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体验快乐 收获自信美术课程的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本册阶段目标与要求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表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编写意图: 本册教材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习得两方面的需要,既顺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口袋、大家都来做、彩色连点线、玩具制作、欣赏、体验综合探索课的乐趣。本册共涉及20课内容第1课? 神奇的口袋
第2课? 大家都来做
第3课??彩色连彩点
第4课? 淅沥的小雨
第5课? 闪烁的烟花
第6课? 美丽的印纹
第7课? 纸风铃
第8课? 鱼儿游游
第9课? 我在空中飞
第10课 我得新朋友第11课? 鲜花送老师
第12课? 我做的文具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
第14课? 繁忙的交通
第15课? 乘上列车去画画
第16课? 童话里的小屋
第17课? 会滚的玩具
第18课? 动物王国
第19课? 办年货
第20课? 动物、植物欣赏
本册教材的安排很有新意,概括地设计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表述、综合探索。在第一册教材的每个课题的设计中,又能明确这个课题所从属的领域。这样以学习领域展开教学,教学的目标性明确,教师实施起来比较容易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一年级美术上册 动手造型
表现想象造型
表现生活造型
表现7课纸风铃游戏造型
表现
绘画造型
表现
综合探索11课鲜花送老师19课办年货6课美丽的印纹2课大家都来做10课我的新朋友4课淅沥的小雨知 识 树
欣赏表现
设计应用20课动物、
植物欣赏造型表现14课繁忙的交通13课会动的
小纸人5闪烁的烟花18课动物王国1课神奇的口袋12课我做的
文具16童话里的
小屋17课会滚的玩具15课乘上列车去画画“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因此我把本册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又细分为:以趣味体验导入靠综合探索融会让欣赏表述贯穿从多角度体会借观察生活表现对教材
的理解对教材
的理解以趣味体验导入
在激发、保护和提高兴趣的基础上体会美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借观察生活表现
在引导、培养、提高观察能力的基础上,运用美术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表现。从多种角度体会在感受、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认识美术的多种表现方式。绘画 泥塑 剪粘贴让欣赏评述贯穿
在保持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依靠欣赏作品的贯穿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靠综合探索融会
在保持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借助综合探索的运用,提高审美表现能力。首先学生要收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
再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会滚的玩具,从而
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及审美表现的能力8课鱼儿游游
教学重点:
1、通过动眼、动脑、动嘴扩大学生视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连贯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
2、以兴趣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力争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互爱,体会集体的力量。
从兴趣入手 从兴趣入手 与生活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让课堂充满活力情境一:
猜谜语: “像鱼不是鱼,住在海洋里,
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
情境二:参与拼摆游戏,发挥想像力
开拓创新,培养求异精神开拓创新,培养求异精神 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要新颖、富有个人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不断吸收他人教法之长,逐步形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教法体系,紧跟教改的步伐。2、以兴趣入手,与生活相结合。3、要时刻本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 中收获自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