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馈赠 笼罩 眼花缭乱 锲而不舍 B.烦燥 怅然 通霄达旦 芸芸众生
C.静穆 亢奋 叱咤风云 大砌大悟 D.寂莫 辐射 遮天敝日 相得益彰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对于日本政府不顾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公然将钓鱼岛“国有化”的错误行径,中国举国上下无不义愤填膺。
B.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因“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而独树一帜,代表作“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
C.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D. 十八大献礼剧《温州一家人》真实地刻画了温州人艰苦创业的辛酸过程,在改革开放题材中脱颖而出,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锦江春色来天地, ▲ 。 (杜甫《登楼》)
(4)云横秦岭家何在?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鱼我所欲也》)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7)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把现实与梦境结合起来,抒发诗人壮志未酬,饱含慷慨悲壮之情的句子:?????????▲?????? ,? ▲ ????? 。
5.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
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阅读下列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乙】“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2)【甲】段中的“他”是 ▲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最大梦想是 ▲ 。(2分)
(3) 【乙】段出自小说《 ▲ 》(填作品),这是女主人公在果园的七叶树下对 ▲ (填人物)说的,表现了女主人公 ▲ 的精神。(3分)
6.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家乡,在孩童眼中是那排青山和七色彩虹,在老人记忆里是那温馨祖屋和黄土老路,而在青春的你们面前,家乡需要用耳听、用口尝、用心语。
【温州之声】
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品着词中那难忘的人事景物,可以体味到温州人民 ▲ 的情感。(3分)
【温州之味】
瓯柑是温州的特产,它的滋味很独特,先苦后甜。有温州诗人赞道:先苦后甜堪品味,个中三味似人生。现在,瓯柑正陆续上市,请你为瓯柑的推广设计一条广告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周国平
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⑵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⑶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⑷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⑸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⑹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⑺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选自《人与永恒》)
7.文章第(2)段列举了人在寂寞中的三中状态,作者更欣赏哪一种?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
8.第(3)段画线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简析其作用。(3分)
▲
9.有读者认为第(6)段画线句中的“简直是一种灾难”应替换为“是另一种缺陷”,如果是你,会选用哪种说法?请结合语境说明理由。(4分)
▲
10.正值青春的你怎样看待独处?阅读下面的素材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发现。(4分)
【素材一】《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辍学养鸭的历练中“长大了,坚强了”。
【素材二】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更受人民拥戴,可在软禁的无数日子里,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
【素材三】某博友编发微博:喜欢独处、甘于独处,也能沉下心来独处,不过这只能作为一种休闲方式。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社会人,还能生存吗?
▲
(二)(16分)
相思 李娟
①清晨,当金色的阳光洒满小院,奶奶说要去看望姨奶奶,自然就会去小卖部买几包点心。
②小卖部是村里最令我心仪的地方。高高的木柜台里站着一位阿姨和一位好看的大姐姐,大姐姐穿一件白底红花的上衣,爱笑,露出一排糯米般的牙齿。白皙的脸颊上有一对酒窝,春意荡漾。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泊着一对黑葡萄。两条乌黑乌黑的大辫子,直垂在腰际,麻花辫子的发稍上扎一对粉色蝴蝶,腰身细细的,她每一次转身的样子极好看。村子里打麦场上放电影,我觉得电影里那首歌就是唱给她的: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我以为她就是那个毛眼眼的姐姐。
③奶奶说,称一斤酥饼,一斤点心,我就听得心花怒放。
④酥饼被大姐姐用夹子整齐摆放在棕色的粗纸上,再称上一斤白皮的点心,点心上缀着小红点,如同白胖胖的小娃儿额上贴的小红点,无限喜气。酥饼圆圆的,点缀几颗黑色的芝麻,像一张长着雀斑的小脸,可爱,可亲。咬一口香甜酥脆,唇齿留香。她铺好两张棕色的粗纸,粗纸上隐隐有麦秆,粗糙,原始,朴素。一层层的酥饼堆放成四方的宝塔形,然后在粗纸外包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纸,大红底子上写着黑色的福字,透着俗世生活的喜庆和美好。姐姐头顶挂着一卷的草绳,草绳就在她白蝴蝶般的手指中飞快地缠绕着,灵巧而神奇,在我眼里,她像是个魔术师,一瞬间就包好了点心。我的头刚高过柜台,手把着柜台,踮着脚尖看着点心,嗅着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直咽口水。
⑤奶奶掏出雪青色的手帕,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来取钱。大姐姐收好钱,也不数,她头顶横着一根铁丝,上面常年挂着一个铁夹子,她将钱夹在铁夹子上,手臂一挥,只见一道优美的弧线,“呼啦”一下,夹子就到了阿姨的头顶,整个过程酣畅淋漓,洒脱流畅,一气呵成,那么美。
⑥我拽着奶奶的衣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姨奶奶家不远,就在邻村。田野里玉米长的比人还高,像一道绿色的屏障。玉米吐着金黄的胡须,豇豆开满淡紫色的蝴蝶花,像一群爱说笑的小丫头,凑在一起,吱吱喳喳说个不停。黄瓜爬上架子,穿着嫩黄色花裙的花儿招惹来一群群的蜜蜂围着她们跳舞。田埂上偶然会见到一两个金黄的大南瓜,胖墩墩的,像隔壁的二胖吃饱了正躺在地上睡觉呢。我跟着奶奶的小脚,盯着她手里的两包点心,包点心的粗纸隐隐渗出油来,越看嘴里越馋。心里盼着快到姨奶奶家,就可以一饱口福了。我一边走路,手一刻也闲不下来,一会拔一朵淡粉色的打碗碗花,一会摘一朵紫色的牵牛花,奶奶看见我摘打碗碗花,就训我,小祖宗,快扔掉,摘了会打掉饭碗的。
⑦现在,在街上的西饼店里,形态各异的点心规规矩矩躺在精致的盒子里,盒子上扎着粉色的蝴蝶,像是穿着纱裙的公主。可是,我却无限怀念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点心,有一点俗,却俗得那么美。它像一位小家碧玉,朴素,干净,温馨,它不解风情,不施粉黛。似贾樟柯电影里的小街,电线杆,昏黄的灯光,斑驳的矮墙上刷着标语,高大的梧桐树和白杨树哗哗地唱着歌,充满质朴与温情,我仿佛回到我童年的小街。
⑧一天,在一家西饼店看见一盒龙须酥,洁白的银丝盘结在小盒子里,犹如老妇人头上的发髻。盒子上竟有两个字:相思。买来咬上一口含在嘴里,丝丝缕缕,长长短短都是相思。它香甜酥软,甜的有些腻人,而且香料的味道太重,远不及我童年吃过的点心。含着它,就看见奶奶颤颤巍巍迈着小脚,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路的两旁是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庄稼,虫声唧唧,花草缤纷。她手里提着两包点心,风吹起她满头的银发,我望着,望着,看她渐行渐远,再也看不见。泪湿了眼角。
(选自《品读》2012年第1期)
11.本文以“点心”为线索展开叙事,请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字(动词),补全情节。(3分)
小卖部,探姨婆__▲__点心----乡间路,__▲__点心心里馋----西饼店,吃酥饼_▲___点心
12.本文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我的头刚高过柜台,手把着柜台,踮着脚尖看着点心,嗅着一股淡淡的甜香,忍不住直咽口水。
▲
13.第7段中,作者说“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点心,有一点俗,却俗得那么美”,既然“俗”,又何来“美”?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解。(4分)
▲
14.在传统文学中,“相思”往往用来表现男女间的爱慕思恋之情,但本文作者却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情感意蕴,请细读末段,并结合全文说说你体会到了哪些情感。(5分)
▲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①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潇湘:湘江。
15品读诗歌第一、二句,世人在 ▲ (季节)设宴送友人上船,从 ▲ 一词中可以看出。(2分)
16 诗歌第三、四两句以“忆”想象别后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二)(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曾益其所不能 ( ▲ ) (3)人恒过,然后能改( ▲ )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不为苟得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20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3分)
▲
(三)(10分)
杨自惩为吏 袁了凡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时一人偷窃,县宰①鞭之,血流满面,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②,哀矜③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④颜。
家甚贫,为吏,人皆友之。或遗之钱财,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乃撤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选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注释】①县宰:县令。②得其情:指查出实情。③哀矜:哀怜同情。④霁:怒气消散。⑤撤:拿出。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县宰鞭之( ▲ ) (2)怒犹未息( ▲ )
(3)人皆友之( ▲ ) (4)或遗之钱财(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
2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杨自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四、作文(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
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一刻,我懂得了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处填上一个词,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语 文 答 案
全卷书写(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卷面涂改杂乱,字迹潦草不清,使用涂改液涂改带等涂改工具,酌情扣1—2分。
4.严格控制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2分)A
2.(3分)C
3.(3分)B
4.(8分,每格1分)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露为霜 (3)玉垒浮云变古今 (4)雪拥蓝关马不前
(5)舍生而取义者也 (6)宠辱偕忘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
5.(7分) (1)(2分)( B );
(2)(2分,每格1分) 祥子 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3)(3分,每格1分) 《简·爱》 罗彻斯特 追求平等、维护尊严
6.(6分,每题3分)
【温州之声】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怀念家乡等)(3分,回答出一点即可)
【温州之味】示例:品瓯柑之味,悟人生之意。品温州瓯柑,尝人生之味。瓯越大地,柑知人生。(3分;运用修辞得一分,写出瓯柑特点,表述流畅得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独处也是一种能力(14分)
7.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2分,答“更欣赏第三种”得1分,未回答完整酌情扣分)(3分)
8.有力的论证了“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3分)
9.(4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原句表明爱好独处的人始终把独处看作是生活的必需,比读者的说法语气更强烈,“灾难”一词表明如若不能独处,将给生命带来重大伤害,“简直”强调突出独处的重要性。(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读者的说法更好。表明爱好独处的人始终把独处看作是生活的必需,比原句语气缓和些,缺乏独处和缺乏交往同样都是一种缺陷,更客观,更理性。(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
10.(4分)示例一:素材中的人物都没有被独处打败,都能在独处中历练自我,获得成长,更加坚强。独处不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能力。
示例二:现代人需要交往,更需要学会独处,因为我们只有在独处中彩梦开展自己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而这是现代人成长、成功必要的前提。(4分,意思相近皆可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二)相思(16分)
11. 买;盯(看);忆(3分,1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2.(共4分)运用“把着、踮着、直咽”等动词(或运用动作描写)(1分),逼真地写出了“我”当时眼巴巴地望着点心,迫不及待地想吃点心的情状(2分),透露出孩子特有的天真与可爱(1分)。
13.说它“俗”是因为“包着粗纸写着福字”的外形有点俗;(1分)
说它“美”是因为:(1)它像一位小家碧玉,朴素,干净,温馨。(2)福字中透着生活的喜庆和美好。(3)它充满质朴与温情,唤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共4分,写出“俗”的原因得1分,“美”的原因写出1点得2分,写出2点得3分)
14.“龙须酥”盒子上的“相思”两字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奶奶的思念,对美好过往岁月的眷恋,还有对一切渐渐远逝的无奈和淡淡的伤感。(共5分,写出1点得2分,写出2点得3分,写出3点得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送魏二(4分)
15.(2分) 秋季(秋天); “橘柚香” 或“凉 ”或“入舟凉”
16.(2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对友人离去的惆怅。(2分。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只笼统回答“留恋”“惆怅”之意的给1分)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
17.(3分)(1)被选拔 (2)同“增”,增加 (3)犯错误
18.(3分) C
19.(3分)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0.(3分)是下联的意思。(1分)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2分)
(三)(杨自惩为吏10分)
21.(4分) (1)用鞭打 (2)停止 (3)以……为友,结为朋友 (4)有人(4分,每处1分)
22.(3分) (杨自惩)遇到犯人没有饭吃。常常千方百计来救济他们。(3分,关键词语翻译到位,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
23.(3分)从善待犯人可见他有怜悯,仁慈的心(存心仁厚);从不收别人馈赠可见他廉洁自律。
(3分,意对即可。若只答“廉洁自律”得2分)
四、作文(60分)
24.评分标准:参考温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作文评分标准与规则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中心突出;有自己的体验,感情真切;选材有个性,内容充实;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表达恰当,语言流畅,有文采。以5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感受,感情较真切;选材有合理,内容较具体;层次较清楚,结构较完整;表达较恰当,语言通顺。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有一定的内容;语言较通顺。以4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41-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以3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36分以下)不符合题意,结构混乱;文理不通。不成篇,或字数不足300字。
说明:
评卷以45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鼓励给好文章打高分。42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
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情感真实,充满心灵的感动。(2)具有想象力,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思考。(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思辨能力。(4)构思新颖,有创意。(5)语言优美而不空泛,富有独特的个性。
情感虚假,有宿构、套题现象酌情降等评分2。
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扣完2分为止。
字数不足,每50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