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冷战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1 23:1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冷 战
课标:
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认识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个:二战
第二个: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一、冷战的发生
双方
方式
整体状态
1.冷战的含义
经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工业生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2/3。
军事:空军、海军力量天下第一。在全球有484个军事基地。
世界最富
世界最强
核力量:垄断着原子弹。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美国的实力状况。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材料一:
二战后的美国
军事: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有近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
核力量: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二战后的苏联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二战后苏联的国家实力状况。
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材料一:
政治: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向西推移,在东欧国家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
美 国 苏 联
经济 黄金储备占2/3; 生产总量占1/3; 船舶总吨位占1/2。 逊于美国。
军事 陆军仅次于苏联; 战后初期垄断原子武器。 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1949年爆炸了原子弹。
政治 操控联合国。 在全世界威望很高。
国家实力——势均力敌
二战结束后美苏实力对比
结论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194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战略的对立
社会制度的差异
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冷战的原因。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2.冷战的原因:
战后,强大起来的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根本原因)
战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基础丧失(直接原因)
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重要原因)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
冷战序幕:“铁幕演说”
号召西欧和美国联合对付苏联
丘吉尔演说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1:(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政体”。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杜鲁门(1947)
材料2:“无论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内政问题),都与美国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杜鲁门(1947)
思考1:“自由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极权政体”是什么制度?
遏制社会主义,干涉别国内政,争夺世界霸权
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思考2: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1.政治:
影响:
3.冷战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杜鲁门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45年1月,杜鲁门出任美国副总统,4月,罗斯福总统病故,他接任总统。他作出了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重大决策。1949年,杜鲁门连任总统。
人物扫描
材料:二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这种状况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和滋长的”,为了“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防止西欧 “变质”,无论如何也要稳定欧洲、复兴欧洲。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真实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2)经济:马歇尔计划 1947.3-1991.12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目的:
实质:
影响: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2.杜鲁门主义出台,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1.在雅尔塔会议会议上作出规定: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
冷战的焦点 :德国的分裂
二、德国的分裂
1、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 国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2、柏林危机: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
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陆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留有余地。11个月后(1949年5月12日)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危机的解除
3.德国的分裂
(1)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2)1949年10月,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169.5千米的柏林墙
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西德
东德
柏林墙阻碍了东、西柏林之间人们的交流
成立
性质
总部
目的
规定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冷战表现——军事:1949年,建立北约组织
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军事政治集团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苏联的对策
军事上:1955年,建立“华约”
经济上:1949年,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华约标志
苏 联
波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瑞士
瑞 典
芬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 耳 其
西 班 牙
希 腊
丹麦
英国
冰岛
挪威
荷兰
比利时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奥地利
3、北约与华约对峙
北约和华约的性质:
华约成立后形成的(二战后)世界格局
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政治
经济
军事
焦点
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苏联等7个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标志冷战开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美、苏冷战的过程:
序幕
开始标志
最终形成
结束
1946年
铁幕演说
1947年
杜鲁门主义
1949年、1955年
北约、华约成立
1991年
苏联解体
冷战含义
冷战影响
冷战政策表现
冷战
含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的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三对对立的军事集团:
一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
二战: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冷战:“北约“和“华约”。
小结:
冷战的反思与期盼(启示)
1.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杜绝冷战思维。
4.处理国家关系要积极沟通对话,协商解决。
5.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等。
根据材料,冷战中两极格局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
星球大战计划
带来了世界的动荡不安,威胁了世界和平
材料二: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推动了科技发展
材料三:在冷战对峙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
美苏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