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2 11: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春部编版九年级历下册教案★★★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知识与能力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扩大、转折和胜利的主要进程;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和雅尔塔会议等重大事件;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自主阅读能简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以及美、苏、中参加对日作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有认同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和雅尔塔会议。
难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图片展示:华沙之跪。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为何一国的总理会在犹太人的碑前祈祷宽恕?德国对犹太人犯下了怎样的暴行?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教师讲述:一战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和平条约,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展示:
那些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和平缔造者们屈从于战胜国兼并别国领土和建立附属国的要求,从而播下仇恨和冲突的新种子。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教师提问:这一体系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这一体系制造出了哪些问题?由此可以得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不能。问题: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战胜国对战败国处置不当,帝国主义对殖民国家残酷瓜分。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2.材料展示:
材料一: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得很快,它们打破了战后形成的相对均势,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必然要再次提上日程。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德国的实力虽然因为战败而被严重地削弱了,但它还是个欧洲大国,拥有6 000多万人口,而且德国科学技术仍然高度发展,其经济潜力依然巨大。
——姚丽《二战全史》
教师提问: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教师讲述:经济大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实施新政,用国家手段干预经济,缓解经济危机。而以德国为首的国家,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企图用战争转移国内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4.教师提问:回顾上一课所学知识,哪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
提示:英法的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5.教师讲述: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6.教师讲述:为防止英国海军封锁,希特勒先拿下北欧,攻占北欧是希特勒的西进序曲。1940年4月至6月,德军“黄色计划”迅速击溃并占领荷兰、丹麦、挪威、比利时。5月10日凌晨,希特勒打破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开始全面进攻。
教师提问:为何战争打响之后,德军会如此之快的胜利进军?
7.知识补充:“奇怪的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从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到1940年5月德国真正进攻法国之间,西线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事,几乎没有放过一枪。于是德国的老百姓开始把这种战争称为“静坐战”。
8.教师讲述:正是因为英法没有认清形式,放任德国肆意进军,以至于局面不可控制,最终也会自食恶果。1940年5月10日凌晨,希特勒打破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开始全面进攻,在6个星期内征服法国。面对德国近乎疯狂的进攻,以英法为首的联军被动挨打,最终联军被逼退在敦刻尔克。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
9.教师讲述: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仅几个月的时间,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10.材料展示:
我们曾估计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已经查明番号的就有360个师……他们的武器和装备不如我们,战术指挥官的素质也很差。但是……如果我们消灭十几个师,俄国人就会又投入十几个师……时间……对他们有利,他们靠近自己的资源,而我们却一步步远离自己的资源。
——[德]哈尔德将军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入侵苏联的影响。
提示:(1)对苏: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2)对德: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3)对整个战局: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资源,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1.教师总结: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教师过渡:欧洲战事正酣,亚洲战场又在经历什么呢?
13.图片展示:日本偷袭珍珠港。
教师讲述:日本在开始侵华战争时,就制定了“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这一计划,严重损害了英美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于是英美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战役打响之后,美日矛盾逐渐激化。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数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联合舰队在山本五十六的率领下,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珍珠港,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260多架,毙伤美军4 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 177名将士全部殉难。日军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行列。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14.教师总结: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教师提问: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2.教师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3.材料展示:
毛泽东指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4.教师提问: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中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并总结该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史实: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历史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5.教师总结: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由此,轴心国转入防御,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反攻。
6.教师讲述: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7.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图片展示: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2.教师提问:图片中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图片中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3.教师总结:
(1)法西斯投降:①1943年7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德、日、意三国结成了轴心国集团,加上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战争、准备充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从此,反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相互联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教学至此,请使用《名校课堂》同步训练部分。
图片展示:福煦车厢。
教师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最终战败。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代表福煦与德国代表在法国巴黎近郊的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德国宣告投降,一战正式结束。此后,福煦车厢作为重要的历史纪念物,存放在了法国巴黎博物馆。1940年6月14日,德国军队占领法国巴黎,法国政府投降。希特勒命令德军将福煦车厢从巴黎博物馆破墙而出,运送至贡比涅森林。经过短暂的谈判,6月22日,法国代表被迫在福煦车厢内签订停战协定,德国占领法国2/3的领土。
22年间,同一地点、同一国家,恩怨情仇,风云易主。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德国是如何崛起的,它又是怎么进行侵略扩张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和材料并结合上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德国成功突袭波兰的原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爆发)
材料: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联合攻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溃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德]约德尔
教师设问: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德国成功突袭波兰的原因。
教师总结:德国成功突袭波兰是因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之后,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图文展示:
   
这幅历史漫画以一个牙科诊所的场景展现了二战初期的战事情况。漫画中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墙上的帽子上写着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这个“牙医”,不仅仅是拔牙,而且还是“屠夫”,被他诊治过的“病人”再也没有从医务室中出来。
提出设问:请结合漫画及教材内容讲述二战全面爆发初期的战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7内容并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1940年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拥有数百万大军的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德军进攻法国后,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2)德军出动飞机和潜艇对英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击,英国在首相丘吉尔的带领下进行了顽强抵抗,使希特勒灭亡英国的计划破灭。
教师过渡:在进攻英国的同时,德国针对苏联的进攻计划也在酝酿之中。
3.材料展示:
材料:“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这一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的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计划内容为快速攻克北起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在作战的最初数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电战”,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取得了辉煌无比的战绩,但最后却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巴巴罗萨计划失败。
提出设问: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初期德国对苏联的进攻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苏联获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师过渡: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扩张的同时,日本法西斯也加紧了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侵略。
4.材料展示:
“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提出的侵略扩张计划,日本妄图建立一个由其控制的包括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地区,进而包括南亚、大洋洲在内的殖民大帝国。20世纪40年代,日军侵占了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广大东南亚地区。
播放电影《珍珠港》中日本轰炸珍珠港的片段。
提出设问:材料所述事件的结果如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8内容并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结果: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
(2)影响: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教师讲述:当英国首相丘吉尔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快乐地流出了感激的眼泪。
课堂讨论:为什么丘吉尔快乐地流出了感激的眼泪呢?
教师总结: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实力强大的美国就会加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能增强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师补充:中国战场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图片展示:
提出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材料展示:
材料:毛泽东指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提出设问: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中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内容。
提出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1内容和相关史料,了解法西斯投降的史实,并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法西斯投降:①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尽管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拥有各自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在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的共同目标下,它们“求大同,存小异”,互相援助,共同抗击敌人,争取胜利。世界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