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单元第( 7 )课 课 题 练习一
教 学目 标 1、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重 点难 点 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 学方 法 小组讨论法
教 学准 备 自制的数位顺序表 课件
教 学时 间 9.7
【第一课时】
【导】看书归纳整理本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重点的可一圈一圈,划一划。【学研】1、复习大数的读写法(1)结合学生的汇报,举例并说说大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中间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法。(2)完成书中练习一1、2题(3)读数写数首先要分级,然后一级一级读写。2、复习大数改写及比大小(1)结合学生汇报让学生说说大数改写方法。(整万的数可以去掉万位后面的连续4个0,然后用万表示;整亿的数去掉末尾连续8个0,用亿表示)(2)完成书中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自己改写,然后比大小;然后让学生对比,改写前后比大小哪个更容易。3、复习求近似数(1)结合学生汇报,让学生结合举例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2)完成练习一第7题【习】完成练习一第4题(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2)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交流(3)注重落笔训练,可以让学生把读法写出来。特别是有零的数的读法,特别训练。2、完成第5题(1)学生明确问题后自己独立完成改写,书写时尽量对齐,为第一个问题比大小提供便利。(2)第一问,让学生读题后说说此题意思,主要考查什么知识,你想怎样解决问题。(3)第二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7在不同的数位表示意义不同。3、完成第6题(1)组最大五位数,方法: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然后确定位数。(2)与60000最接近的数,解题时抓住“最接近”一词,明确与60000相差最少;(3)千位上数字是0的数,一题多解,切忌最高位不为0;【拓】练习一第8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感受近似数与精确数之间的关系,体会近似数的精确度问题,加深理解近似数。约6万:可能在55000----65000之间,包括55000,不包括65000;【总结】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复 备
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第( 1 )课 课 题 一、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
教 学目 标 1、在数数活动中,直观认识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位”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 点难 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2.认识“万位”与“十万位”在计数器上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
教 学方 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 学准 备 计数器、课件
教 学时 间 8.23
【第一课时】
【导】复习导入1、学生拿出自己记录的大数在展台上读数,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利用计数器来读数的。2、师出示比万大的数请学生尝试认读。3、导入:三年级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万还大的数。【学研过程】探究主题1:体会大数、认识“十万”。数一数,出示主题图,提问:你能数一数下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2.实施策略:①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②引导学生:先数出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数。③总结:10个一万是十万。④体会各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⑤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万”探究主题2:拨一拨,数一数。从一万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万零一十。从四万八千起,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五万三千。从七万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实施策略:①此活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首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②再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怎样数的?③这样的数数活动,你还有什么发现?探究主题3: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实施策略:①引导学生回忆运动场一圈的长度400米,并调查学生谁跑过400米、800米,当时跑了多长时间,感觉累不累。②然后算一算,400×25等于多少米,想象10000米有多长。【习】1.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课堂小结:“十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个、十、百、千、万”一样,都是计数单位,十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说“10个一万是十万”。 复 备
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第( 2 )课 课 题 认识更大的数
教 学目 标 1.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了解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的特征。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2.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的特征。
重 点难 点 认识“百万、千万、亿、十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通过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四位一级的规律。
教 学方 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 学准 备 计数器、课件
教 学时 间 8.24
【第一课时】
【导】1、请学生们读一读自己搜集到的大数。2、我们已经认识了“十万”,通过大家搜集到的这些数来看,生活中还有许多比十万大的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学研过程】探究主题1: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人大约有()根头发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 )千米 据2010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 )实施策略:①教师依次出示教科书中三幅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大数可能是多少。②让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大数,对生活中更大的数有初步感受。探究主题2: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实施策略:(一)认识“百万”、“千万”1、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然后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一百万”2、在计数器的百万位上拨一个珠子,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认识“亿”1.想象10个一千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一亿”1.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三)单位之间的进率1、问题: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交流、汇报。探究主题3: 下面是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认一认,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实施策略:1、结合图示认识数位顺序表。2、先读一读,再想一想。将数位分级,认识个级、万级和亿级,让每名学生自己说一说。说一说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习】1、填空十万里有( )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 )个十万一千万有( )一百万 一亿里有( )个一千万课堂小结: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复 备
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第( 3 )课 课 题 人口普查
教 学目 标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数的良好习惯。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 点难 点 掌握亿及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能正确读写亿及亿以上的数。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
教 学方 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 学准 备 课件 小视频 计数器 数位顺序表
教 学时 间 8.26
【第一课时】
【导】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见一些大数,大数与我们密切相连。现在,我们仔细观看一些图片资料,看看这里面的一些大数。2、出示图片。3、请同学们说一说,资料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学研过程】探究一:大数的读法。1、北京市有19612368人。(1)学生自己试着读。(2)交流自己读数的方法。(3)小组讨论大数的读法。①含两级的数怎么读?三级的呢?②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亿级的数呢? ③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2、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7897600,13820000,1807199(1)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2)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3)“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3、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59500510,7097600,10030040学生尝试自己读出,并交流读法。探究二:大数的写法。1、整万数的写法。(1)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2)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来,全班交流。(3)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2、含有两级以上的数的写法。(1)出示图片资料,学生观察并思考。(2)写出广东、台湾、澳门的人口总数。(3)学生交流总结。【习】1、教材第7页第一题,按要求完成。2、教材第7页第二题。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起来。【拓】 在报纸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复 备
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第( 4 )课 课 题 国土面积
教 学目 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多位数比较大小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的比较大小,培养迁移、类比的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位值思想。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整万、整亿的数,感受大数改写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同时培养仔细看数、读数、写数的良好习惯。
重 点难 点 会比较多个大数的大小,能够熟练的用万、亿为单位改写多位数。能够归纳多位数改写的方法。
教 学方 法 讲授法
教 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时 间 8.31
【第一课时】
【导】1、出示一张中国地图,你们知道中国的土地面积是多少吗?2、我国面积较大的 五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又各是多少呢?请学生读一读。【学研过程】探究一:大数的比较。1、读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将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吗?3、你是怎么比较的?4、你能根据你的方法,比较5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把他们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5、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6、位数相同的时候怎么比呢?7、师小结:大数的比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相同,先比较位数的多少,位数相同就从高位比起。探究二:大数的改写。1、体会改写的必要性。我们国家从2000年起进行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有12 个省、市、自治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我国21世纪重点开发的区域。现在老师读资料,请你们把听到的数据记下来。(只记数据,不用记其他文字和单位)西部地区有耕地47080000(4708万)公顷,有林地121000000(12100万)公顷,其他农业地10590000(1059万)公顷,总人口约为300000000(3亿)。师:记得下来吗?说说你们的感受。2、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1)请同学们将以下5个数据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9600000 1660000 1230000 1180000 720000(2)学生自主探究改写方法。(3)小组交流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4)汇报结果。3、改写以“亿”为单位的数。4、请同学们想一想吧这些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是什么?5、总结:改写整万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4个“0”,在末尾写上“万”字。改写整亿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8个“0”,在末尾写上“亿”字。【习】1、教材第9页第一题,先在图中标出各数的位置,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教材第9页第二题。按要求完成。3、教材第9页第三题、第四题。按要求将各数改写以“万” 或“亿”为单位的数。【拓】 教材第9页第五题。【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复 备
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第( 5 )课 课 题 近似数
教 学目 标 结合实例,了解近似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借助数线,较直观的感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书写格式。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 点难 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 学方 法 讲授法
教 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时 间 9.2
【第一课时】
【导】1、出示情境图及文字说明。2、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说说上面的数据中,有哪些是实际精确的数,那些是表示大约多少的数?小结:在生活中有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板书:近似数)【学研过程】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数形结合,找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找到18000吗?图中18000更接近几万?小结:18000比较接近2万,18000的近似数是2万,写成18000≈2万,用“≈”连接。“≈”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2、认识“四舍五入”法。提问:除了用画数轴的方法找到18000的近似数是2万,还可以怎样得到它接近2万呢?“四舍五入”法:18000四舍五入到万位,要看万位的下一位,也就是千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取舍。如果千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直接舍去,如果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万位上的数字加1。千位以后的数字不管有多大,有多少,就都不需要再看,直接变成0.所以18000≈2万。3、练习:233482人为什么约是20万人 请学生读题,说说题意,特别是让学生说说对四舍五入到十万位的理解,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4、对比巩固“四舍五入”法。A、观察下面两个式子:18000≈2万,233482 ≈20万从左边到右边有什么变化?B、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万”后面的尾数向前一位进1呢?看哪一位?这一位数有什么特点?C、以上就是我们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小结:当我们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弄清这个数要保留到哪一位,再看它位数部分的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最好把尾数的各个数位都改写成0.一定要用“≈”。【习】1、教材第11页第一题,说清为什么这个数是精确数,为什么那个数是近似数?2、第11页第二题名明白四舍五入到百位的含义,并能通过数轴上的位置讲清原因、3、第11页第3、4题,小组合作检查、讲解。【拓】 一个数精确到万位得到的近似数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总结】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复 备
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第( 6 )课 课 题 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 学目 标 1、通过阅读,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进一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位值思想。2、通过观察与交流活动,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了解自然数的特征。
重 点难 点 了解自然数的产生和发展,对自然数的意义与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自然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 学方 法 讲授法、
教 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时 间 9.6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在本单元里我们学习认识了更大的数,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读写规则又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将时光倒流,追溯到远古时代,去看看计数单位的起源吧!板书课题 二、阅读了解新知1.看课本中第一幅插图——“一一对应”思想启蒙师:结合图文,发挥你的想象,说出你阅读后的感想。教师加以提升与整理,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远古时期,人们打猎在解决最原始的温饱后有剩余品,由于当时处于部落生存状态,用一个石子代表一只猎物,在当时由于捕猎技术不是很先进,这种一个石子代表一只猎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也非常直观具体。由于人类有思维,在长期的这种计数状态下人类逐步出现了以一个绳结表示一只猎物的启蒙思想,这在今天看来没有多大实质的变化却非常难能可贵,它从具体石块“抽象”为一个点,是思维的一次提升与飞跃!不管是石块还是绳结,它们都是“一一对应”着捕回来的猎物。2.观察课本第二幅图——“化繁为简”进位制的“原形”随着捕猎工具的改进和捕猎经验的增加,捕捉的猎物剩余量随着增加,这样原来一个石子对应一只猎物的计数方法已很难适应计数的需要,于是经过思考与实践的双重检验,人们逐步学会了用一个大的框架表示更多的猎物。他们把更大的群体分成相应的一团团,“按群计数”这就是“化繁为简”,也就是早期的进位制的起点,相当于今天的十进制。打个比方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面积比较大,为了让每个班级定期清扫,工作人员把整个校园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这里也是一种简单的化繁为简的体现,然后在每个园区按班级再细分,找到更小的划分单位。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进位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十进制是起源于古代人们用双手十指计数的方式。但是超过十的数,双手的手指用完了,就在地面上搁一个树枝或一个石头代表十个,让手指伸直再数,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经验,就产生了十进制。3.观察第三幅图----不同计数符号让学生了解一下古埃及象形数字、玛雅数学、中国算筹数码,再现不同地区和国家劳动人民的智慧。说明人类具有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4.观察第四幅图——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这种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借助数位与十进制,为人类成功地解决了计数问题。强调“0”也是自然数。在数学里,用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所对应的计数,在符号系统中加上0,就能表示任何数了。自然数的特征: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多1,数不完,是无限的。自然数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从右边起,值还有位置的值。数位从低到高排列,每个数位上的数不仅有绝对的值还有位置的值。 复 备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