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2 18: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POWERPOINT
POWERPOINT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慢步在三月的春光里,走走停停,看花开嫣然,看春雨绵绵,感受春风拂面,春天,就是青春的流年。
复古中国风
黄河颂
光未然
学习目标
第一章|基本字词掌握
第二章|课文朗读
第三章|解析课文,感受诗中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年),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原名张光年。他作的歌词《五月的鲜花》,广为传唱。其组诗《黄河大合唱》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他为我国革命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人民音乐家”。
第一章|基本字词把握
基本字词
巅(diān )
劈(pī )
气魄(qì pò )
狂澜(kuánɡ lán )
浊流(zhuó liú)
宛转(wǎn zhuǎn)
屏障(pínɡ zhànɡ )
哺育(bǔ yù )
榜样(bǎnɡ yànɡ)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ɡ dànɡ)
词语解释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浩浩荡荡: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喂养。
指黄河的地理、自然特征(黄河有九个重大的弯)。
形容水势广阔浩大,也形容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第二章|诗歌朗诵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反复朗读 感受诗情
全诗朗读基调:热血沸腾,壮怀激越。
反复朗读 感受诗情
划线句子统领下文。朗读语气停顿要稍长。
注意重点标红字的重读,语气朗诵应更为激昂。
三个“啊”要读的深沉延长。黄河二字应读的语气高昂,表达出祖国山河的热爱。
反复朗读 感受诗情
最后两句朗读中要铿锵有力的读出不畏一切的决心。
第三章|赏析课文,感受诗情
俯拍镜头下的黄河
黄河源头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山脉
九曲黄河
赏析课文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颂” 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题目赏析
这篇文章分为哪几部分?哪一部分是主体?
课文可分为朗诵词与歌词两个部分;歌词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赏析课文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三个方面
1.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养育)
2.从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保卫)
3.由实到虚,歌颂黄河地域宽广,泽及众生,并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激励)
作者赞颂黄河的三个方面是怎么铺展开来的?
摇篮,发源:黄河比喻成摇篮写出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历代子孙。发源表明中华民族是从黄河产生壮大发展起来的。
屏障:黄河比作屏障,表明黄河像城防一样稳固的保卫着中华民族,黄河的坚强伟大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中华民族防御外敌的制胜法宝。
铁的臂膀:比喻黄河无数条支流,黄河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联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黄河宽广气势磅礴、势不可当的力量。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赏析课文
结合歌词部分内容,找出“望”字所统领的内容?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黄河?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的总写,黄河横向流向,黄河流域纵向的两岸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赏析课文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朗读感情逐步加深的韵律美。同时直接抒情,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赏析课文
诗的结尾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激励着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保卫我们脚下的土地。
作用:总结全文,点名主旨
赏析课文
诗歌最后两句诗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思想。反复起强调作用,赞颂了黄河一样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的和面对战争必胜的信心。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黄河般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我们的中华民族。
课堂小结
诗词借助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顽强的
奋斗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激发中华儿女的
自豪感和自信心,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
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积累拓展:批注
批注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及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学习方法。
课下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请同学们阅读的时候做好批注。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