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远离有毒物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为了保障“尖上的安全”,下列说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
A.在食品中可以使用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等
B.为了使食物鲜美可口,可以加入大量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C.将超过保质期的牛奶,煮沸后再饮用
D.为了防止海鲜腐烂,可以用适量的甲醛溶液浸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人应该摄入油脂
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人不应该食用富含纤维素的水果
C.甲醛会破坏细菌的蛋白质结构,可用甲醛溶液来保鲜海产品
D.霉变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但霉变花生煮熟后可食用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4.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B.用霉变花生生产食用油
C.在食物中加适量含铁元素的物质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5.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 和 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 代替 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 和 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6.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地沟油”烹调食物 D.用霉变的花生榨食用油
7.生活需要化学,日常生活中这些做法正确的是( )
A.冬天用煤炉取暖,应关紧门窗
B.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C.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放心食用
D.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8.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甲酸属于无机物
B.苯甲酸能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在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9.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大米经煮熟后食用
C.点燃H2前验纯 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10.在进一步的化学学习中,我们还知道了许多生活常识。下列做法中有益身体健康的是( )
A.适量食用加碘食盐 B.多喝硬水补充人体所需元素
C.吸烟提神 D.尽量不浪费,喝过夜牛奶
11.央视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主要介绍“饮食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鱼粉、明胶合成鱼翅
B.白酒中加入超量塑化剂使口感更好
C.在排骨汤中放入食盐调味
D.鸡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使鸡速成
12.安全问题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可以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煮熟仍可食用
D.夜间发现家庭内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二、填空题
13.请运用你在初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下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①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在冰箱中放入 ;
②海产品鱼虾中富含基本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中的 .海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保鲜(填“能”或“不能”).
14.有人误食氯化钡而引起中毒,(Ba2+有毒)若及时服用硫酸钠溶液可以解毒,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若及时服用碳酸钠溶液是否可以解毒? ,因为 .
15.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其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因此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16.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铜盐、钡盐、汞盐、银盐等)在溶液中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由此可知,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但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的 (填物质的化学式)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 离子.若因氯化钡中毒,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毒方案:甲认为可以饮用硫酸钠溶液来解毒,乙同学认为可以多饮鲜牛奶,你认为谁的方案更好 ,还有其他方案吗?请你补充一个.
17.吸烟能帮助提神,故可以适当吸烟 .(判断对错)
18.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香烟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有 (写一种),会严重损害人体。而酒中含有的 (填化学式)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使注意力下降,并引发多种疾病。所以我们要远离烟酒。
三、综合题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常施用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是因为其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 ,逸散到空气中,降低肥效。
(2)生活中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方法是 。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4)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0.被霉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
(1)黄曲霉素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由 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
(2)由于化学物质使用不当,给人印象不佳的化学名词越来越多:苏丹红、三聚氰胺、….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填序号).
a.用甲醛浸泡海鲜产品 b.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c.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21.苯并芘是世界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毒物之一.它不仅存在于煤烟和汽车、拖拉机等排放的废气中,而且还存在于焦糊的食物中.如熏肝、熏鱼、熏肠、熏豆腐干、烧腊肉、烙饼、饭锅巴、烧焦的鱼、肉、烤羊肉串和在炉灶或柴火堆火苗上烤的馒头、土豆、玉米、地瓜以及用食油反复久炸的油条、鱼肉,以及用熏、烤、炸方法制作的各种焦糊的食品.其分子式为C20H12,无色至淡黄色、针状、晶体(纯品),熔点179℃、沸点475℃,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苯,密度1.35g/mL.结构式如图: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苯并芘属于 ,(填“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两项)
(2)从所给信息中,找出两条苯并芘的物理性质 , .
(3)在苯并芘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4)请写出苯并芘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倡导科学生活,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环境.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习惯于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②经常去吃马路烧烤
③均衡膳食,保持营养比例适当
④尽量多食油炸食品
⑤使煤充分燃烧,能有效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
⑥使用无磷洗衣粉.
22.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碘元素,工业上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
(1)氯化钠中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名称)元素.
(2)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 .
(3)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4)工业用盐含NaNO2,NaNO2的名称为 (填序号).
A.磷酸钠 B.硝酸钠 C.亚硝酸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活性炭;蛋白质;不能
14.【答案】BaCl2+Na2SO4=BaSO4↓+2NaCl;不能;BaCl2+Na2CO3=BaCO3↓+2NaCl,由于BaSO4不溶于酸,但BaCO3易溶于酸,胃液呈酸性,含少量HCl,此时BaCO3溶于胃酸,仍能造成人体中毒
15.【答案】CH4;CH4+2O2 CO2+2H2O;一氧化碳;通风
16.【答案】HCl;Ba2+;乙;吃豆制品
17.【答案】错误
18.【答案】尼古丁(或一氧化碳);C2H5OH
19.【答案】(1)糖类;氨气(或NH3)
(2)抽丝灼烧闻气味
(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
20.【答案】(1)有机物;3;17:1:8
(2)c
21.【答案】(1)化合物、有机物
(2)无色至淡黄色;针状
(3)1:20
(4)C20H12+23O2 20CO2+6H2O
(5)③⑥
22.【答案】(1)氯
(2)MgSO4
(3)+5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