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7张PPT。学生中考答题情况与教师的教学反思西安市评卷结果分析
I卷7个题满分14分,平均分为 10.1 分,难度为0.703 .I I卷 8个题满分36分,平均分为21.44 分,难度为0.595 .
整卷难度:0.63
一、2013年中考化学学生答题情况
?
中考说明要求难度系数:0.65
总难度系数:0.63(一)难度系数统计(二)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化学共7个小题,计14分)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蜡烛逐渐熄灭
C. 铝片上有划痕 D. 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
10.两会期间,中央领导提出“陕西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B. 支持用煤火力发电
C.推广使用甲醇汽油
D.城市道路定期酒水,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11.小勇同学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向家人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纤维和真丝
B.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胃酸过多时,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D.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热量散失,应紧闭门窗1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3.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化学式为HCl
D.上述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4.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铝和铁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二者都易锈蚀1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B.检验二氧化碳
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题计分。
Ⅰ.节假日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 1)旅游时,多数人喜欢携带轻便而摔的塑料水,塑料属于 (填序号)。
①合成材料 ②金属材料 ③复合材料
(2)为防止旅途皮肤意外擦伤感染,常备有碘酒,碘酒中溶剂是 。
(3)在野外饮用含有一定悬浮物的水时,可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杯中,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 (填操作名称)。
2.非选择题(共8个小题,计36分)Ⅱ.陕西洛川被称为“苹果之乡”。苹果中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苹果酸和维生素C就是其中的两种。
(1)可用 来测定某种苹果汁的酸碱度。
(2)人体若缺乏维生素C易患 (填序号)。
(3)为使苹果树茎叶茂盛。果实硕大,增强抗旱能力,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填序号)。
①NH4NO3 ②K2SO4 ③(NH4)2HPO4
116、17满分:7分
平均分:4.47
难度系数:0.6416题 典型错误答案 11122211117.(4分)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 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 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并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将t1℃时A和C的
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
定温度后,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关系是 。
316、17满分:7分
平均分:4.47
难度系数:0.6417题 典型错误答案 1322123318.(3分)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然后振 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
218、19满分:8分
平 均 分:4.74
难 度系数:0.5918题 典型错误答案 211110019.(5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 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
(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319题 典型错误答案 33333220.(4分)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 。
20题满分:4分
平 均 分:2.06
难度系数:0.5220题 典型错误答案 21.(5分)下图为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备氧气及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备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收集氧气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写一种即可)。
(2)实验时,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将锥形瓶中生成的氧气通入烧杯并与杯底白磷接触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1题满分: 5分平 均 分:3.51 难度系数:0.721题 典型错误答案 22.(7分)小鹏与小明做完酸、碱、盐相关性质实验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O4、Na2CO3 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
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 猜想④Na2SO4、 H2SO4
猜想⑤Na2SO4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__(填序号)。
【实验探究】⑴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⑤是正确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
⑵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 (答一点即可)。
22题满分:7分
平均分:3.93
难度系数:0.5622题 典型错误答案 四 、计算与分析题(5分)
23.(5分)为测定某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荣同学取该盐酸样品50g,向其中加入过量锌粒,完成反应后收集到0.3g氢气,请完成 下列计算与分析:
⑴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小荣将测定结果与盐酸试剂瓶标签上所标的相关信息(浓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进行对比,发现标签上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实际测得的值不符(实验过程无误),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
23题满分:5分
平 均 分:2.73
难度系数:0.5523题 典型错误答案
(三)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专用用语出现错别字。如:酒精---洒 过滤—虑 不饱和---合 酚酞---汾 石蕊—芯
2.初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或核心知识没有学会。
试卷中出错率高有:16 I(1)塑料是金属材料、复合材料;(2) 碘酒中溶剂是碘或水;------
至少17分,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一
3.化学用语书写失分较多.试卷中考查化学用语共12分,其中10分都是失分多的,还有的可用文字或化学式均可的,因化学式写错了而丢分。
4.实验现象描述抓不住要点,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弱。试卷中考查实验试题,共21分,有12分均为出错率高题,其中,描述实验现象2分,实验探究5分。
5.化学试卷中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和计算题中部分,都以简答形式出现。?存在问题:一种是一般简答题,学生回答时不按题目要求回答,如:要求填数字序号的,错填成文字或化学式或其他数字,16题3空,22题2空;选择填写“合理”或“不合理‘,错填成”不正确“;另一种是原因叙述型简答题,主要问题是答案不全面或出现知识错误或答非所问。 二 、教师的教学反思及应对策略
(一)教学反思
1.课堂教学中“授人以鱼”思想仍然存在
(1)灌输式教学火势在旺
(2)课堂教学中“讲授-记忆-练习”模式时有发生(3)讨论交流走过场,学生一旦不会就开讲。2.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1)变“多媒体辅助”为“多媒体主场”
(2)弱化实验教学,忽视化学学科特点。(3)以练习代替“会学”,缺少学法指导。(二)应对策略
1.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2.用教材教,稳抓基础 (1)切勿盲目赶进度(2)课堂教学需要因材施教2013年中考试题有55% 以上的题目是来自教材,这对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重视化学用语教学
?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达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特殊符号,是具有国际性、科学性、准确性的书面语言,是进行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因此,只有重视化学用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重要技能,才能真正使新课程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落在实处?。化学用语不仅是中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还常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试卷的不同题型中。3.重视化学用语教学
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偏差?
(2)从学生记忆特点看,化学用语比文字语言难度要大很多,达到同样熟练程度除需要方法外,需要时间更多些。
(3)课堂教学中媒体展示多,教师示范引导少
(4)动口多,动手少
3.重视化学用语教学
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教学
(2)注重循序渐进
(3)注意区分易错点
(4)强化规范书写的训练4.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演示实验中发挥“激趣、导思、示范” 功能。(2)设计“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得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实验时,还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关键的实验操作细节,不能忽略
(2)实验现象描述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