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2.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适量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物质
3.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4.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尖嘴部紧贴烧杯的内壁;
C.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D.测某溶液的pH值时,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将被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二氧化碳制取”实验中,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时应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中,点燃的红磷缓慢的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
6.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时应用的是( )
A.蒸发 B.加热 C.结晶 D.过滤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8.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尝药品的味道
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朝着人
D.过滤时将玻璃棒的一端挨在一层滤纸上
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D.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1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开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8.0 mL B.大于8.0mL C.小于8.0 mL D.不能确定
11.医用口罩对带病毒的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下列操作与口罩阻隔原理相似的是( )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1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性质都保持不变
B.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D.过滤操作中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液体,也可加快过滤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 b (选填“>”“<”或“=”);
②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选填“>”“<”或“=”).
1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生成一种 的气体,并放出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15.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的,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
16.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请回答:
(1)60℃时,KCl的溶解度是 g;
(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
(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 KCl(填写“>”、“<”或“=”).
17.美丽家园,醉美高安。
(1)“游黄沙岗,观油菜花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扑鼻的原因: ;种植油菜花可施用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二氢铵属于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2)“逛上游湖,赏万顷碧波”。上游湖水清澈透明,湖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检验湖水是否为硬水可用 。
(3)“访大观楼,品特色美食”。高安大观楼腐竹制作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
18.(1)小斌同学用图一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
(2)小华同学按图二上述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请你指出他操作的错误:
错误① 错误②
三、综合题
19.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连云港水资源丰富.
(1)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
①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 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②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 (填字母)
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如图1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溶液的流程.
①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法神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填名称) .
(3)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4 nH2O)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 .
③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 作用.
(2)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 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属于 肥.
(4)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是(填写化学式) .
(5)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
“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 ;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是 .
21.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是 物(填“纯净”或“混合”),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填化学符号);
(2)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除去颜色和气味用 ,该操作中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泡泡少,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加入肥皂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固体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t1℃时,A、B两种固体 (填“能”或“不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3)t2℃时,将A、B两种固体分别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t2℃时,向100g水中加入55gA固体,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
14.【答案】淡蓝色;明亮的蓝紫色;有刺激性气味;硫+氧气 二氧化硫
15.【答案】①升高温度;②增加溶质[Ca(OH)2];③恒温蒸发溶剂;④加入CaO(任写2种,只要合理即可)
16.【答案】45.5;饱和;<
17.【答案】(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复合肥
(2)混合物;肥皂水
(3)蛋白质
18.【答案】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钟罩内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将木炭改为红磷;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19.【答案】(1)三层滤纸;移走酒精灯;b
(2)MgCl2+Ca(OH)2=Mg(OH)2↓+CaCl2;稀盐酸
(3)混合物;8;CH4+2O2 CO2+2H2O
20.【答案】(1)乳化
(2)吸附;混合物
(3)钾
(4)Zn、Cu
(5)H2O;阻燃剂(或灭火剂等)
21.【答案】(1)混合;
(2)过滤;AC
(3)活性炭;物理
(4)硬;泡沫多,浮渣少
22.【答案】(1)增大
(2)能
(3)大于
(4)A固体溶于水放热,其溶解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