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之前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大胆想象。
2.结合习作例文,开拓想象的思路,能把自己的想象故事用一段话说清楚。
3.分享展示想象的成果,能简单评价别人的想象故事,体会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并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习作例文,开拓想象的思路,能把自己的想象故事用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创意视频,激发想象
1.老师注意到刚才小朋友们看得特别投入,我想知道这段视频为什么这么吸引你?(预设:神奇、很独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充满童话色彩……)
师小结:视频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奇异经历。
新课导入,揭示主题
1.联系生活,激发想象
人类的头脑从来不缺乏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想象飞上蓝天,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飞机;人们曾经还想象拥有一对千里眼,于是就有了望远镜,甚至有了能看到浩瀚字宙的天眼。你有没有这样的例子?(预设:人类想潜入水底,就发明了潜水艇;人类想跑得更快,就发明了轿车、高铁;人类不想爬楼梯,就发明了电梯……)
师小结:想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2.(出示葫芦娃、阿拉丁神灯、孙悟空)他们都有什么本领呢?
师小结:想象还能产生那么多美妙的故事,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3.出示手指画微课,在想象的世界里,这些指纹又会变成什么呢?
小结:想象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世界,难怪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4.单元点拨
回到书本,熟悉一下第五单元的课文题目——《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通过读本单元的课文题目,我们就能猜出,本单元的主题与——想象有关。这节课就是属于你们的想象时间,老师特别想听听你们的奇妙想法。
结合例文,感受想象
出示交流平台
指名读交流平台;
提炼出想象要大胆、奇妙(板书:大胆 奇妙)
师小结:我们的想象要大胆、要奇妙,这样的想象才有意思。
如何让想象大胆、奇妙?(抓住特点、反着想、从内心愿望出发)
出示习作例文《一只铅笔的梦想》(旁批)——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从而想象各种神奇的用途,这样的想象才自然合理。(瞌睡虫、颠倒村)
出示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反着想,反方向去想象可以让想象更有意思。你也会这样反着想吗?(预设:翅膀有一只小鸟、鸡蛋有一只鸡、花有一座花园、鱼有一片海洋、房子有一个主人、星星有一片天空 ……)
出示图片《我变成了一棵树》——从内心愿望出发,想象自己变成别的事物,从而拥有了奇异的经历。你还想变成什么?(预设:我变成了一条鱼、一颗星星、一朵云、一个机器人、哆啦A梦……)
出示大胆奇妙的故事题目
过渡语:这样大胆、奇妙的想象还有很多呢?想不想去看看呀?
自己读读题目;
你认为哪个题目比较大胆奇妙?为什么?
反馈交流:我认为____________这个题目很大胆奇妙,因为____________。
像这样想象大胆、奇妙的故事题目你会说吗?
预设;《太阳请假了》、《假如动物会说话》、《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4)写下一个你感兴趣的想象大胆、奇妙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
(5)师小结:要想创编一个想象故事,要先从一个大胆、奇妙的想法开始。
4.借助旁批,学习创编方法
过渡语:有了想法,接着要怎么来创编想象故事呢?请打开书本67页,读一读67-69页这两篇习作例文的旁批,并思考,这两篇例文的旁批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两则旁批第一句
铅笔有了梦想……它会想些什么呢?
猫有尾巴,尾巴怎么能有一只猫呢?
指名回答:都根据想法,提出来问题。
播放微课《步步追问法》。
师小结:我们根据想法提出一个问题,顺着这个问题再去想象内容,一篇想象故事就完成了。(板书:想法——提出问题——想内容。)
5.小组讨论:按照这个方法,将自己的想象故事说给同学听,说的同学要注意把故事讲清楚,听的同学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PPT)
四、分享交流,体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