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教材分析
本文是根据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在长江北岸集结兵力,准备统一全国。孙权手下大将周瑜驻守长江南岸,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为难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扣人心弦。
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三国演义》原著第四十六回中的片段,内容与课文第8-9自然段相对应,意在搭建从现代文到原著的桥梁,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并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古典名著的初步感受。
本单元除了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引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草船借箭》是一篇根据原文改写而成的现代文课文,阅读难度不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拓展《三国演义》中另外两个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旨在通过几个故事的勾连,使学生更全面、更立体、更深入地认识人物、了解人物,初步懂得怎样去看待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想读更多的三国故事,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
1.能通过关键语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单元导读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单元主题: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
2.你知道中国古典名著都有哪些吗?
3.是的,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四大名著。
4.你对《三国演义》有哪些了解?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和故事?(“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
5.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是智慧里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与智慧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草船借箭》的故事。
6.板书并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学本课生字词。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3.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到的?你能按顺序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注意说清主要人物和事件。
起因:周瑜很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好。
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第三天夜里,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船只开向曹军水寨,曹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射箭,二十条船两边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4.谁能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弄清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有没有同学跟老师一样产生了疑问:周瑜为什么要设计陷害诸葛亮呢?(课件出示东汉末年的历史概况、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
(三)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白了“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故事中,周瑜和诸葛亮斗智斗勇,充分展示了他们两个人的个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学习。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其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诸葛亮、周瑜这两个人物。
(二)学习人物描写部分,感受人物特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诸葛亮的语句,想一想他的内心活动,说说他有什么特点,再把你的想法批注在旁边。
2.全班交流。
3.说说诸葛亮这个人物的特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了解周瑜……)
4.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我们可以猜测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对这个人物有深入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同样的方法,再读课文,去了解周瑜这个人物。
5.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人物的内心活动。
6.全班交流。
7.你觉得周瑜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小心眼、妒忌有才能的人、阴险……)
8.刚刚在读课文的时候,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曹操和鲁肃这两个人物?他们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9.全班交流。(鲁肃:忠义守信,答应的事都能做到;曹操:小心谨慎)
10.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描写,从中我们也能看出鲁肃和曹操的特点。
(三)拓展阅读,进一步认识人物
1.请同学们默读“阅读链接”,画出原文片段中不理解的语句,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加以理解,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大概意思。
2.比较原著与课文,你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3.(出示《群英会蒋干中计》《借东风》)这也是赤壁之战中的两个小故事,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这两个故事,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
5.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曹军和蜀、吴可谓是用足了计谋。在这精彩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继续认识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
6.请同学们关注故事中对诸葛亮、周瑜的描写,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了解人物,说说他们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7.现在你对周瑜这个人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8.周瑜这个人物既有优点,又有不足,实在叫人又喜欢又讨厌。
9.读了这些片段之后,你对诸葛亮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10.看来,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想象人物的内心,进而认识人物。
(四)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回顾一下,我们用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联系上下文阅读法、做批注阅读法、圈重点词句阅读法、借助相关资料阅读法)
2.作者是怎样将文中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既鲜明又形象的呢?(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创新作业
1.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仿照本文的对话形式,写一组人物对话。写完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注意学习组内同学优秀的对话描写。
2.阅读《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