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一、教学理念
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高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尤为重要。在高中历史“品质课堂”中要融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弘扬以爱国主义、文化自信的德育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顺承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本课通过两个子目: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讲述了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的概况,同时也关注当下新冠疫情下的全球贸易低迷,分析中国外贸逆风翻盘的原因和宣扬大国担当的中国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已经选报了历史科目,同时在高一学习过中外历史纲要的基础下,对“全球航路的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有了初步的理解。但高二学生的历史知识不成系统,不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辩证关系,所以本课通过时空定位、史料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等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塑造现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四、新课标要求与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及变迁;
难点: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五、历史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
(一)时空观念
用地图、时间轴等方式梳理构建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及变迁的史实,理解近代以来商业贸易路线的扩展,知道文化交流从区域扩展到全球空间的史实。
(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教材“学思之窗”、“问题探究”、拓展文献图像等史料,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中商品流动的史实,知道商品所承载的文化特色。
(三)唯物史观
认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辩证分析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四)家国情怀
通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抗疫的大国担当,领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以教科书为主,查阅课外资料,准备好教学案和课件,采用情景教学、
图片展示、史料教学、综合探究等教学方法;
学生:课前预习选必三第10课,结合《中外历史纲要》,提前填写两个表格。
教学设计思路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教师讲解】
2021年是广东高考重新自主命题的第一年,让我们一起看看第10题考察的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再看看2021年秋季广交会的开幕,对比两届广交会的不同点。
【学生回答】
以前只是出口商品交易会,现在是推广到进出口贸易,更开放了。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
通过关注2021年的广东高考题和第130届广交会,让学生回归特定时空,深刻领悟到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是在被经济封锁的情况下,被迫扩展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而开展的。但到了2021年的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130届广交会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早已从出口到进出口商品贸易,同时为了适应后疫情时代,首次从线下展到线上线下融合展示。从中看出新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逐渐自强复兴,全力应对疫情劣势,积极融入全球贸易。
【教师提问】
既然广交会推动了全球贸易,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究竟何为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呢?
【学生回答】
世界贸易指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文化交流指差异显著的文化之间的交流。
【设计意图·名词解释】
通过对课题的拆分解释,重点放在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之间。同时也要指出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古代的世界区域的局部贸易是有区别的。
(二)授课部分(25分钟)
【教师引导】
同学们,把课前预习填好的两个表格拿出来,先看第一个表格“全球贸易形成
过程”。我们将通过几张图片来回归特定时空,梳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
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图表等回归特定时空,以情景教学梳理出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看出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形成特点,虽然带有曲折发展,但总体呈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回归教材】
通过教材P57“学思之窗”的表格,思考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特征:①规模大;②发展迅速;③经济实力强……
【设计意图·历史解释】
回归教材“学思之窗”的表格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图表名称和出处,关键在于分析图例、数据的“最值”和变化,然后推断出变化的特征、原因、本质、影响、趋势等,这也是高考对于历史解题技巧的要求。
【综合探究】
根据以上各图分析,我们得出表格信息如下。同时请综合分析国际贸易、世界市场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关系。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
通过国际贸易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回顾中国在世界潮流中的反应,从闭关锁国错失机会到被迫打开国门,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再到主动开放,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这是新中国经过百年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中华民族的我们应该为之骄傲自豪。
【教师提问】
国际贸易推动商品的流动,同时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现在我们通过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和服饰的中西融合,分析商品流动中如何体现文化的交流。
【回归教材】
根据教材P59“问题探究”的材料,分析作者的文化观念。
材料: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之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2
【学生回答】
该史料体现了作者:①承认西洋文化的优秀成果;
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表达各国文化交流的理念。
【设计意图·史料实证】
回归教材“问题探究”部分,运用清中期史学家赵翼《檐曝杂记》的一手史料,了解当时钟表传进中国所引起的观念变化。从中看出早期的西学东渐,推动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也提倡各国文化的交流。
【教师提问】
结合东莞本地的文体发展,我们再看看20世纪以来的文化交流又有哪些新形式。
【学生回答】
20世纪以来更多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
通过让学生多关注东莞本地的文体建设,中国举办的国际文化节,还有中国导演所获得的世界级奖项,感受到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新形式,更是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师提问】
请核对课前填好的第二个表格,同时综合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整理时间轴。
【学生整理】
【设计意图·时空观念】
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填好两个表格,课堂
上再次核对,最后综合梳理全球贸易网与文化交流的时间轴,领悟世界市场与
文化交流相互促进的作用。
【教师提问】
现在我们关注一下过去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的全球出口贸易额下降了8%,而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请分析一下2020年中国外贸中逆势翻盘所体现的中国精神?
【学生回答】
中国在全球抗疫面前彰显的中国精神:以民为本、医者仁心、务实求真、
艰苦奋斗、家国一体、兼济天下等。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
引导学生关注如今全球疫情下的国际贸易,分析中国出口贸易能够逆风翻盘的
更重要原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仅关注国内民生,更是向国外共
享抗疫技术、捐赠口罩和疫苗,这就是中国的大国担当、心系天下,真正地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同样地,中国的友好援助赢得国外领导的肯定,
也会与中国保持积极的国际贸易关系,这就是合作共赢、互助互惠。而作为高
中生,也应该学会从大局看待问题,立德树人、艰苦奋斗、报效家国!
【教师引导】
请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分析世界贸易、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和启示。
【学生回答】
关系:①世界贸易下的商品流动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各国商品流动;
启示:①提倡世界贸易的公平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②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设计意图·唯物史观】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贸易、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三者间互相推动的关系,深刻领悟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反之文化交流也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如此息息相关的关系,尤其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且成为常态化的当下,只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硬道理!
(三)课堂检测、总结(10分钟)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
以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总结本课框架,然后以一道“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材料解析题作为升华。除了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外,再次强调世界贸易促进文化交流,而民族文化的国际化正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如我国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有华为、海尔、老干妈、茅台、新疆棉花等。作为高中生,应该努力学习,积极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为实现文化强国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评价设计(课后作业)
(一)基础巩固
1.“它以东印度公司为组织形式,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1619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第一座城市,并以此为基地在东方编织起囊括台湾在内的庞大商业贸易网络。”材料中的“它”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2.进入20世纪,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的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这一现象
A.反映了区域文化壁垒消除 B.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说明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D.是全球贸易网形成的结果
(二)核心素养
3.美式英语是一种以英语为主的语言形式。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等。这表明
A.美国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 B.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工具
C.外来文化冲击了美国本土文化 D.种族多样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
4.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 B.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 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三)能力提升
5、二战后,为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世界金融贸易体系,国际社会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珍珠港事件爆发不久,美国财政部部长摩根索就授意他的手下哈里·怀特,制定战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案……想避免三十年代的货币战和贸易战,重建一个汇率稳定、贸易自由的世界。
——《美英帝国间货币战争——怀特计划VS凯恩斯计划》
材料二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十八大新闻中心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双方如打贸易战是谁都输不起的。他还透露,中国最近就22个贸易纠纷案件起诉了美国,其中大部分都有赢的把握。 ——摘自新华网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重建一个汇率稳定、贸易自由的世界”国际社会做出了哪些努力?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向哪一国际组织起诉美国?该组织的宗旨是什么?中国何时加入?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四)学生自我评价(是否掌握重难点?还有哪些内容不懂?)
十、教学反思
优点:本课围绕新课标要求和历史核心素养,重点讲解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辩证分析两者关系。同时紧扣时事热点,包括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下的世界贸易等,进一步宣扬中国的大国担当、文化自信;
缺点: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紧迫,需要突破的历史概念较多,并不能面面俱到,有些知识点需要在下一节课配合课后作业再重点拓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