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三年级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
授课:姚老师
习作内容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写出这个传统节日与平常日子不同的地方,结合自己在节日期间观察到的人、事、景、物,写出其独特之外,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情。
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
习作目标
①能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
②能写清楚过节的过程或印象深刻的事情。
③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表达真情实感。
第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
习
作
误
区
提醒一
本单元的写作对象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是指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从古代传承至今的传统节日,像儿童节、国庆节这类近代才有的节日不能写哟。
习
作
误
区
提醒二
写一些常见的中华传统节日时,如果写大家都做过的活动,那很难写得有新意和吸引人。你可以选择不多见的但亲身参与过的活动来写,这样更有看头哟。
画画思维导图
学学写作方法
第一步 多渠道找资料
风俗活动
......
节日由来
节日传说
学学写作方法
如何搜集资料?
观看纪录片
询问长辈
查阅书籍
上网搜索
学学写作方法
第二步 多方法写节日
按顺序写
怎么写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呢?可以用一系列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把每一步连接起来。
示例:
爷爷先拨去坟墓四周的杂草,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手,拿出水果、酒、包子、鸡肉等祭拜用品,一字儿排开,摆在太爷的墓碑前,接着送上鲜花。我和爷爷双手合十,拜了拜,最后将杯子里的酒洒在墓碑前。
学学写作方法
第二步 多方法写节日
按顺序写
怎么写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呢?可以用一系列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把每一步连接起来。
示例:
爷爷先拨去坟墓四周的杂草,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手,拿出水果、酒、包子、鸡肉等祭拜用品,一字儿排开,摆在太爷的墓碑前,接着送上鲜花。我和爷爷双手合十,拜了拜,最后将杯子里的酒洒在墓碑前。
用上关联词,脉络更清晰
学学写作方法
第二步 多方法写节日
加动作
写记忆深刻的节日活动时,可以用上一连串的动词。用的动词越多、过程描述越具体,越能说明你对活动记忆深刻。
示例:妈妈先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漏斗状,再舀一勺米放在“漏斗”中,把粽叶放在左手的掌心上抖动两下,塞进去一块鲜肉和一个咸蛋黄,然后用米填满“漏斗”,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手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缠绕粽子,最后打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学学写作方法
第二步 多方法写节日
加动作
写记忆深刻的节日活动时,可以用上一连串的动词。用的动词越多、过程描述越具体,越能说明你对活动记忆深刻。
示例:妈妈先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漏斗状,再舀一勺米放在“漏斗”中,把粽叶放在左手的掌心上抖动两下,塞进去一块鲜肉和一个咸蛋黄,然后用米填满“漏斗”,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手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缠绕粽子,最后打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一连串动词
学学写作方法
第二步 多方法写节日
融入习俗
分享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时,可以补充介绍自己家过节时特有的习俗,让读者对这个节日产生深刻的印象。
示例:
今晚的饺子中,有六个里面包着银光闪闪的硬币,我们称它们为“福饺”,谁吃到就寓意着来年有福!所以,这顿饭我们都吃得格外小心。我用筷子夹了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心里默默祈祷着能吃到“福饺”。
特殊习俗
学学写作方法
第三步 多方式融感受
如何在习作中融入你自己过节时的心情和感受呢?
标题加入心情
开头点明心情
结尾表达对节日的期盼
借用古诗表达情感
如:合家欢乐的除夕夜
如:过元宵,我们一家总是会动手包红团,那是多么温馨的时刻呀!
如:我期待下一个端午的到来。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遥望着月亮呢?
列一列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