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word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2 08: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 g、10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2 g、5 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体质量为12.5 g,则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为 (  )
A.12.5 g B.22.5 g C.25 g D.20.83 g
2.已知KNO3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KNO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135g
B.10﹣70℃时,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10﹣70℃时,升高温度能将恰好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30℃时,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以及泥沙等杂质,如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和氯化镁都属于易溶物质
B.通常只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
C.60℃时氯化镁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4.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将100g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操作,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变化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硝酸钾的溶解度
A 从60℃升温至80℃ 变大 变大 不变 变大
B 从60℃降温至40℃ 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小
C 恒温蒸发部分水 变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D 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20g硝酸钾固体 不变 变大 变大 变大
A.A B.B C.C D.D
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3℃时,将ag甲和ag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3℃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温至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
D.降温至t1℃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
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7.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 g硝酸钾
B.在100 g水中溶解31.6 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 g水中溶解31.6 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 g硝酸钾被水溶解
8.图1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丙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乙物质
B.A,B,C溶液中,B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将相同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1℃,B析出晶体最多
D.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是饱和溶液
9.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常用降温法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取甲的晶体
D.将乙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0℃,有晶体析出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氯化钠溶液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
C.配置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21
11.50℃的某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20℃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2.分析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
C.将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甲>乙
二、综合题
13.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②“海水晒盐”利用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③20℃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④若需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可把50g、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   g水。
⑤在t℃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中的溶质一定是硝酸钾
B.乙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t不可能为24
D.溶质质量分数:甲一定大于乙
14.根据问题进行计算:
(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在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当对该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①加入10g硝酸钾晶体   .
②倒出一半溶液   .
15.如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100g水)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该方法是   .
(3)K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之间(用编号表示).
A.20℃以下 B.20℃~30℃ C.30℃~40℃ D.40℃~50℃
(4)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的质量为   ;40℃时,将70g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   g.
(5)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用编号表示).
16.回答问题
(1)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神舟飞天、夸父追日、墨子传信、天宫入轨……一个个重大航天项目在无垠的宇宙书写着中国式的独特浪漫,更长远的探索计划蓄势待发。
①中国空间站中有电解水制氧系统,该系统利用循环水制取氧气,从而使氧气可重复供人呼吸,而生成的氢气可以与收集到的 CO2在特殊反应器内转化为水和甲烷(CH4)。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CH4)是一种洁净能源,原因是   。
②“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舱带回月球样品。月壤中含有丰富的稀有气体氦。一个氦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稀有气体氦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
(2)我国是世界上率先开始大规模冶炼金属的国家之一,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冶金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
①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得到红色的金属铜。孔雀石受热易分解,得到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铁制品容易锈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盐酸除去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原理   。
(3)海洋是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重要化工原料NaCl和KCl。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2℃时,将40gKCl固体加入到50g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②在t1℃时,各取一定量NaCl和KCl固体分别加水至完全溶解,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升温至t2℃,此时所得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小于”“等于”“大于”之一)。
③甲、乙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如图二所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三所示。若向试管外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请分析推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
三、填空题
17.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的为a克,蒸发   克水才能在20℃析出 克氯化钠.
18.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1)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Ⅰ.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大的是   。
Ⅱ.t℃时,将5.5g硝酸钾加入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
Ⅲ.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的方法是   、   、过滤、洗涤、干燥。
(2)室温时,对100mL硫酸铜饱和溶液作如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   。
A.溶质质量: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
19.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图中a点的含义是   ;
②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过滤、洗涤、干燥。
③ 10℃时向A中的硝酸钾溶液加入10g水并充分溶解,得到B溶液(如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
A 所得B溶液一定饱和 B 溶质质量一定变大
C 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变大 D若X=1.8g,所得溶液不饱和
④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反应原理是2NaCl+2H2O H2↑+X↑+2NaOH。实验中产生的X气体是   (填化学式)。向电解后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   ,证明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20.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2)m点的含义是:   
(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     g;
(4)t2℃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2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
(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   。
(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下图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R是甲物质
B 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 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22.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
0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7 35.8 36 36.5 37
碳酸钠 6 16 18 36.5 5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1)曲线M是表中   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时的溶解度约为   g。
(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40℃范围内会有   个两线交点。
(3)10℃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24;蒸发结晶;65.8;30;CD
14.【答案】(1)50%
(2)52.4%;50%
15.【答案】(1)增大
(2)蒸发结晶
(3)B
(4)34g;30
(5)D
16.【答案】(1);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污染;氦原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或氦原子电子层的第一层是最外层,且只有2个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
(2);
(3)2∶5;等于;甲试管中的固体逐渐溶解,乙试管内析出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固体逐渐溶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因此会析出固体
17.【答案】50
18.【答案】(1)硝酸钾;5;升温加溶质KNO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2)B、D
19.【答案】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降温结晶;BD;Cl2;产生蓝色沉淀
20.【答案】A>B>C;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70;A;C
21.【答案】(1)t1
(2)9:19
(3)丙
(4)BD
22.【答案】(1)碳酸钠;12(合理即可)
(2)2
(3)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