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9 17:52:4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璀璨(càn) 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
B.目眩(xuàn) 相悖(bó)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疟疾(nüè) 湮没(yān) 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
D.肘腋(zhǒu) 杜撰(zuàn) 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盛名 瑰宝 受予 截然不同
B.侠窄 拼凑 夸耀 汹涌不息
C.深渊 酌情 模糊 冷嘲热讽
D.综迹 导致 湮没 漆黑一团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毎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_____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
B.以身试险 多难兴邦 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 一言兴邦 不卑不亢
D.以身试险 一言兴邦 不屈不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B.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直将“信”“达”“雅”奉为圭臬,重视有加,然而翻译实践中更为常见的却是译文对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或多或少的偏离。
C.他兼善篆、隶、真、行、草等多种书体,而最为精妙者,当推行、草二体。其行、草书,既传古意,又能独辟蹊径。故其下笔遒劲有力,气脉通灵。
D.屠呦呦的中医学研究漫长而艰深,可作者自己却能深入浅出地介绍研究的原理与探索过程,读者读来饶有趣味。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据说,大学生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6.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
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白禁地慷慨解囊。
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C.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最前沿的手段治疗疟疾,使国人深受鼓舞,倍感荣耀。
D.在热带疾病研究与培训特别会议上,关于青蒿素及其抗疟性的几个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8.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南方科技周刊》记者采访年届九旬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屠老,请问您芳龄?”
D.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①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
②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
③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
④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
⑤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
⑥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A.①⑤⑥②④③ B.⑥②⑤①③④
C.③②①④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不仅植物药如此,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青蒿素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否意味着中药这个宝库可以挖掘出更多的“青蒿素”,走上现代化之路?事实上,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据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 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业内人士表示,中医正越来越为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近年来,中药引起西方一些国家的重视。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建立的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多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本。
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 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而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4年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
而即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由于缺乏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我国反而沦为世界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地。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国内青蒿素产业形势痛心不已:“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中国)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
据报道,由于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的GMP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不过,复星医药子公司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通过WHO-PQ认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摘编自严慧芳《中药现代化,能否走青蒿素之路?》)
1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筛选抗疟药物过程中,科研人员查阅了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方向和灵感。
B.提取青蒿素要防止温度过高,以免破坏青蒿的活性成分,以保存其抗疟性。
C.青蒿素、砒霜、石杉碱甲、芍药苷等都属于从植物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D.多项证据表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和相关活血药物已经得到临床疗效验证。
1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研究团队具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也熟悉我国的中草药和中医药典籍,最终成功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B.中药挖掘出更多的类似于青蒿素的药物,将有助于中药现代化,而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会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C.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影响了中药的使用效果,减小了中药的国际影响力。
D.只有具备国际视野,采用先进技术,积极通过WHO的GMP认证,我国研制的原创新药才有可能占领国际市场,获得较高利润。
1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连花清瘟是一款基于古方研制的创新中药,经现代生物学技术检验,专家发现其有抑制SARS病毒的作用。
B.北大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康复期病人血液中筛选到中和抗体,制成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
C.广州医科大学通过研究,获得了蒲公英若干有效成分或组分,证明了蒲公英多靶点、多通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
D.中国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桑枝生物碱以桑树枝条为药材,经提取分离纯化而得。此药可用于Ⅱ型糖尿病治疗。
13.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14.面对历史悠久的中药宝库,我们应该如何研发?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成分的方法,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成分“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新华网《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影响下,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须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芽、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流传甚广。
近百年来,中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甚至即将被取代、被消灭。从历史环境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会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已被取消,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只是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张其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文化软实力》)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B.屠呦呦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提取的“醚中干”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形象地交代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16.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我国最具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B.“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的首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非常重视。
C.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D.中医较其他医学文化属性更为浓厚,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
17.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医药能调节人体免疫力,激发机体防御能力,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B.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C.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具有传承与发展的优势。
D.多年来,人们对中医药存在着疗效缓慢、只能养生不能治病等偏见,很多中医药方逐渐失传。
18.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则新闻报道起到哪些作用?请结合新闻体裁特征简要说明。
19.面对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实际却是________的舶来品,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
(  )
,它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的天山。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但若_______,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美裔侨民”品种________,改变了今日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地地道道 寻根溯源 蛛丝马迹 异军突起
B
. 名副其实 寻根究底 蛛丝马迹 崭露头角
C . 地地道道 寻根究底 雪泥鸿爪 异军突起
D
. 名副其实 寻根溯源 雪泥鸿爪 崭露头角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苹果尽管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B
. 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C
. 别看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D
. 苹果尽管索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B
. 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C
. 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D
. 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胖猪。① ,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两桶尿水往坡上走,柔软的挑担波闪着高上来。路边一头牛在犹豫着,蓦然一声长叫响起:“卖麻来——”,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往上走便没有路,只是一堆一堆的柔草。菅草苫盖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② ,坡上吹起了微微的小风,紫荆的浓郁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驻足,忍不住就远望。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一河水就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就知道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树的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的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都听得清一支歌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引用、夸张 B.比喻、拟人、对偶
C.排比、拟人、夸张 D.排比、引用、对偶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有一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它弯弯曲曲的横贯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三、综合运用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疾病大都是细菌造成的,但如何认识其面目,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①   ,而且无色透明,即使在显微镜下也是模糊一片。科学家想出了②   ,细菌不仅在显微镜下展现了它纤细而清晰的身体,③   。这样就可依据不同染料所产生的永不褪去的颜色识别细菌类别了。
25.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一封贺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准确或不妥当,请指出并做修改。
尊敬的屠呦呦女士:
惊闻您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谨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您和您的团队,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成功提取和发现了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素,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为全球疟疾防控作出了一定贡献。您作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科学家,我很敬爱您。您的获奖将激励我们莘莘学子们更加刻苦地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李华
2015年12月12日
26.下面图片是屠呦呦赴瑞典参加诺奖颁奖,发表主题演讲时的情景。请为图片拟一个标题,并陈述理由。(理由至少写出两点)
标题:   
理由:   
2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①   ,氧气压力越大,青蒿素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有效浓度会降低。活性氧不仅可以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而且会损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原虫死亡。②   ,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人员研究发现,③   ,在整个服用阶段,青蒿素药物都能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提到青蒿素,很多人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疟疾,不少人 认为青蒿素只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除此之外对其他疾病并无作用,事实真的如此吗?
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 是错的。40多年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团队还发现,(  )。除了治疗红斑狼疮外,青蒿素还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法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慧团队首次发现了双氢青蒿素抗癌靶点和 敏感人群,为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而发展抗癌功效。
近来还陆续有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如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今年2月报告说,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琥酯能有效缓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器官 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蒿素会被发现出更多功效,更好地造福人类。
2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乃至 当然 潜伏 衰弱
B.乃至 固然 潜在 衰竭
C.甚至 固然 潜伏 衰弱
D.甚至 当然 潜在 衰竭
2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B.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效果独特
C.双氢青蒿素具有独特的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的效果
D.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有独特的效果
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羟”应读qiǎng,“寰”应读huán;B项,“悖”应读bèi;C无误;D项,“撰”应读zhuàn,“衍”应读yǎ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A 项,受予——授予; B 项,侠窄——狭窄; D 项,综迹——踪迹。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3.【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第一处,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志士仁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
第二处,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一言兴邦:指关键人物的一句话能影响大局。语境是“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野火沃土”,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而百姓奋发图强,使国家强盛,因此选“多难兴邦”。
第三处,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此处根据前文“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可见,是指面临困难和挫折不屈服,故选“不屈不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其次,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再者,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最后,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4.【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不合语境。
B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使用正确。
C独辟蹊径: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使用正确。
D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5.【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农村经济绿皮书”引号改书名号;
C项,《文献》去掉书名号;
D项,去掉括号,在“各司其职”后加冒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6.【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使用正确。B.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纷纷扬扬”。C.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合语境。D.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A
【点评】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识记词语的含义,学生要做到平时多积累成语,掌握成语含义,多做练习题。做题时要学会根据关键词来理解成语含义。
7.【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A.“解决”缺少宾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语序不当,应改为“首次在国内……”。C.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能1力,注意分析句子的成分。阅读文句,分析句子的主谓宾成分,然后辨析辨析各个成分的 搭配或残缺等问题。
8.【答案】D
【知识点】语言得体;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一般是说自己,句中王明是用来说李昊的,故使用不当。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用在对方身上。句中说的是自己,不当。C项,“芳龄”,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犹妙龄,称女子青春之期。句中已经交代屠呦呦“年届九旬”,使用该词不当。D项,“老朽”,衰老陈腐。常喻无用,老人自谦之辞。句中为“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自称,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考虑以下角度: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9.【答案】B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⑥句总写屠呦呦的工作,应该放在首位。②⑤①句式相似,应放在一起。③④句紧承后文“这一成就”,应该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答案】10.C
11.C
12.B
13.①举例论证,列举美国NIH研究板蓝根药效的例子论证中医正越来越为国际所承认;②对比论证,对比获批中药与其他新药的数量,证明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③引用论证,引用数据和汪力成的话,证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但研发不够,产业形势严峻。
14.①确定目标,查找医药学著作,了解各种已知中草药及其疗效;②继承辨证施治的原则,积累有效处方药;③与外国实验室合作研究中草药的药效;④采用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中药自主研发能力。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5)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总结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我们要清楚各则材料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根据题干进行信息归纳、要点总结,逐条列出答案即可。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砒霜……都属于从植物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错。原文是“不仅植物药如此,中国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毒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而且相对安全”,可见砒霜不是植物提取物。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 “影响了中药的使用效果”无中生有。原文是“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可见只是影响中药的国际影响力,不会影响中药的使用效果。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认为中医药要走上现代化之路还有很多困难。而B项研究的不是现代中医中药疗法疗效,与中医药无关。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有举例论证,如“据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论证“中医正越来越被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
对比论证,如“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论证“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
引用论证,如“5000多种”“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等数字的引用,还有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话,“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证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但研发不够,产业形势严峻。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应该如何研发中药。
材料一中提到屠呦呦等人从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提取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从而研制出青蒿素;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材料二提到“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中医正越来越被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但是“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由此得出我们要利用中医药宝库,确定目标,查找医药学著作,了解各种已知中草药及其疗效;
材料一中说“通常,中医师按照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处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由此得出继承辨证施治的原则,积累有效处方药;
材料二提到我们和美国就板蓝根的研发有过合作,“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由此得出“与外国实验室合作研究中草药的药效”;
材料二也提到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障碍,“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由此得出“采用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中药自主研发能力”。
【答案】15.D
16.D
17.C
18.①突出表现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使新闻报道主体更鲜明。②列举一系列数据,增强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③列举具体事例,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19.①国家要重视中医药,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继承和发展。②中医药执业人员要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促进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的协同发展。③中医高等院校要重视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课程。④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应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4)本题考查结合新闻体裁的特点,分析材料段落作用的能力。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
(5)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15.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将屠呦呦和其他获奖的科学家相比较。B项,“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错误,青蒿素可以挽救患疟疾的儿童的生命,但其他疾患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C项,“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负责。故答案为:D。
16.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不仅因为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还因为整个社会,即“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故答案为:D。
17.此句阐述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不能证明“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这一中心观点。故答案为:C。
18.首先,总结归纳最后一段的内容: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其次,明确写作手法及作用,本段列举具体事例,运用较翔实的数据,凸显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特征(①短——篇幅简短,主体鲜明,中心明确;②真——真实准确,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③新——内容要新,从新的角度说话)分析即可。
19.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先在三则材料中据此筛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归纳。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二、三。可以就不同主体分别提出建议。
20.【答案】(1)A
(2)C
(3)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地地道道:真正的,纯粹的。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第一空从语义上表转折,强调是真正的“舶来品”,应该用“地地道道”。寻根溯源:寻找根底,寻找根源。寻根究底(寻根问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二空下文有“最早”一词,与“寻根溯源”对应。蛛丝马迹:比喻与事物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第三空语境为“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强调跟事物的根源之间的联系,应该用“蛛丝马迹”。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崭露头角:比喻突出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第四空修饰的对象为“大豆”,应该用“异军突起”。故选 A 。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根据语境要补写的文字应该谈对苹果的看法,是人的主观认识,应该选择“别看……”句式,排除 AD ,本段中心句为“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可见,对所写事物表达赞美之情, B 项,“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以“恶名”结尾,感彩和内容与中心句观点不符,应该排除。故选 C 。
(3)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仔细阅读划线句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原文此处应表示递进关系,介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演化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应该先说“原生小环境”,再“翻山越岭、远渡重洋”,最后说“全球范围”。故选 D 。
故答案为:⑴A;⑵C;⑶D;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答案】21.B
22.①原文的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主语一致,更具连贯性;③原文层次感明显,先写近处的弯弯曲曲的小河,再写远处的小河。
23.①树其实稀疏着 ②不知道还是否原样
【知识点】语句连贯;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点评】 (1) 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注意牢记常用的修辞类别。做此题,先要牢记修辞手法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选项来判断答案。
(2) 本题考查的是文句的赏析能力,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阅读文本,找出其所在的位置,根据所在文本来分析文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效果,然后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本的组织筛选重点词句组织答案。
(3)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连贯的能力,注意分析前后语境。先通读材料,分析材料的基本内容,根据基本内容分析上下句的关系来推断答案。
21.“似流行歌星的长发”是比喻,“牛在犹豫”是拟人,“远远地来,长长地去”是对偶。
2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每处不同的独特作用,要侧重分析原文好在什么地方,可以从句子长短、表意连贯、写景角度等方面入手。
23.①后面有“只是树冠牵连”,说明此处应填写“树”并未相连的意思,或用“稀疏”,或用“疏落”。②前文有“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此处应填写类似的内容。
24.【答案】因为细菌不但纤细微小;用染料给细菌着色的办法;而且还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第①处,根据下文“而且无色透明”,可填“细菌不但纤细微小”,再与前面构成一种因果关系。第②处,根据上文“想出”的提示,下文“不同染料所产生的永不褪去的颜色”,可填“用染料给细菌着色的办法”。第③处,根据上文讲的“不仅在显微镜下”,下文讲的“识别细菌类别”,可填“而且还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故答案为:(示例)①因为细菌不但纤细微小;②用染料给细菌着色的办法;③而且还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点评】此题考核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目,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做:1.理清选文层次,明确句子类型。2.通过上下文的暗示锁定“关键词”,即空缺处最有可能出现的词语,找到采分点。3.依据模板和关键词,整合句子。
25.【答案】①“惊闻”改为“喜闻”或“欣闻”②“提取和发现”改为“发现和提取”③“一定贡献”改为“巨大贡献”④“敬爱”改为“敬佩”⑤删掉“莘莘学子们”中的“们”。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①“惊闻”指吃惊,觉得不可思议,有点儿在意料之外的心理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以前根本不知道或不清楚的,现在忽然遇到了,觉得很惊讶,不知所措,多指不好的消息,此处应改为“喜闻”或“欣闻”。②“提取和发现”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应是先“发现”,后“提取”。③“一定贡献”指奉献得较小,较平常,此处指屠呦呦的贡献不恰当,应改为“巨大贡献”。④“敬爱”是尊敬热爱的意思,此处应指从心里佩服,应改为“敬佩”。⑤“莘莘学子”比喻众多的学生,此处“莘莘学子们”语义重复,应删掉“们”。
故答案为:①“惊闻”改为“喜闻”或“欣闻”②“提取和发现”改为“发现和提取”③“一定贡献”改为“巨大贡献”④“敬爱”改为“敬佩”⑤删掉“莘莘学子们”中的“们”。
【点评】此题考核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6.【答案】尊重;屠呦呦凭着丰富的祖国医学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人类的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他人的尊重;主持人跪地扶麦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中医的尊重;主持人的行为充分彰显了职业操守,同样也赢得世人的尊重。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进行演讲,主持人跪在地上,为她手扶麦克风。从画面上可以看出主持人对获奖的屠呦呦的尊重,可命题“尊重”。他尊重的是获奖的科学家,是科学家的精神,是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故答案为:尊重;屠呦呦凭着丰富的祖国医学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人类的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他人的尊重;主持人跪地扶麦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中医的尊重;主持人的行为充分彰显了职业操守,同样也赢得世人的尊重。
【点评】该题考查图片类图文转换的能力。把握图片内涵,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画面的细节之处,这多是图片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可将图片所反映的直观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图片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图片的含义。
27.【答案】与氧气压力有关;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以情境补写的方式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文“氧气压力越大……”可知,应该填写“与氧气压力有关”;第②空根据前面的“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导致疟原虫死亡”及后文“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第③空根据后文“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与氧气压力有关;②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③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答案】28.D
29.A
30.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癌功效。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近义词辨析;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⑴】该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做这类题关键是平时多积累、熟记,要了解词语的意义、词性、语体色彩、用法的差别,结构等内容,区分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别,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⑵该题考核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型,首先要阅读上下文,把握文意,确定空格处的内容。接着关注关联词的提示作用,关注句式特点、标点符号,关注提示性语句。最后做出选择。
(3) 该题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变型。做这类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病句的类型以及修改。《考试大纲》列举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病句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做练习、多总结、熟练掌握。只有如此,做这类题才能得心应手。
28.乃至:连词,连接两个以上的词、短语、分句,表示递进关系,指明范围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要接上“于”。甚至:强调程度跟“乃至”相同,但说成“甚至连”时表示更加强调,可以说成“甚至于”“甚而至于”,可用于口语。此处说的是人们对青蒿素的误解,有程度上的强调意味,应选“甚至”。“固然”,强调事物的本来面貌;“当然”,侧重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通常是不言而喻的。此处是说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很明显是错的,应选“当然”。潜伏:隐藏;埋伏。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此处是说“敏感人群”,应选“潜在”。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事物)不强盛。衰竭: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减弱。此处说的是外伤,因此器官生理机能极度减弱,应选“衰竭”。
故答案为:D。
29.由前文“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可知,括号内的主语应是“双氢青蒿素”,排除B、D两项;由后文“除了治疗红斑狼疮外,青蒿素还……”可知,括号内应该陈述其对治疗红斑狼疮的效果,C项“独特”应当强调“效果”,且表达不如A项简洁。
故答案为:A。
30.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改为“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二是搭配不当,应把“发展抗癌功效”改为“发挥抗癌功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璀璨(càn) 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
B.目眩(xuàn) 相悖(bó)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疟疾(nüè) 湮没(yān) 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
D.肘腋(zhǒu) 杜撰(zuàn) 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习惯性误读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羟”应读qiǎng,“寰”应读huán;B项,“悖”应读bèi;C无误;D项,“撰”应读zhuàn,“衍”应读yǎn。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盛名 瑰宝 受予 截然不同
B.侠窄 拼凑 夸耀 汹涌不息
C.深渊 酌情 模糊 冷嘲热讽
D.综迹 导致 湮没 漆黑一团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A 项,受予——授予; B 项,侠窄——狭窄; D 项,综迹——踪迹。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毎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_____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
B.以身试险 多难兴邦 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 一言兴邦 不卑不亢
D.以身试险 一言兴邦 不屈不挠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第一处,以身许国: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志士仁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故选“以身许国”。
第二处,多难兴邦: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一言兴邦:指关键人物的一句话能影响大局。语境是“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野火沃土”,中国历史上多灾多难而百姓奋发图强,使国家强盛,因此选“多难兴邦”。
第三处,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此处根据前文“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可见,是指面临困难和挫折不屈服,故选“不屈不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其次,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再者,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最后,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超市占地面积很大,管理规范,货物排列得井井有条,让顾客一进门就了如指掌,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
B.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直将“信”“达”“雅”奉为圭臬,重视有加,然而翻译实践中更为常见的却是译文对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或多或少的偏离。
C.他兼善篆、隶、真、行、草等多种书体,而最为精妙者,当推行、草二体。其行、草书,既传古意,又能独辟蹊径。故其下笔遒劲有力,气脉通灵。
D.屠呦呦的中医学研究漫长而艰深,可作者自己却能深入浅出地介绍研究的原理与探索过程,读者读来饶有趣味。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不合语境。
B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使用正确。
C独辟蹊径: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使用正确。
D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据说,大学生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农村经济绿皮书”引号改书名号;
C项,《文献》去掉书名号;
D项,去掉括号,在“各司其职”后加冒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6.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
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白禁地慷慨解囊。
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使用正确。B.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使用对象错误,可改为“纷纷扬扬”。C.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合语境。D.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A
【点评】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识记词语的含义,学生要做到平时多积累成语,掌握成语含义,多做练习题。做题时要学会根据关键词来理解成语含义。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C.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联合疗法作为最前沿的手段治疗疟疾,使国人深受鼓舞,倍感荣耀。
D.在热带疾病研究与培训特别会议上,关于青蒿素及其抗疟性的几个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A.“解决”缺少宾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语序不当,应改为“首次在国内……”。C.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能1力,注意分析句子的成分。阅读文句,分析句子的主谓宾成分,然后辨析辨析各个成分的 搭配或残缺等问题。
8.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南方科技周刊》记者采访年届九旬的诺奖获得者屠呦呦:“屠老,请问您芳龄?”
D.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答案】D
【知识点】语言得体;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一般是说自己,句中王明是用来说李昊的,故使用不当。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用在对方身上。句中说的是自己,不当。C项,“芳龄”,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犹妙龄,称女子青春之期。句中已经交代屠呦呦“年届九旬”,使用该词不当。D项,“老朽”,衰老陈腐。常喻无用,老人自谦之辞。句中为“退休多年的老院长”自称,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考虑以下角度: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①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
②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
③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
④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
⑤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
⑥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A.①⑤⑥②④③ B.⑥②⑤①③④
C.③②①④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⑥句总写屠呦呦的工作,应该放在首位。②⑤①句式相似,应放在一起。③④句紧承后文“这一成就”,应该放在最后。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不仅植物药如此,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青蒿素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否意味着中药这个宝库可以挖掘出更多的“青蒿素”,走上现代化之路?事实上,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据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 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业内人士表示,中医正越来越为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近年来,中药引起西方一些国家的重视。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建立的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多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本。
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 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而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4年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
而即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由于缺乏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我国反而沦为世界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地。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国内青蒿素产业形势痛心不已:“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中国)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
据报道,由于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的GMP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不过,复星医药子公司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通过WHO-PQ认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摘编自严慧芳《中药现代化,能否走青蒿素之路?》)
10.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筛选抗疟药物过程中,科研人员查阅了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方向和灵感。
B.提取青蒿素要防止温度过高,以免破坏青蒿的活性成分,以保存其抗疟性。
C.青蒿素、砒霜、石杉碱甲、芍药苷等都属于从植物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D.多项证据表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和相关活血药物已经得到临床疗效验证。
1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研究团队具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也熟悉我国的中草药和中医药典籍,最终成功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B.中药挖掘出更多的类似于青蒿素的药物,将有助于中药现代化,而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会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C.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影响了中药的使用效果,减小了中药的国际影响力。
D.只有具备国际视野,采用先进技术,积极通过WHO的GMP认证,我国研制的原创新药才有可能占领国际市场,获得较高利润。
1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连花清瘟是一款基于古方研制的创新中药,经现代生物学技术检验,专家发现其有抑制SARS病毒的作用。
B.北大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康复期病人血液中筛选到中和抗体,制成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
C.广州医科大学通过研究,获得了蒲公英若干有效成分或组分,证明了蒲公英多靶点、多通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
D.中国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桑枝生物碱以桑树枝条为药材,经提取分离纯化而得。此药可用于Ⅱ型糖尿病治疗。
13.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14.面对历史悠久的中药宝库,我们应该如何研发?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0.C
11.C
12.B
13.①举例论证,列举美国NIH研究板蓝根药效的例子论证中医正越来越为国际所承认;②对比论证,对比获批中药与其他新药的数量,证明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③引用论证,引用数据和汪力成的话,证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但研发不够,产业形势严峻。
14.①确定目标,查找医药学著作,了解各种已知中草药及其疗效;②继承辨证施治的原则,积累有效处方药;③与外国实验室合作研究中草药的药效;④采用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中药自主研发能力。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5)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总结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我们要清楚各则材料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找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根据题干进行信息归纳、要点总结,逐条列出答案即可。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砒霜……都属于从植物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错。原文是“不仅植物药如此,中国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毒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而且相对安全”,可见砒霜不是植物提取物。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 “影响了中药的使用效果”无中生有。原文是“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可见只是影响中药的国际影响力,不会影响中药的使用效果。
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认为中医药要走上现代化之路还有很多困难。而B项研究的不是现代中医中药疗法疗效,与中医药无关。
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有举例论证,如“据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论证“中医正越来越被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
对比论证,如“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论证“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
引用论证,如“5000多种”“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等数字的引用,还有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话,“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证明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但研发不够,产业形势严峻。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应该如何研发中药。
材料一中提到屠呦呦等人从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提取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从而研制出青蒿素;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材料二提到“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中医正越来越被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但是“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由此得出我们要利用中医药宝库,确定目标,查找医药学著作,了解各种已知中草药及其疗效;
材料一中说“通常,中医师按照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处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由此得出继承辨证施治的原则,积累有效处方药;
材料二提到我们和美国就板蓝根的研发有过合作,“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由此得出“与外国实验室合作研究中草药的药效”;
材料二也提到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障碍,“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由此得出“采用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中药自主研发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成分的方法,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成分“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摘编自新华网《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材料二: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具有国家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影响下,中医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的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须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芽、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而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学在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中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流传甚广。
近百年来,中医药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甚至即将被取代、被消灭。从历史环境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医成了“失语的中医”,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会后劲不足)。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本来,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医药高等院校,应该是最有资格,也是最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地方。但是,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在中医师职称考试中已被取消,换成能与西方科学接轨的现代语言工具——英语。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只是中医院校可有可无的选修课。
用现代科学手段、西医标准来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研究途径,应该承认其研究价值。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目前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甚至很多人主张中医学的文化因素恰恰是落后的、迷信的、应该抛弃的东西,于是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实际上,中医具有较其他医学更为浓厚的文化属性。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体,所以生命文化就是医学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由心神调控的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系统。中医比现代医学更能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因此,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张其成《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文化软实力》)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B.屠呦呦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提取的“醚中干”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之说,形象地交代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说明中医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16.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我国最具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
B.“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的首选项,可见国家对中医药非常重视。
C.中医药学源远流长,融合了文、史、哲等学科知识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注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D.中医较其他医学文化属性更为浓厚,因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
17.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医药能调节人体免疫力,激发机体防御能力,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病毒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B.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推动中医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任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
C.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具有传承与发展的优势。
D.多年来,人们对中医药存在着疗效缓慢、只能养生不能治病等偏见,很多中医药方逐渐失传。
18.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报道,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则新闻报道起到哪些作用?请结合新闻体裁特征简要说明。
19.面对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5.D
16.D
17.C
18.①突出表现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使新闻报道主体更鲜明。②列举一系列数据,增强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③列举具体事例,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
19.①国家要重视中医药,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继承和发展。②中医药执业人员要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促进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的协同发展。③中医高等院校要重视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医学课程。④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应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4)本题考查结合新闻体裁的特点,分析材料段落作用的能力。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
(5)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15.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将屠呦呦和其他获奖的科学家相比较。B项,“挽救全球无数儿童的生命”错误,青蒿素可以挽救患疟疾的儿童的生命,但其他疾患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C项,“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负责。故答案为:D。
16.现代科技手段就成为研究中医药的主要手段不仅因为有些人对中医文化存在误解,还因为整个社会,即“文化研究越来越萎缩”。故答案为:D。
17.此句阐述中医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不能证明“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这一中心观点。故答案为:C。
18.首先,总结归纳最后一段的内容:以青蒿素类为主的联合疗法(ACT)作为首选方案,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通过采取包括ACT在内的多种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其次,明确写作手法及作用,本段列举具体事例,运用较翔实的数据,凸显了屠呦呦的医学成就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新闻报道的一些基本特征(①短——篇幅简短,主体鲜明,中心明确;②真——真实准确,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③新——内容要新,从新的角度说话)分析即可。
19.回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先在三则材料中据此筛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归纳。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二、三。可以就不同主体分别提出建议。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实际却是________的舶来品,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
(  )
,它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的天山。有的植物“圈地”成功,风靡全球,如别名繁多、美食花样百出的马铃薯。但若_______,还得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美裔侨民”品种________,改变了今日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地地道道 寻根溯源 蛛丝马迹 异军突起
B
. 名副其实 寻根究底 蛛丝马迹 崭露头角
C . 地地道道 寻根究底 雪泥鸿爪 异军突起
D
. 名副其实 寻根溯源 雪泥鸿爪 崭露头角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苹果尽管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B
. 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C
. 别看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D
. 苹果尽管索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B
. 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C
. 不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
D
. 不仅走出原生小环境,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地地道道:真正的,纯粹的。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第一空从语义上表转折,强调是真正的“舶来品”,应该用“地地道道”。寻根溯源:寻找根底,寻找根源。寻根究底(寻根问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二空下文有“最早”一词,与“寻根溯源”对应。蛛丝马迹:比喻与事物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第三空语境为“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探访马铃薯最早被驯化培育的_______”,强调跟事物的根源之间的联系,应该用“蛛丝马迹”。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崭露头角:比喻突出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第四空修饰的对象为“大豆”,应该用“异军突起”。故选 A 。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根据语境要补写的文字应该谈对苹果的看法,是人的主观认识,应该选择“别看……”句式,排除 AD ,本段中心句为“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可见,对所写事物表达赞美之情, B 项,“别看苹果素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还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以“恶名”结尾,感彩和内容与中心句观点不符,应该排除。故选 C 。
(3)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仔细阅读划线句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不仅翻山越岭、远渡重洋,而且走出原生小环境”,原文此处应表示递进关系,介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演化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应该先说“原生小环境”,再“翻山越岭、远渡重洋”,最后说“全球范围”。故选 D 。
故答案为:⑴A;⑵C;⑶D;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胖猪。① ,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两桶尿水往坡上走,柔软的挑担波闪着高上来。路边一头牛在犹豫着,蓦然一声长叫响起:“卖麻来——”,小山村便正式起床了。往上走便没有路,只是一堆一堆的柔草。菅草苫盖崖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② ,坡上吹起了微微的小风,紫荆的浓郁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驻足,忍不住就远望。村旁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的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一河水就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就知道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树的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的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都听得清一支歌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引用、夸张 B.比喻、拟人、对偶
C.排比、拟人、夸张 D.排比、引用、对偶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有一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它弯弯曲曲的横贯村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B
22.①原文的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主语一致,更具连贯性;③原文层次感明显,先写近处的弯弯曲曲的小河,再写远处的小河。
23.①树其实稀疏着 ②不知道还是否原样
【知识点】语句连贯;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点评】 (1) 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注意牢记常用的修辞类别。做此题,先要牢记修辞手法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选项来判断答案。
(2) 本题考查的是文句的赏析能力,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阅读文本,找出其所在的位置,根据所在文本来分析文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效果,然后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本的组织筛选重点词句组织答案。
(3)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连贯的能力,注意分析前后语境。先通读材料,分析材料的基本内容,根据基本内容分析上下句的关系来推断答案。
21.“似流行歌星的长发”是比喻,“牛在犹豫”是拟人,“远远地来,长长地去”是对偶。
2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每处不同的独特作用,要侧重分析原文好在什么地方,可以从句子长短、表意连贯、写景角度等方面入手。
23.①后面有“只是树冠牵连”,说明此处应填写“树”并未相连的意思,或用“稀疏”,或用“疏落”。②前文有“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此处应填写类似的内容。
三、综合运用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疾病大都是细菌造成的,但如何认识其面目,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①   ,而且无色透明,即使在显微镜下也是模糊一片。科学家想出了②   ,细菌不仅在显微镜下展现了它纤细而清晰的身体,③   。这样就可依据不同染料所产生的永不褪去的颜色识别细菌类别了。
【答案】因为细菌不但纤细微小;用染料给细菌着色的办法;而且还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第①处,根据下文“而且无色透明”,可填“细菌不但纤细微小”,再与前面构成一种因果关系。第②处,根据上文“想出”的提示,下文“不同染料所产生的永不褪去的颜色”,可填“用染料给细菌着色的办法”。第③处,根据上文讲的“不仅在显微镜下”,下文讲的“识别细菌类别”,可填“而且还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故答案为:(示例)①因为细菌不但纤细微小;②用染料给细菌着色的办法;③而且还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点评】此题考核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目,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做:1.理清选文层次,明确句子类型。2.通过上下文的暗示锁定“关键词”,即空缺处最有可能出现的词语,找到采分点。3.依据模板和关键词,整合句子。
25.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给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一封贺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准确或不妥当,请指出并做修改。
尊敬的屠呦呦女士:
惊闻您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谨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您和您的团队,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成功提取和发现了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素,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为全球疟疾防控作出了一定贡献。您作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医学科学家,我很敬爱您。您的获奖将激励我们莘莘学子们更加刻苦地学习,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李华
2015年12月12日
【答案】①“惊闻”改为“喜闻”或“欣闻”②“提取和发现”改为“发现和提取”③“一定贡献”改为“巨大贡献”④“敬爱”改为“敬佩”⑤删掉“莘莘学子们”中的“们”。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①“惊闻”指吃惊,觉得不可思议,有点儿在意料之外的心理感受,也可以理解为,以前根本不知道或不清楚的,现在忽然遇到了,觉得很惊讶,不知所措,多指不好的消息,此处应改为“喜闻”或“欣闻”。②“提取和发现”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应是先“发现”,后“提取”。③“一定贡献”指奉献得较小,较平常,此处指屠呦呦的贡献不恰当,应改为“巨大贡献”。④“敬爱”是尊敬热爱的意思,此处应指从心里佩服,应改为“敬佩”。⑤“莘莘学子”比喻众多的学生,此处“莘莘学子们”语义重复,应删掉“们”。
故答案为:①“惊闻”改为“喜闻”或“欣闻”②“提取和发现”改为“发现和提取”③“一定贡献”改为“巨大贡献”④“敬爱”改为“敬佩”⑤删掉“莘莘学子们”中的“们”。
【点评】此题考核表达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6.下面图片是屠呦呦赴瑞典参加诺奖颁奖,发表主题演讲时的情景。请为图片拟一个标题,并陈述理由。(理由至少写出两点)
标题:   
理由:   
【答案】尊重;屠呦呦凭着丰富的祖国医学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人类的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他人的尊重;主持人跪地扶麦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中医的尊重;主持人的行为充分彰显了职业操守,同样也赢得世人的尊重。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进行演讲,主持人跪在地上,为她手扶麦克风。从画面上可以看出主持人对获奖的屠呦呦的尊重,可命题“尊重”。他尊重的是获奖的科学家,是科学家的精神,是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故答案为:尊重;屠呦呦凭着丰富的祖国医学知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人类的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他人的尊重;主持人跪地扶麦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中医的尊重;主持人的行为充分彰显了职业操守,同样也赢得世人的尊重。
【点评】该题考查图片类图文转换的能力。把握图片内涵,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画面的细节之处,这多是图片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可将图片所反映的直观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图片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图片的含义。
2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青蒿素的抗疟疾作用①   ,氧气压力越大,青蒿素对于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的半数有效浓度会降低。活性氧不仅可以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而且会损坏红细胞,从而导致疟原虫死亡。②   ,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科研人员研究发现,③   ,在整个服用阶段,青蒿素药物都能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
【答案】与氧气压力有关;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以情境补写的方式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后文“氧气压力越大……”可知,应该填写“与氧气压力有关”;第②空根据前面的“直接对疟原虫起到破坏的作用”“导致疟原虫死亡”及后文“对其他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第③空根据后文“对幼虫期的血吸虫产生杀灭作用”可知,应该填写“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与氧气压力有关;②青蒿素除了对疟原虫有杀灭作用外;③青蒿素具有抗血吸虫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提到青蒿素,很多人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到疟疾,不少人 认为青蒿素只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除此之外对其他疾病并无作用,事实真的如此吗?
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 是错的。40多年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影响世界。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团队还发现,(  )。除了治疗红斑狼疮外,青蒿素还有望成为抗肿瘤的“新法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慧团队首次发现了双氢青蒿素抗癌靶点和 敏感人群,为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而发展抗癌功效。
近来还陆续有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如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今年2月报告说,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琥酯能有效缓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器官 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蒿素会被发现出更多功效,更好地造福人类。
2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乃至 当然 潜伏 衰弱
B.乃至 固然 潜在 衰竭
C.甚至 固然 潜伏 衰弱
D.甚至 当然 潜在 衰竭
2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B.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效果独特
C.双氢青蒿素具有独特的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的效果
D.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双氢青蒿素有独特的效果
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28.D
29.A
30.他们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癌功效。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近义词辨析;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⑴】该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做这类题关键是平时多积累、熟记,要了解词语的意义、词性、语体色彩、用法的差别,结构等内容,区分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别,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⑵该题考核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完成这类题型,首先要阅读上下文,把握文意,确定空格处的内容。接着关注关联词的提示作用,关注句式特点、标点符号,关注提示性语句。最后做出选择。
(3) 该题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变型。做这类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病句的类型以及修改。《考试大纲》列举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病句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做练习、多总结、熟练掌握。只有如此,做这类题才能得心应手。
28.乃至:连词,连接两个以上的词、短语、分句,表示递进关系,指明范围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要接上“于”。甚至:强调程度跟“乃至”相同,但说成“甚至连”时表示更加强调,可以说成“甚至于”“甚而至于”,可用于口语。此处说的是人们对青蒿素的误解,有程度上的强调意味,应选“甚至”。“固然”,强调事物的本来面貌;“当然”,侧重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通常是不言而喻的。此处是说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很明显是错的,应选“当然”。潜伏:隐藏;埋伏。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此处是说“敏感人群”,应选“潜在”。衰弱:(身体)不强健,虚弱;(事物)不强盛。衰竭: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减弱。此处说的是外伤,因此器官生理机能极度减弱,应选“衰竭”。
故答案为:D。
29.由前文“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可知,括号内的主语应是“双氢青蒿素”,排除B、D两项;由后文“除了治疗红斑狼疮外,青蒿素还……”可知,括号内应该陈述其对治疗红斑狼疮的效果,C项“独特”应当强调“效果”,且表达不如A项简洁。
故答案为:A。
30.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改为“抑制肿瘤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二是搭配不当,应把“发展抗癌功效”改为“发挥抗癌功效”。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