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条有理”到“有滋有味”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二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我说课的主题是从“有条有理”到“有滋有味”。我将从这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二、借助支架,设计活动——展开学习过程
三、以生为本,学教变革——分享实践思考
一、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一)分析教材
首先,我们从单元整体和课文特点两个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虽说讲故事在二年级下册课文中就开始出现,但复述被明确提出,尚属首次。复述与讲述不同,它更多要求学生在保持大意不变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复述更考验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本篇课文是作家周锐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顾客的性子很“急”,想尽快穿上新衣服,一次次地改变要求;裁缝的性子很“慢”,直至故事最后居然还没有开始裁剪布料。如此对比,扩充了故事的张力和内在的矛盾冲突,幽默风趣。
(二)把握学情
新课标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了解学情是展开教学的基础。
对三年级孩子来说,读懂一个故事也许不难,也训练过借助图片、关键词讲故事,但要做到有条理、不遗漏重要情节详细复述故事有一定难度。为突破这个难点,本课设计紧紧围绕“复述”展开,重视教学评一体,将课后的示表格作为重难点的突破口,让孩子复述有法,评价有据。
(三)确定目标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把握,本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缝”“夹”,规范书写“衬衫”这个词语。
2.学习抓关键字词提炼信息,填写表格。并借助表格支架有条有理地复述课文,尝试着有滋有味地复述第一天的故事。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第一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心理,感受故事的有趣。
教学目标二、三本课的重难点。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凸显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在本课中的落脚点,而教学重难点的选择集中精要,凸显“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
二、 借助支架,设计活动——展开学习过程
接下来阐述教学过程,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
(一)借助课后表格,圈关键词,简单有序复述故事
(二)品人物语言,多形式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三)明确复述要求 ,抓关键词,生动详细复述故事
(一)借助课后表格,提取关键词,简单有序复述故事
这个板块,教师借助预习单,帮助学生过生字关,指导学生对照表格,借助关键词以及自身示范,简单有序地讲好故事。
1.基于预学,重点切入。指导读好“裁缝”,“缝”轻声,指出“缝”单个字的读音,“夹”这个多音字和“衬衫”这个词语。完成作业本相应的作业p83的第1题的书写。
2.借助课后表格,提取关键词,梳理课文
(1)出示表格,指导填写第一格,圈画关键词。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想尽快做棉袄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
(2)学习抓关键词的方法,完成表格。
(此板块教师先扶后放,教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很快梳理了急性子顾客在这几天提出的不同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也用这种方法继续填写)
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想尽快做棉袄 最适合 说服
第二天 该做夹袄 答应了 没说的
第三天 该做短袖衬衫 点点头 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 该做春装 拍拍肩 您放心
3.依托表格支架,学习简单有序复述故事
(1)教师示范,复述第一天的故事。
(2)学生自由练讲后三天的故事。
(3)指名三位同学分别复述后三天的故事。
(4)指名一位同学简单复述整个故事。
(二)品人物语言,多形式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这个板块,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引读,读出顾客的心情,感受顾客的性格特点,为接下来有滋有味地复述故事打下了基础。
1.教师范读第二段。(读得有滋有味)学生讨论范读精彩的原因:读出“心情”,关注“个性”。(板书:心情、个性)
2.自由练读第二段,提醒注意读出“心情”“个性”。指名朗读展示,点评。逐句读好“急性子顾客”的语言。
3.小组合作练读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中急性子顾客或慢性子裁缝的语言。
4.营造故事氛围,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读。其他同学都是小评委。读正确、流利得一星;读出顾客的心情,关注他的个性再得一星。
(三)明确复述要求 ,抓关键词,生动详细复述故事
这个板块学生借助表格中的关键词,关注人物的心情、个性,运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复述得有滋有味。
1.提出要求:有滋有味 自己的语言
2.表格出示第一天故事的关键词,学生根据关键词自由练习复述。
3.营造氛围,指名复述。(去掉关键词)
就这样,整节课,借助表格,紧紧围绕“复述”,通过三个教学板块的推进落实了三个教学目标。
三、紧扣要素、突破难点——分享实践思考
1.目标定位:基于整体视野,提升关键能力
关于教学目标需要从整体着眼,这节课我们从两个角度整体定位教学目标:第一是单元系统的人文要素“有趣的故事”,第二是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2.学教方式:借助多种支架,突破学习难点
本节课借助多个学习支架展开学习过程,如预学单、课后表格,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详细地复述故事。
3.因文而教:凸显文本特色,培养阅读兴趣
本文是作家周锐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语言表现力强,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激发阅读更多童话故事的兴趣。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就像一滴水折射一片海,我们试图通过这样一节课的设计,体现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对长课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敬请各位专家与老师们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