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2 12: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短歌行
曹 操
学习目标
1.了解曹操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歌感情基调,理解诗句含义。
豪情三国,英雄辈出
许劭曾评价三国里一个人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也说此人“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此为何人?
感知时代
曹操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指依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为“短歌”。一般来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行 《短歌行》
歌 《长恨歌》
吟 《游子吟》
三者没有严格的区别,音节和格律较自由,形式上有五言、七言和杂言,以杂言为主,语言多口语化,通俗生动。
古诗体裁“歌,行,吟”: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兵临赤壁城下,想要一举扫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将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感此情景,慷慨而歌,作此《短歌行》。
请同学们打开《速查速记手册》P13-P14,了解作者简介和相关文学常识,标画关键信息,3分钟后提问。
自主学习
自主朗读《短歌行》,完成以下任务:
①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②大声朗读:字音、节奏、感情。
时间:3分钟
诵读指导:
语音 发音正确,音调准确
停顿 位置正确,时间准确
节奏 有缓有急,快慢适中
轻重 重音突出,轻音到位
语气 语调抑扬,语势连贯
感情 贴切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zhāo
qiān
yàn
听录音,再读
请同学们结合工具书,理解诗歌大意。
思考:全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时间:3分钟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诗情感所在。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诵读感悟
全诗的感情基调
前:低沉悲凉
后:慷慨激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诗人运用比兴、用典的表现手法。
2. 体会本诗质朴刚健的诗风,感受诗人求贤若渴的情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1.诗人为何而忧?
2.曹操用了哪些手法抒发“忧”?
要求:先自主思考3分钟,后小组讨论5分钟。
讨论时,一人发言,其他人员补充完善,
起立讨论,做好记录。
合作学习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①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
②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忧人生苦短
借代: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
比喻: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 用典。(在诗词中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内容和思想)
② 比兴(比,打比方、用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用“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忧贤才难得
用典的作用:
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进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可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第三层
忧贤才难得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仍是写“忧”,可这里的“忧”是为何而忧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的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
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第四层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景物描写,正是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愁思。那么,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愁思呢?
① 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
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忧天下未定、功业未就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广纳人才
建功立业
统一天下
——积极进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名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岁月短暂
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理解诗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广纳人才
建功立业
统一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人生苦短
学完了曹操的《短歌行》,希望大家能认真思考:我们心中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抱负?我们是人生匆匆、虚度光阴,还是只争朝夕?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