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四下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部编版四下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案 第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20: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下
学习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三、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以及“我”的感受写具体的,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四、审美创造: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写景的写作方法;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以及“我”的感受写具体的,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难点 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1.出示图片:师:金华的双龙洞是怎样的景观?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讲授新课 二、课文赏析(一)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思考: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有什么见闻?出示课件:这些景物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映山红多而茂盛,油桐花很多,沙土是粉红色的,溪流随山势不断变化。出示:“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溪流的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缓急不同,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总结:路上景物特点景色明艳溪流欢唱(三)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画出描写双龙洞特点的句子。学生交流。(1)洞口——很宽。(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写出了外洞怎样的特点?自身感受:容纳人数多,外洞很宽敞。(3)孔隙——狭小。①读一读第5自然段,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孔隙“窄、矮、险”的特点的?(1)船大小 (2)进洞方式 (3)自己的感受②这么狭小的孔隙,当我们准备通过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非常紧张、害怕)③作者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后脑、肩背、臀部、脚跟都贴着船底。)④这时假设你稍微抬头,会怎样 (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准确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⑤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本段的写作特点: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感受来写孔隙的特点。①作者描写了内洞的哪些景物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双龙——蜿蜒;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泉水——缓缓、轻轻。)(4)内洞——黑、奇、大 抓住重点词语“明艳、迎、时而”等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在去双龙洞的路上见到的美丽景色,训练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拓展延伸。 三、拓展练习(一)欣赏出示图片:桂林银子岩溶洞 北京石花洞 湖南梅山龙宫 湖北腾龙洞 (二)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游览的过程是( )→( )→( )→( )→( )→( )
板书 记金华的双龙洞山路----美洞口——很宽 外洞——宽敞孔隙——矮、窄、险内洞——黑、奇、大
布置作业 你去过哪些有名有趣的地方,快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