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开挖防火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最初溶液会由无色变为黄色
2.下列图像不合理的是( )
A.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 B.B C.C D.D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Mg2+和Fe3+ B.滤液中含有Mg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Mg
4.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甲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乙、丙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5.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着理性的光辉,以下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梦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含碳量降低变成钢
6.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人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是()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③铁钉质量减轻 ④液体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MnO2 与过氧化氢溶液 B.一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
C.铜片与硫酸亚铁溶液 D.银片与稀硫酸溶液
9.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
A.Cu、Ag B.Mg、Ag C.Al、Cu D.Mg、 Al
10.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稀盐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A.氯化镁 B.氯化银 C.氯化亚铁 D.氯化锌
11.化学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为引燃的温度不够高
B.碳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种类与反应体系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有关
C.通常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因为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粉尘爆炸实验中,吹入空气将面粉扬起,是为了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二、填空题
13.铝、铁、铜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铁制品易生锈需要做防锈处理,而铝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通常不做防锈处理,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验证Al、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①Al、FeSO4溶液、Cu ②Al2(SO4)3溶液、Fe、CuSO4溶液③Al、Fe、CuSO4溶液
1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在空气中,铝的表明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某同学取少量工厂废液[溶质是AgNO3、Cu(NO3)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5.全国各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宽敞的马路两旁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 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太阳能路灯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 (填序号)①原子②分子③离子
(2)蓄电池白天将 能转化为 能储存起来。
(3)铝制灯柱不易生锈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
16.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 来改良土壤.
17.浓盐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 B(填“>”“=’’或“<’’,下同);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敝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其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A B;质量为A的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后测得其质量为B,则A B.
18.向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渣的质量仍为M克,则滤渣中一定没有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回答)
三、综合题
19.请对比分析后回答问题:
(1)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不同;
(2)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不相同;
(3)向AgNO3、Cu(NO3)2、Na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0.通过化学的学习,小明同学感悟到学习化学开拓了思维,增长了智慧.
(1)将宏观、微观和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化学的学习使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寻找到制取物质的方法:
①电解是控制反应条件使物质发生某种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方法.人们可以利用电解食盐水来制取烧碱,电解食盐水生成烧碱的同时还会产生氯气(Cl2)和氢气两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原料选择依据的角度看,氯化钠之所以可作制烧碱的原料是因为氯化钠中含有 .
②根据所制物质的组成成分选择原料,要考虑原料中能否提供所得产品中所需的成分且能够转化到产品中:如海水制“碱”中,NaCl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Na”,则还需要能提供含 元素的物质.按此思路,用Na2CO3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廉价原料是 (填俗称),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变化体现了“化学变化创造价值”.
③已知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可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 →Fe(OH)2.
21.水是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
(1) (一)认识水的组成和构成
自然界物质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由 组成,是由 构成。从图1微观上看,构成水的微粒的模型是 (填编号)。
(2)(二)认识水的交化
比较图2中甲、乙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从微观角度来分析两变化的不同点: 。
(3)乙实验两试管产生的气体a为 ,b为 ,检验b中气体的方法为 。
(4)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此变化中改变的微粒是 填符号,不变的微粒是 填符号。由此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5)(三)认识水的性质
有关水的性质有如下叙述:
A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B.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C.具有稳定性,2000℃以上可以发生分解;D.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发生分解;E.可以与二氧化碳化合生成碳酸
上述性质中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编号。
22.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铜的 。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同时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举一例生活中防锈的措施 。工厂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什么铝比铁更耐腐蚀? 。
(3)为验证Cu、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取的两种盐溶液是 。
(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
②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③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
④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硝酸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铜或Cu;4Al+3O2=2Al2O3;③
14.【答案】(1)氧气和水蒸气(或O2和H2O)
(2)Al2O3
(3)硝酸铜和硝酸锌[或Cu(NO3)2和Zn(NO3)2]
15.【答案】(1)①
(2)太阳;化学
(3)4Al+3O2=2Al2O3
(4)C
16.【答案】pH试纸;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17.【答案】>;>;>
18.【答案】Zn;Zn(NO3)2和Fe(NO3)2
19.【答案】(1)含碳量
(2)最外层电子数
(3)NaNO3、Zn(NO3)2(或硝酸钠、硝酸锌)
20.【答案】(1)C5H4+6O2 5CO2+2H2O
(2)2NaCl+2H2O 2NaOH+H2↑+Cl2↑;钠元素;碳、氧;熟石灰;FeCl2
21.【答案】(1)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和O;水分子或H2O;C
(2)甲实验中分子没有改变,乙实验中分子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
(3)氢气或H2;氧气或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电;化学;H2O;H、O;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
(5)AB;CDE
22.【答案】(1)延展性
(2)氧气、水;在铁制品表面涂油;;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
(3)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4)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