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离子反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
B. 纯净的液态酸不导电,故酸都不是电解质
C. 溶于水后,溶液中只含有和
D.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至溶液呈中性,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
2. 下列离子组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离子组 加入试剂 离子方程式
A. 、 溶液
B. 、 足量石灰乳
C. 、 溶液
D. 、 少量盐酸
A. B. C. D.
3. 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B. 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是电解质
C. 的电离方程式:
D. 将溶于水中不能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
4. 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B.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C. 与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有离子参加的反应,都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B. 通常只有在水溶液里发生的离子反应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C. 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一定强
D. 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它属于非电解质
6. 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没亮,但是按照图乙接好路线,灯泡亮了。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是非电解质
B.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C. 溶液是电解质
D. 在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
7.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装置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 中的白色沉淀为
C. 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D. 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8. 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时,按照图甲连接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是非电解质
B. 溶液是电解质
C. 在水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都属于非电解质
B. 稀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和而导电
C. 液态硫酸、固体不导电,但均属于电解质
D. 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氨水强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是非电解质
B. 溶液是电解质
C.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 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
11. 如图是教材中关于氯化钠固体在水中的电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过程可以用表示
B. 氯化钠溶液通电后才能电离
C. 在溶液中钠离子主要以水合离子存在
D.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12. 甲、乙、丙、丁分别是、、、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时的现象如下:
反应物 甲乙 甲丙 乙丙 丙丁 乙丁
实验现象 沉淀 沉淀 沉淀 沉淀 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 盐酸 B. 盐酸
C. 盐酸 D. 盐酸
13. 某溶液中可能含、、、、、、、中的几种,向其中通入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段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B.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C. 该溶液中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
D.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14. 有以下几种物质:
水银熔融的烧碱干冰氨水碳酸氢钠固体 盐酸 蔗糖 氯化钠晶体 纯硫酸
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 。
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现有下列物质 碳酸氢钠晶体冰醋酸干冰 铝 液氧 熔融盐酸 酒精
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写出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现有以下物质:;;胆矾;;浓硝酸;;溶液;蔗糖;熔融氯化钠。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备与气体时,收集装置均可选用向___________排空气法;
与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
17. 某化学小组甲同学学习了酸、碱,盐化学性质后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实验一、试管中物质分别分反应后,先将试管中所有物质倒入空烧杯中,再将试管中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烧杯中,烧杯内固体质量随试管中加入液体质量变化如图一所示;据此判断试管中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实验二将烧杯中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硝酸,观察到______的实验现象,进而证明滤渣为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烧杯滤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
猜想五: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确定最终滤液中溶质成分,小组同学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______的实验现象,最终证明了溶液的溶质成分。
向溶液中滴加稀反应至过量,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为______。字母代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答】
A.物质的溶解过程,不一定有电离过程存在,如乙醇溶于水不存在电离过程,故A错误;
B.纯净的液态酸不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酸都是电解质,故B错误;
C.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至溶液呈中性,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故D正确。
2.【答案】
【解答】
A.离子方程式应为,故A错误;
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故B错误;
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故C正确;
D.加入盐酸并不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
【解答】
A.固体不导电,但其溶液或熔融态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故A错误。
B.三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
【解答】
A.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故A错误;
B.的溶液呈酸性, 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错误;
C.与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C正确;
D.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比例应为:,应为,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解答】
只有在水溶液里发生的离子反应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B正确;
C.强电解质如果浓度很小,导电能力也会比较弱,故C错误;
D.氯化铝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出和, 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解答】
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
A.根据定义可知氯化钠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氯化钠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故B正确;
C.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并不在电解质定义的范畴内准确来说氯化钠溶液属于电解质溶液,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
【解答】
A.硫酸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溶液为无色,但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溶液为蓝色,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故B错误;
C.发生,单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离子反应为,故C正确;
D.中有离子参加反应,,则属于离子反应,故D错误。
8.【答案】
【解答】
固体不导电,但它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导电原因是在水中电离出了和。
故选C。
9.【答案】
【解答】
A.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才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和,无需通电,故B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虽然液态硫酸、固体均不导电,但硫酸、溶于水后能导电,故是电解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氨水的浓度未知,不能确定导电能力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
【解答】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是电解质,故A错误;
B.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故C正确;
D.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解答】
A.该过程是氯化钠的电离,可以用 表示,故A正确;
B.氯化钠溶液电离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
C.在溶液中钠离子主要以水合离子存在,故C正确;
D.氯化钠溶液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B。
12.【答案】
【解析】
物质 盐酸
沉淀 沉淀 气体
沉淀 沉淀 沉淀
沉淀 沉淀 无现象
盐酸 气体 沉淀 无现象
丙与甲、乙、丁三种物质都生成沉淀,则丙为,能生成气体的是和稀盐酸,
则甲是,可推知乙为,丁为盐酸。
13.【答案】
【解答】
通入二氧化碳,在段产生沉淀,说明一定含,根据离子共存条件,一定不含,因二者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段产生沉淀,说明含,存在碱性环境,故一定含,不含,因与反应放氨气,根据段,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沉淀,所以为,反应方程式为:,段沉淀不变,说明二氧化碳和反应,结合段可知含共,根据段可知发生反应:,故消耗二氧化碳,即的物质的量为,段发生反应:,段发生反应:,根据电荷守恒,所含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为所带:,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为、所带:,故一定还含阳离子。
A.段沉淀量没有变化,发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一定不含:、,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一定不含:、,离子中至少还存在一种阳离子存在,所给阳离子中还有、没确定,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段发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4.【答案】;;
;
;
【解答】
水银为金属,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熔融的烧碱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是电解质;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氨水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碳酸氢钠固体不导电,在水中能导电,是电解质;
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蔗糖在水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纯硫酸不导电,在水中能导电,是电解质;
故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硫酸铁电离出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可溶性的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反应,符合要求的方程式为:;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15.【答案】 ; ;
【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铝、熔融 、盐酸 ;属于电解质的是碳酸氢钠晶体、冰醋酸、 熔融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干冰、 酒精,
故答案为: ; ; ;
碳酸氢钠晶体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16.【答案】
上
棕黄色的烟 ;
【解答】
是单质,不是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是单质,不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胆矾属于盐类,是纯净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属于盐类,是纯净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浓硝酸是溶液,属于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是纯净物,本身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溶液属于混合物,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蔗糖属于纯净物,本身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熔融氯化钠属于纯净物,本身能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
属于混合物的是;
由分析知,属于电解质的是;
由分析知,能导电的是;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备与气体时,两种气体的密度都比空气大,收集装置均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
和在加热下反应生成固体,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棕黄色的烟,该反应化合价升高,失去个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个电子,用“双线桥”法表示为:。
17.【答案】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 ;二 ;与不能共存且能溶于强酸,滤液中不含有
白色沉淀
【解析】解: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沉淀和,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加入后质量开始增加,说明立即有沉淀生成,碳酸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都可以直接生成沉淀,所以中氢氧化钡过量,此时中溶质为,
故答案为:;
碳酸钡可溶于酸,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加入过量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试管中所得溶液慢慢滴加到烧杯中,所以含,中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烧杯滤液中离子可能有、,因为中氢氧化钡过量,所以还可能有,
故答案为:、、、;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共存,能溶于强酸,滤液中不含有,故猜想二不正确,
故答案为:二;与 不能共存且能溶于强酸,滤液中不含有;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最终证明了溶液的溶质成分,
故答案为:白色沉淀;
向溶液中滴加稀反应至过量,开始阶段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零,导电能力最小,反应完全后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所以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为选项A中所示图象,答案选A,
故答案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