精神。 通过一系列语言描写,写出了贝多芬是一个热爱音乐,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殊死搏斗的人。准确生动,突出人物的个性。
贝多芬的形象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痛苦来铸成欢乐。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则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都死亡了,贝多芬不曾死,他是生活的巨人,音乐的巨人。 ——罗曼·罗兰 名人眼里的贝多芬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贝多芬苦难的命运崇高的品德坚强的性格杰出的贡献小结英雄的贝多芬狂徒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我来说说由贝多芬想到的
……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放弃,哪怕遭受生活无情的打击,只要你不抛弃、不放弃,你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奏出最美丽的乐章。
我们不希望遇到“不幸”,但当“不幸”真的不幸地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一定要抬起头,勇敢地面对“不幸”,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贝多芬那么宽阔,但我们也要像贝多芬那样, 用肩膀扛起“不幸”。 拓展延伸:
你能再举出一些身遭不幸命运的打击却仍坚强笑对人生,并为我们做出优秀榜样,留下宝贵精神财富的巨人的例子吗?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
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在他34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阿炳简介生命永远,微笑永远
——桑兰 她叫王峥,中国第一位盲人女大学生;她叫周婷婷,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女大学生。二人同时被保送到辽宁师范大学,之后,你成了我的眼睛,我成了你的耳朵,携手组成“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 你叫“海伦”,我叫“凯勒”
迎新联欢会结束后,余兴未消的周婷婷对王峥说:“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起了一个英文名字,叫海伦,他希望我像美国残疾人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那样自强不息。”“海伦’这个名字好哇。我也起一个英文名字,就叫‘凯勒’吧。”“海伦·凯勒也是王峥多年崇拜的偶像,她兴奋地抓住了婷婷的手,说:“我们就合二为一,做中国的‘海伦·凯勒’吧”。中国的海伦·凯勒我在头脑中探索黑洞,进入
宇宙最遥远的地方。——霍金像诗一样生活
——张海迪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 子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雨 果
小结:
音乐巨人贝多芬巨人:顽强抗争着不幸的命运,永不妥协屈服。
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献身音乐,用心灵谱写命运交响曲。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 服。
——贝多芬
常人:痛苦,孤独,软弱材料一:
荆楚在线消息 15岁女中学生刘某 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但近来成绩却直线 下降。因为考试再次考砸被老师责备了几句,竟喝下农药……看看下列材料,有何感想材料二:
清华大学第15食堂的张立勇师傅来自赣南山区。高二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中断学业,外出打工。96年到清华大学第15食堂当了一名切菜工。1997年开始自学英语。经过艰苦努力,2003年首次考托福,得分630,被称为清华的“馒头神”。 感悟:你觉得今后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贝多芬是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身处逆境的人们心头;
贝多芬是一支路标,永远耸立在歧路迷茫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