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说课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2 18: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说课展示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课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作业和延伸
说教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驿路梨花》
《最苦与最乐》
《陋室铭》
《爱莲说》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但还需要很多的引导,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说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2、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掌握本文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莲及其他植物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和象征的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意识。
说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古诗导入
二、了解文体,诵读诗词
三、精读品味,体悟情感
四、把握主旨,布置作业
说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古诗导入
回忆有关莲花的著名诗句。列举诗句: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而引出周敦颐的《爱莲说》,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有
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温故而知新。
说教学过程
二、了解文体,诵读诗词
1.介绍作者和写《爱莲说》的缘由。
2.明确“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
3.听音频。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并通过小组讨论翻译句子,然后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要求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进一步理解本文主旨,体会感情。
说教学过程
三、精读品味,体悟情感
将全班分为6个组,小组内讨论,相互参照,要求组内成员完成下列任务:
1.欣赏形象美。
2. (1)小组互助,合作探究:
①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描绘莲花形象的语句。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莲花的可爱形象的 从中写出了莲花的哪些高尚品质
爱莲 = 慕君子(象征)
③ 学了此文后,你觉得我们该做什么样的人?
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君子(托物言志)
(2)学生带着情感,伴随音乐,背诵第二段。
说教学过程
四、把握主旨, 布置作业
文章托物言志,作者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了
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同时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课后作业: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200字的议论文。
说板书设计
说作业与延伸
以总结文章中心思想为结尾,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总结并巩固本课的学习,积累更多的文言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感谢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