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鸿门宴》课件(共4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鸿门宴》课件(共4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22: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一宴定天下

文本内容梳理

文言知识研析

人物形象探讨
文学知识积累

目录

知识链接迁移

文学知识积累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 合计130
回溯整合——知人知史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文学知识积累
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宴席的四面座位为: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
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古代座次——地位的暗语

文学知识积累
古代座次——地位的暗语

文学知识积累
坐:古人席地而坐,臀坐于脚跟。
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稽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时间较“顿首”长。
拜: 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古代礼节——主客的态度

文本内容梳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文本内容梳理
中心——鸿门宴
主线——是否杀刘
顺序——时间
线1——项羽欲杀刘邦始,刘邦被放终
线2——曹无伤告密始,无伤被杀终
线3——范增劝项羽始,范增怒骂项羽终

文本内容梳理
宴前——交代宴会由来
宴后——补充宴后余事
宴中——细写宴上斗争

文本内容梳理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项伯夜访  
张良定计
刘项约婚
宴会前

文本内容梳理
刘邦请罪
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宴会中

文本内容梳理
刘邦离席
张良献礼
无伤被诛
宴会后

文言知识研析
第一段重点字词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旦日飨士卒
4.妇女无所幸
1、驻军,名词作动词
2、称王,名词作动词
3、犒劳,动词
4、宠幸,动词

文言知识研析
第二段重点字词
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3、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4、为之奈何
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6、君安与项伯有故
7、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文言知识研析
第二段重点字词
1、善,与……交好
2、夜,名作状,当夜;具,详细地
3、亡,离开;语,告诉
4、对这件事怎么办?
5、为,替,介词;动词,想出
6、安,怎么;故,旧交情
7、活,使……活,使动用法

文言知识研析
第三段重点字词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然不自意先入关破秦
3、范增数目项王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常以身翼蔽沛公

文言知识研析
第三段重点字词
1、从,使……跟从;骑,人马
2、意,料想
3、数目,多次用眼睛示意
4、为寿,祝寿;因,趁机;若属,你们
5、翼,名词作状语,像张开翅膀一样

文言知识研析
第四段重点字词
1、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2、拔剑切而啖之
3、臣死且不避
4、刑人如恐不胜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6、窃为大王不取也
7、项王未有以应
8、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文言知识研析
第四段重点字词
1、披,分开,拨开;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啖,吃
3、且,尚且
4、刑,惩罚;如,好像;胜,尽
5、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6、窃为,私下认为
7、未有以,没有来
8、如,到,去;因,趁机

文言知识研析
第五、六、七段重点字词
1、何辞为
2、大王来何操
3、会其怒,不敢献
4、道芷阳间行
5、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6、沛公不胜杯杓
7、沛公安在
8、大王有意督过之
9、吾属今为之虏矣

文言知识研析
第五、六、七段重点字词
1、何……为?固定结构
2、何操,宾语前置,带了什么
3、会,恰逢
4、道,名作动,取道;间,抄小路
5、度,揣度;乃,才
6、胜,承受
7、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
8、过,责备
9、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

文言知识研析
文言现象知识整理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同义、偏义复词
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
距关,毋内诸侯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秋豪不敢有所近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置之坐上
距—拒,把守
内—纳,接纳
要—邀,邀请
豪—毫,细毛
倍—背,违反
蚤—早,早些
郤—隙,隔阂
参—骖,参乘(担任警卫的人)
通假字
坐—座,座位
文言知识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名。
古今异义
固不如也。
古:本来。今:坚固、牢固。
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特殊。
文言知识
公岂敢入乎?
古:能够。今:胆大,有勇气。
古今异义
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省名。
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省名。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文言知识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
素善留侯张良
先破入咸阳者王之
臣活之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
让……称王,使之为王,使动
使……活,使动
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指
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向上
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不胜杯杓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立诛杀曹无伤
贪于财货 封府库 项伯许诺
偏义、同义复词
文言知识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用来……的”或“……的凭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吾知所以距子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
孰与君少长?
固定句式
为……所……:被……,表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文言知识
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
军中无以为乐。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
为之奈何?
固定句式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
何辞为?
文言知识
客何为者?
何为—为何
大王来何操?
何操—操何
宾语前置句
沛公安在?
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
何以—以何
文言知识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文言知识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沛公军(省略“于”)霸上。
为(省略“吾”)击破沛公军。
文言知识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被俘虏)
被动句

人物形象探讨
听到密报和劝说——大怒
听到项伯说情——答应“善遇”刘邦
胸无城府,有妇人之仁。
听到刘邦谎话——洋洋自得、说出线人
沽名钓誉,
致轻敌失计。
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置之不理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熟视无睹
刚愎自用,乏政治远见。
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反称壮士,赐酒赐坐
寡谋轻信,失判断能力。
自矜功伐、豪爽直率
刘邦逃后张良奉璧——安然受璧, 处之泰然

人物形象探讨
得知项羽来攻击自己时
了解张良与项伯关系时
宴会上卑礼甘居卑座时
借口上厕所趁机逃走时
回到营寨诛杀曹无伤时
委曲求全
攀龙附凤
能屈能伸
机智敏捷
坚决果断

人物形象探讨
其他人物
范增——老谋深算,洞察机敏
张良——机智忠勇,处变不惊
项伯——知恩图报,救友失节
樊哙——忠诚勇武,沉稳勇猛

知识链接迁移
一、项羽“东向坐”及其意蕴
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向。即支际流亦宾东向,主人西向。”
——《史纪会注考证》
 “东向”是宾主座次中的尊位。 
项羽居尊位的原因:
 ①出身高贵(名门、名将之后)
 ②巨鹿一役后成为反秦主力,诸侯皆臣服之。
 ③实力强大。(刘邦当时不是他的对手)。

知识链接迁移
二、刘邦“北向”及其意蕴
“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
——如淳《史记· 会注》
可见:南向是君位,北向是臣位。
刘邦居臣位(卑位)的原因:
 ①实力不济(“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
 ②先入咸阳,且得民心。项羽对之怀恨在心。(“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知识链接迁移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知识链接迁移
二十世纪的史学大师汤恩比评论:
人类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凯撒开创的罗马帝国旋即而亡,而刘邦却开创了长达400多年的大汉文明……未来统一世界者应该是具有刘邦思想的人物。

知识链接迁移
刘邦曰:“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及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及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及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知识链接迁移
刘邦逃回营地后,项羽以盟主的资格,分封十八个王侯。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这又恢复了封建割据的状态,不久,认为分封不公的将领发生变乱,刘邦趁机重新占领关中,并出兵进击项羽。几年的战斗,项羽常常战胜。但刘邦善于用人、得民心,又有关中作为根据地,最终转败为胜,在垓下一战,项羽兵败被围,在四面楚歌声中突围而出,至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成为汉朝开国皇帝。

知识链接迁移
天下纷争,谁是英雄?
自由演说

知识链接迁移
写作运用
1、少怀壮志,不甘人后
2、坦荡为人,以诚待人
3、当机立断,抓住时机
4、个人优秀,也需团队
5、忍是勇气,为是智慧
6、谨言恭行,方成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