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20:1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内容。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代表性的事件,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第二部分是节选。教材选取了小说中讲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刚刚流落到岛上时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节选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忧伤而寂寞的生活:面对荒无人烟的小岛和缺乏物资及工具的困境,鲁滨逊用刀子刻柱留记录日期从船上搬运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后半部分描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如实列出来加以对照,从中找到了丝丝宽慰,于是决心不再悲观沮丧,开始着手调整生活方式。鲁滨逊在严酷环境中的心理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也揭示了他身处绝境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生活下去的原因。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有过失落、绝望、恐惧,但他很快克服了悲观的情绪,以冷静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开始了自己与恶劣环境之间不屈不挠的战斗。正是在这种态度和精神的指引下,鲁滨逊才能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
课文用表格的形式,把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好处与坏处罗列了出来,这也是鲁滨逊内心进行思想斗争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其中坏处写得较简单,好处写得理由很充足,好处与坏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了主人公的想法,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令读者感受到鲁滨逊内心复杂的情感,他努力压抑自己的绝望情绪,为自己内心寻找宽慰,表现出人物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精神,体现了辩证思维观。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通过概括小标题等方式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内心变化,对人物做出评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中,有很多关于冒险的经典作品。比如中国有《西游记》,师徒四人一路斩妖除魔,还有许多外国的经典名著,你都读过哪些?(《格列夫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绿野仙踪》等)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读《鲁滨逊漂流记》,学生齐读课题。
3.大家都读过这本书吗?你都了解哪些内容?(生交流)
4.简单介绍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梗概,了解大致内容。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介绍并了解梗概,明确梗概作用
(1)学生默读全文,圈画生字和词语,并且思考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它是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的,梗概是原著的大略内容,节选是原著中选取出来的精彩片段。)
(2)学生交流,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梗概。(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来简要介绍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情节。翻开一本书,一般能在封面、扉页或封底上见到它。如果你想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在编者推荐或内容介绍栏目中,先找到梗概了解一下。此外,你在网上浏览喜欢的影视剧,梗概又会帮你介绍剧情和演员;当我们制作一份好书推荐手抄报时,也会用到梗概。)
2. 走进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1)学生出声朗读梗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2)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分小组讨论,能不能用小标题的方式总结出来各个部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采用批注的方式标注在各个自然段旁边。
(3)老师范例,第1、2自然段我们可以用“流落荒岛”来概括总结,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都读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哪些事?
①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②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③安全—防御。
④孤独—救助“星期五”。
⑤回—回到英国。
(4)梗概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已经用非常简短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同学们能仿照老师短语式的小标题,给你总结的内容列出了小标题吗?(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5)借助小标题,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他在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初读节选,感受原著的精彩
1.刚才我们读了小说的梗概。让我们对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引人入胜。接下来,我们来朗读节选部分并思考这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学生朗读节选部分)
2.学生汇报,概括节选部分主要内容。判断节选部分是小说的开头。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分析了梗概部分,为自然段取了小标题,还初读了节选部分,了解了节选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节选部分。
1.快速浏览节选部分,思考在表达方式上,原著有什么特点?(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2.借助表格,看看鲁滨孙都经历了什么,再看看他的做法,感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同学们都觉得鲁滨逊是一个理智、乐观、不畏艰难的人,你们能用原文的话来支持你们的结论吗?
(1)没有时间——刻日历——聪明机智(为了克服没有时间的困扰,鲁滨逊还做了一些努力。)
“根据我的估算……所以我估计自己是在北纬9度22分的地方。”鲁滨逊利用他以往的知识储备估算出了登岛的日期和位置。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一根大木杆上刻了一些字……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鲁滨逊为了记录时间,自己刻印了日历。
(2)缺少物资——搜集物资——考虑周全、理智应对
“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在船长、大副、炮手和木匠保管的物品中找到的几个包裹、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还有日晷、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我把它们一股脑儿堆在一起,不管它们对我有没有用。”“还带上来一条狗和两只猫。”(陪伴)
“找到了墨水和纸之后,我尽最大的可能节省使用。 ”
“……至于内衣,虽然缺乏,但我很快习惯了。”
(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考虑全面周到 适应性强 有预见性 有规划 有条不紊 不急不忙……)
(3)没有住所——打木桩、建屋——坚持不懈
“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住所。…………..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鲁滨逊很能干,很能吃苦。)
从哪里能看出坚持不懈呢?——“花了一年功夫”、“花了好长时间”“花两天时间”、“在第三天”这些词语中读到了鲁滨逊为了布置栅栏付出了很长时间的努力,能感觉出他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人,也是个不放弃、能吃苦的人。
(4)孤独——好处坏处对照表——乐观坚强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所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下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么来把幸与不幸做对比的?女孩读“坏处”男孩读对应的“好处”,听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朗读。读了这张表, 你有什么感受?用原文中的话来说。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师: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这就是鲁滨逊告诉我们克服孤独沮丧害怕的方法。
4.再读节选,感受鲁滨逊的心态变化
师:鲁滨逊经历了这么多困难,他的内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么豁达!他也曾像普通人一样,有过沮丧,有过害怕,也许还有过绝望。但他的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读读原文看: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一艘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现在的鲁滨逊心里怎么想的?(随遇而安,改变自己,享受生活)
(二)拓展延伸, 用鲁滨逊心态面对困难与烦恼
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再说说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帮助。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写一写。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原著中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那些精彩内容一样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启发,有激励。我们可以一起走进原著来中和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吧,看看如果是你遇到了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做呢?
创新作业
像鲁滨逊一样,用记录坏处与好处的方法,说说如果你跟好朋友有矛盾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