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培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培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2 14: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二单元检测提升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树栖(qī) 枝折(shé)花落
B.屏(bǐng)息 曝(pù)着阳光
C.负载(zǎi) 冲(chōng)着他喊
D.面颊(jiá) 黝(yǒu)黑发亮
2.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美餐 划动 挣扎 冲刷
B.推侧 祥细 恐龙 笨重
C.鸟翼 开辟 纳米 拥有
D.隐形 健康 预防 冰箱
3.“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下定义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幽默故事让我们笑得前俯后仰。
B.爸爸说不能给我买早冰鞋了,这个消息让我欣喜若狂。
C.最后,他又加了几句,自认为是点睛之笔,没想到在老师眼里却成了画蛇添足。
D.人生便像一只只风筝,只有努力向上飞的那只,才能成为天之骄子。
5.下列选项中,句子变化后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A.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字典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B.母鸡把抢食的大鸡赶出老远。/抢食的大鸡被母鸡赶出老远。
C.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鸟类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D.她觉得青花瓷不是一般地漂亮。/她觉得青花瓷一般是不漂亮的。
6.《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  )(体裁)
A.记叙文 B.说明文 C.寓言 D.童话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B.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可能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C.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8.关于恐龙中的一些种类能演化为鸟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体型逐渐变化,身体结构发生变化,具有了鸟的特点
B.可能是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C.有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D.恐龙觉得在天上飞比在地上跑更省力,就慢慢演化成鸟类了。
9.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列数字)
B.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下定义)
C.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举例子)
D.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作比较)
二、填空题
(1)大约在   年前,第一种恐龙出现,   年后,繁衍成   的庞大家族。其中,恐龙的一支身体   →体表   →转移到   →在树林间   →具备了   →最终   。
(2)这是一篇   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   。“   ”是科学家们提出这一假说的重要依据。
第二部分 阅读
阅读(一)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yǎn yàn)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béng péng)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qī xī)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z n zh n)新的生活天地。
11.从文中选择正确的拼音,打上“√”。
1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形态各异:   。
毋庸置疑:   。
13.选文从   、   、   三个方面介绍了恐龙的庞大家族。
14.在介绍恐龙庞大家族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15.这段话主要写了(  )
A.科学家们的推想 B.庞大的恐龙家族 C.恐龙的演化过程
阅读(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世界远离饥饿
①“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
②1960年,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得到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
③在1964年、1965年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随后他和助手们花了整整6年时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仍没能培育成功。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
“野败”。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经过改进品种组合,反复研究,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千克,比常规水稻增产30%。
④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千克目标实现;2004年,800千克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亩产达到900千克;2014年实现亩产1000千克。2019年9月,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千克攻关。”
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⑥“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1)第①段中“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50多年”是指袁隆平(  )。
A.一觉睡了非常久 B.坚持研究水稻50多年
C.梦想一直没实现 D.50多年经常梦见水稻
(2)关于袁隆平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
A.拯救饥饿奖 B.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C.世界粮食奖 D.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第③段中列出“6年时间”“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实验”三组数据的目的是说
明(  )。
A.实验条件恶劣 B.实验方法错误
C.实验过程艰辛 D.实验结果喜人
(4)“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文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  )。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5)有人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骄傲,题目“让世界远离饥饿”改为“让祖国远离饥饿”更贴切。你同意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6)读了本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把它写下来,并说说解决的途径。
答案
1.C
2.B
3.A
4.B
5.B
6.B
7.B
8.D
9.B
10.(1)两亿四千万;数千万;形态各异;逐渐变小;长出美丽的羽毛;树上生存;跳跃、降落;滑翔能力;能够主动飞行
(2)科普;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恐龙化石
11.yǎn;péng;qī;zh n
12.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里指恐龙数量种类多;不必怀疑
13.恐龙的种类;恐龙的演化过程;科学家的推测
14.排比
15.B
16.(1)B
(2)D
(3)C
(4)C
(5)示例:不同意。 理由: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已惠及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②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6)示例:为什么袁隆平在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新奇迹? 我的解决途径是联系上文描写袁隆平的水稻梦和艰辛执着的研究过程的语句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