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则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则该物质是( )
A.浓H2SO4 B.氢氧化钠固体
C.氧化钙固体 D.食盐固体
2.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泥土 C.汽油 D.蔗糖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一定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B.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虽属于糖类,但不能被人体消化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是因为会破坏人体脂肪的结构
D.汽油通过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比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更少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5g某物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肯定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了
5.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水洗去木薯上的泥土 B.用醋洗去热水壶里的水垢
C.用汽油除去铁栏杆上的油污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6.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氢氧化钠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118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1.8%,下列数据计算正确的是( )
A.产生氧气质量为8g 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18g
C.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18g D.反应后溶液质量为90g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8.小明同学在复习阶段在笔记本上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pH为5.2;
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③洗涤剂厂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⑤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⑥某些地区的雨水的pH=5.6,该雨水为酸雨;
⑦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
⑧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呈中性.
A.①③④ B.③④⑧ C.③⑤⑧ D.④⑤⑦
9.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
A.洗涤剂清除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C.铝制成铝箔﹣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金刚石熔点高
10.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入10g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果酱 C.蒸馏水 D.牛奶
1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二、填空题
13.溶液的特征为 、 、混合物。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石灰水,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② 。
14.某天然矿泉水标签中有如下文字叙述:水质主要成分(mg/L):
钾离子:0.62~3.25,钠离子:18.75~29.8,钙离子:17.8~26.2,氯离子:l4.2~30.8,硫酸根离子:41.6~70.2,碳酸氢根离子:l84~261,碱性.
(1)小红用pH试纸测得该矿泉水的pH可能为 (填字母);
A.7.3 B.13 C.8 D.6
(2)要鉴别矿泉水是硬还是软水,可用 .
(3)生产过程中,将矿泉水通过活性炭层,活性炭的作用是 .
15.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 ;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
16.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17.写出溶液中溶质化学式.
硫酸铜溶液: 食盐水: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硫酸钠溶液: 氯化亚铁溶液: .
18.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 的化学性质.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 时,将铁丝深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3)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时若向试管内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三、综合题
19.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2)点燃蜡烛,用坩埚钳夹持一根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石蜡燃形成的。要使该实验成功,同学们认为尖嘴玻璃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
20.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水和 配制的(写名称);
(2)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这种应用与化学中的 作用有关;
(3)新疆棉花以高品质享誉全球,棉花属于 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4)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缺铁会引起 。
(5)波尔多液是一种常见农药,可由 与硫酸铜等配制(填“石灰石”或“石灰乳”)。
21.根据题意填空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2)使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有① ② ③ .
22.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溢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g,将溶液蒸干,得到15.6g硫酸钠.请你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
(2)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均一性;稳定性;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4.【答案】C;肥皂水;吸附
15.【答案】硫酸铜溶液;水;酒精
16.【答案】溶质;溶剂;等于;小于
17.【答案】CuSO4;NaCl;Ca(OH)2;HCl;Na2SO4;FeCl2
18.【答案】能使酚酞变红、能与酸反应;火柴快燃尽;防止反应中的高温度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反应产生的气体将盐酸排出试管
19.【答案】(1)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
(2)气态;如果导管过长,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导致实验失败
20.【答案】(1)氯化钠
(2)乳化
(3)天然
(4)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5)石灰乳
21.【答案】(1)乳化
(2)加入硝酸钾(溶质);蒸发水(溶剂);降低温度
22.【答案】(1)4.4g
(2)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0g﹣195.6g=4.4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 +H2SO4═Na2SO4 +CO2↑+H2O
106 98 142 44
x y z 4.4g
x=10.6g
y=9.8g
z=14.2g
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9.8%
(3)解:根据(2)得到的数据得:
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