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各选项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所以空气污染物都是由二氧化硫造成的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 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减小 B.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少
C.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 D.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3.下表是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 范围,酸性最强的是( )
血浆 唾液 胃液 胆汁 尿液
7.35~7.45 6.6~7.1 0.9~1.5 7.1~7.3 4.7~8.4
A.血浆 B.胃液 C.尿液 D.唾液
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用来裁玻璃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
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与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6.下列是4种饮品及其对应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自制酸梅汤(3 ~ 4) B.电解质饮料(4 ~ 5)
C.椰子水饮品(6 ~ 7) D.苏打汽水(8 ~ 9)
7.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由此可知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
C.某温度下的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纤维素属于糖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我们不需要摄入含纤维素的食物
9.某校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0.下图是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醋去除皮蛋的涩味
B.厨房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西瓜的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强
11.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12.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铁锅炒菜——导热性
B.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与水反应
C.盐酸除铁锈——与金属反应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与酸反应
二、填空题
13.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14年10月3日至12日在广西体育馆举办,小林同学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发现体操运动员常用一种白色粉末搓手.他查阅资料后得知这种白色粉末是碳酸镁,微溶于水.请同学们结合短文的信息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镁的一种物理性质: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酸镁的一种化学性质: .
(3)小林想 ( 选填“能”或“不能”)用熟石灰代替这种白色粉末搓手,理由是 .
(4)小林还发现体育馆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因而防止金属生锈很重要.请写出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
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
①冰水混合物
②液氧
③氯酸钾
④纯碱
⑤硫酸铵
⑥火碱
⑦过氧化氢
15.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同学们用到HCl、Na2CO3、NaOH、Ba(NO3)2等溶液.小黄、小明、小亮各自完成了实验,并分别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各自的废液缸中.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如果废液呈酸性或碱性,会腐蚀管道、污染水源.废液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如何处理废液缸里的废液?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和试验:
①小黄取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观察到废液呈白色浑浊状态,溶液仍然为紫色.她认为废液中上层清液一定含有NaCl,我认为还应该有 ,可能有 .
②小亮取废液加入酚酞试液,发现酚酞没变红色,他认为废液是安全的,可以直接排放.我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溶液还可能显酸性.我取少量废液,再加入 ,出现 的现象,说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③小明取废液缸里的废液于试管中,观察到废液也呈白色浑浊状态,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9.废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经过思考,小明认为可能是(a) NaOH和Na2CO3;(b) NaOH;(c) Na2CO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上层清液, a结论正确
于是,小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测试,直到pH=7,同时观察到沉淀逐渐溶解.小明觉得废液经过如上处理后可以放心倒掉.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 .
④经过讨论,小亮认为,小明的方案不完善,因为小明对废液中含有的Ba2+没有处理,而Ba2+是重金属离子,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小亮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案:他另取废液缸里的废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直至废液pH=7,且沉淀不再增加.他觉得废液这样处理后才可以倒掉.请写出在此与沉淀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⑤老师肯定了小亮的方案,因为他考虑得更全面.小亮方案的优点在于 .
16.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pH ;再用 慢慢满加稀硫酸,同时用 不断搅拌,直到溶液 时,pH ,证明酸、碱正好完全反应,这个反应称为 反应.
17.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N2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先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没出现浑浊;再将该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其内壁有水珠生成,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出现浑浊现象.试用化学式回答:
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和 ,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
18.人们常常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深入研究。下列两组物质中与其他物质不属同一类,请将其挑选出来,并说明理由
物质 选出的不同类物质 选择的理由
第一组 Mg、O2、Cu、CO ① ②
第二组 SO2、CO2、SiO2、NH3 ③ ④
三、综合题
19.某硫酸厂排出的尾气中含有SO2,废水中含有H2SO4。请回答:
(1)该镇经常下酸雨,酸雨的pH (填“>”、“<”或“=”)5.6。
(2)请举一例说明酸雨的危害: 。
(3)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中,不妥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2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氯化钾②盐酸③淀粉④熟石灰⑤浓硫酸,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钾肥的是 ;
(2)米和面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
(3)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
(4)可用来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
21.小明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反应过程中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写出图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图2分析,图1仪器A中的溶液是 (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
(3)图3中温度达到最高点f时,滴入液体的体积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22.酸、碱、盐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碱、盐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2)医疗上可用一种碱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古籍《世本》中有“夙沙氏煮海为盐”的记截,该种方法得到“海盐”晶体的原理是 ;所得的“海盐”中还含有少量CaCl2、MgSO4、Na2SO4,等可溶性杂质,如图是提纯“海盐”的实验操作。
①图中的操作有一处不正确,请改正该操作中的不正确之处: 。
②操作B、C、D中都用到了玻璃棒,操作D中的作用是 。
③向操作B的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BaCl2溶液,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 → → (字母序号表示),充分反应后过滤。
④向操作C所得滤液中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 ;过量的盐酸对最终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没有影响,为什么? 。
(4)电解饱和氯化钠水可制得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等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要生产1.6吨氢氧化钠,需要氯化钠固体多少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白色粉末;MgCO3+2HCl═MgCl2+H2O+CO2↑;不能;熟石灰有腐蚀性;涂油、刷漆等
14.【答案】①⑦;③④⑤
15.【答案】NaNO3;Ba(NO3)2;紫色石蕊;变红色;滴加酚酞,然后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红色不消失;Na2CO3=2NaCl+CO2↑+H2O或HCl+NaOH═NaCl+H2O或2HCl+BaCO3═BaCl2+H2O+CO2↑;稀硫酸;Ba(NO3)2+H2SO4=BaSO4↓+2HNO3;既除去了废液中碱,又使钡离子转化成了难溶性的硫酸钡沉淀
16.【答案】红;大于7;胶头滴管;玻璃棒;变为无色;等于7;中和
17.【答案】CO;H2;CO2;N2
18.【答案】CO;CO是氧化物,其余的为单质;NH3;其余的为氧化物
19.【答案】(1)<
(2)腐蚀建筑物(合理答案均可)
(3)B
20.【答案】(1)①
(2)③
(3)②
(4)⑤
21.【答案】(1)
(2)稀盐酸
(3)12
22.【答案】(1)c、d
(2) (或)
(3)蒸发结晶;操作C中的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a;c;b(或c、b、a,或c、a、b);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有挥发性,在加热过程中会随着水的蒸发而挥发掉
(4)解:设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x
答: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2.3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