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架构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架构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3 15: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架构
【考点解读】
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2.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论点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举例:
“五四青年节”,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悉数参加会议,足见领导对青年的重视。有媒体用这样观点做题目:关注青年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二)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通俗说,就是文章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
1.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
3.论据要新颖。新颖方能吸引人。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所以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4.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中学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引用(引言)论证、事例(名人、时代人物)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以及比喻论证。
3.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观点和材料的组织安排。典范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合乎规范模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结尾归纳总结。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文章尤其议论文的思路必需清晰明了,思路清晰了,结构才能顺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如下四种,一定要分辨清楚并能熟练运用。
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几个层次的联系是平等并列关系。
总分式: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根据中心论点中提到的几方面内容,逐项展开论述;或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在逐步论述分论点的基础上(先分说),再总说,即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概括。
对照式: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事物(或意思)。
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教学内容】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一)——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要按一定的方向展开论述。这种议论的方向或角度,叫做向度。
“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高中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并列(平行)的几个方面,从同一个议论向度的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一、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结尾 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
【真题直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品析】
叔牙之风,山高水长
丁智会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叔牙之风,山高水长》。
同学们,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曾经那些鲜活的面容,都湮没在历史的黄尘古道中。我们只能从历史的书卷中去寻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漫溯。而今重读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的这段往事,我顿觉自已又满载一船星辉,粲然而归。齐桓公宽容大度,管仲灵活变通,皆令我叹服。而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鲍叔牙!
不以贫贱易相知,赤子之心待友朋。鲍叔牙这份待人以诚的澄澈,让我心仪。
同学们,谁不想拥有一份真知相待、披肝沥胆的友情?高山流水遇知音,管鲍之交情义真。管仲何其幸运,有这样一位挚友。你微贱为物所役时,我来支援;你为小吏而被罢免时,我来安慰;你带兵打仗行为为士兵所猜忌时,我来安抚军心……我信任你,贫贱不易,生死不移。这片赤诚之心、淳真之意,澄澈如斯,令人感动。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做人当如鲍叔牙,待人以诚,交友以真,如一泓澄澈之泉汩汩流淌,滋养万千世人的心房。
唯才是举无偏私,慧眼仁心伯乐情。鲍叔牙这份知人善荐的睿智,令我钦佩。
同学们,还记得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哀痛吗?还记得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恸哭吗?壮志难酬的慨叹是千古文人之同悲。若无鲍叔牙的举荐,管仲焉能得其所?恐怕只能湮没于茫茫历史尘埃罢了。正因鲍叔牙全力举荐,才使得齐桓公能不计前嫌召见管仲,终成君圣臣贤之佳话。君臣修睦,促成齐国九合诸侯,睥睨天下。千载以降,鲍叔牙这份伯乐情怀仍令人感怀, 若无慧眼,怎识英才?若无仁心,怎荐贤才?习主席强调我们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确,复兴梦的实现需要更多时代巨擘的出现。鲍叔牙这份伯乐情怀虽历时弥久却愈显珍贵,如陈年佳酿,清冽甘醇,香飘千年而不绝。
爱国忠君存大义,甘居其下大格局。鲍叔牙这份家国情怀的赤诚,令我震撼。
同学们,习主席曾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有我”的话语来激励国人奋进。鲍叔牙身上又何尝不是体现了这种特质呢?曾经,他辅佐公子小白历经艰难,登上君位;曾经他苦口婆心劝谏齐桓公尽释前嫌,任用管仲成就大业。他为齐桓公立下汗马功劳,到终了,却甘居于管仲之下,其拳拳赤诚之心,令人敬佩;其博大胸襟,令人高山仰止。我辈青年躬逢盛世,当以鲍叔牙的这种博大精神自勉,将“小我”融入“大我”,让青春之花在时代枝头灼灼绽放,灿若云霞。
风流云散,时空变换,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同学们,君子之风,是叔牙之澄澈,叔牙之善荐,叔牙之赤诚。此风,恢恢乎天地之间,千年浩荡不绝,百代仍未磨灭!
漫溯历史,受益无穷;浸润书香,岁增华光!同学们,愿你我于书海中拾撷岁月浪花,逐浪不负韶华!
谢谢大家!
思考: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
【答案】并列式结构
开头: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鲍叔牙!
分论点一:不以贫贱易相知,赤子之心待友朋。鲍叔牙这份待人以诚的澄澈,让我心仪。
分论点二:唯才是举无偏私,慧眼仁心伯乐情。鲍叔牙这份知人善荐的睿智,令我钦佩。
分论点三:爱国忠君存大义,甘居其下大格局。鲍叔牙这份家国情怀的赤诚,令我震撼。
结尾:同学们,君子之风,是叔牙之澄澈,叔牙之善荐,叔牙之赤诚。此风,恢恢乎天地之间,千年浩荡不绝,百代仍未磨灭!
漫溯历史,受益无穷;浸润书香,岁增华光!同学们,愿你我于书海中拾撷岁月浪花,逐浪不负韶华!
并列式结构模式指导
1、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
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
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并列主体段(总体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主体部分通常由两到三个议论文主体段构成。主体段段首表明论点的议论句,叫做分论点。
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进行论证。
分论点的写作角度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何果”中任选一个展开,要注意的是,并列式结构无论有几个分论点,都是从同一个议论向度出发。
分论点尽量不低于三个(但有时只有两个), 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观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结尾
结尾力求精简,有力地收束全文或升华主题即可。
注意:在写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段时,分论点要尽量整齐优美。但三个分论点段的内部结构、使用的事实论据类型、事实论据的使用方式以及论证方法,要尽量有所区别,避免重复之感。
【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写作技巧】
①立向度——根据中心论点,灵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结果”这四个向度中任选一个,作为整篇文章的议论角度。
②定主干——选定向度以后,写出最简单的分论点句,如“是什么”这一向度,最简单的句式就是“XX是XX”。
③补枝叶——写好最简单的分论点句以后,在合适的地方补上修饰或者说明的成分,对简单的字词进行 调整,使分论点句充实而富有文采。
【分论点常见润色方法】
①事实型补充
示例1:《战“疫”的青春更昂扬》
分论点一:战“疫”显担当。
分论点二:战“疫”显活力。
分论点三:战“疫”显光芒。
补充:
分论点一:战“疫”速度彰显了中国青年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的担当。
分论点二:战“疫”方法彰显了中国青年善用科技、敢于创新的活力。
分论点三:战“疫”心声彰显了中国青年信念坚定、堪当大任的光芒。
示例2:《平凡微光,温暖人间》
分论点一:医护人员传递温度
分论点二:快递外卖传递温度。
分论点三:每一个普通人传递温度。
补充:
分论点一:医护阵线上毅然“逆行”的美丽医者,传递着最耀眼的仁爱勇毅的温度。
分论点二:晨昏晴雨里不停穿梭的快递外卖,传递着最安心的人间烟火的温度。
分论点三:防控阵线中每一个努力发出微光的普通人,传递着最绵长的润物无声的温度。
事实型补充的方法在使用时,一定要极俭省地对事实进行高度概括,事例选择也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同时还要兼顾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在句式上的排比要求。
②道理型补充
示例1: 《做最美的时代青年》
分论点一:时代青年要有自信。
分论点二:时代青年要坚定。
分论点三:时代青年要有行动。
补充:
分论点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代青年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
分论点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代青年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定;
分论点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时代青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道理型补充的常见方法,是在分论点句子中嵌入诗词、属于、名言名句、歌词等。嵌入的内容和观点要彼此呼应,才能相得益彰。
③事理结合型补充
示例1: 《知人让贤,家国天下》
分论点一:鲍叔有人性的光辉。
分论点二:鲍叔有奉献的精神。
分论点三:鲍叔有博大的胸怀。
补充:
示例二
分论点一:大局为重,吃亏是福。同学们,我从鲍叔身上看到了美好人性的光辉。
分论点二:不计名利,甘为配角。同学们,我从鲍叔身上学到了乐于奉献的精神。
分论点三:知人让贤,胸襟宽广。同学们,我从鲍叔身上明白了家国天下的胸怀。
“大局为重,吃亏是福”等句,既可以看作是对鲍叔所作所为或精神品质的事实概括,也可以当成是文章中所要阐释的道理。在进行这种补充时,尽量把句子写成整句,会更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表达效果。
实践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从年初新冠疫情出现到现在,我们在课堂之外,经历了太多不同课程的洗礼:二次奔赴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给我们上了一堂身先士卒的“担当课”,毅然“逆行”的一线人员,给我们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奉献课”;疫情蔓延时的生离死别,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课”;疫情期间,全国上下舍下小利,服从大局,为我们上了一堂“家国课”;援鄂医疗队成员回归时,各地对英雄的欢迎与致敬我们上了一堂“感恩课”;禁食野生动物是一堂“环保课”,打击扰乱行为是一堂“法治课”,线上学习是一堂“自律课”,高考延期是一堂“公平课”,云上生活,是一堂“科技课”,援助物资上的诗词刷屏是一堂“文化课”,清明节举国志哀是一堂“纪念课”......
每一堂课,或是一种震撼,或是一次感动,亦或是一种警醒,在每一个身边或者远方的课堂里,我们一起见证、一起经历,也一起成长。
在2020这特殊的一年,是哪一课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触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并列式结构议论文。
【范文示例】
白衣执甲,是一堂最美的“担当课”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在2020年年初,那些奋斗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最温暖的记忆,也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最深刻的人生“担当课”。(提出中心论点,呼应写作任务,什么人,什么课)
他们用逆行的身影告诉我们,担当是奋不顾身的舍己忘我(分论点一)。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无座补票自广州前往武汉,高铁餐车上满面倦容的照片让人潸然泪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一位医护人员在志愿申请书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誓言,主动取消婚礼,投身一线;“95后”女孩甘如意,疫情发生后本在荆州老家休假的她,骑行4天3夜,跨越300公里,坚持返回武汉抗疫一线工作。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战疫一线,一个个毅然逆行的“小故事”奏出华夏大地上无私的战“疫”之歌,在沧海横流的危难时刻,他们的担当诠释着真正的英雄本色。
他们用奔跑的脚步告诉我们,担当是争分夺秒的全力以赴(分论点二)。当黄河与长江相遇所激发出的无穷力量,让我们看见了河南的不遗“豫”力;当贵州医疗队翻山越岭来到武汉时,我们看到的是如黄果树瀑布那般激情澎湃的一往无“黔”;洞庭之大烟波浩渺,却无法隔开南北共同战“疫”,并在这里汇聚成共克时艰的“湘”互扶持;还有“粤”战“粤”勇的广东、全力以赴的“苏大强”等等。全国各地的四万多名援鄂逆行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只为共同迎接2020年的春暖花开。
他们用陪伴的身影告诉我们,担当是与子偕行的温暖坚守(分论点三)。在雷神山,在火神山,在全国每一家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治疗医院里,他们始终用最充足的干劲、最温柔的言语,给每一个患者最安心的陪伴与安慰。当27岁的援鄂医生刘凯与87岁的重症患者同看夕阳的身影在镜头里定格,当南京护士邵明月在防护服上精心绘就的花朵在隔离病房里绽放......沐浴着他们如阳光般的温暖,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慢慢冰释,疫情的恐怖与阴霾不断退散,人们的信心与希望也日渐凝聚,微笑携手,一同奔向更灿烂光明的春天。复兴路上多艰险,顽强拼搏勇担当。在这个特殊的春天,白衣执甲者,这群最美丽最可爱的人,他们教会我——惟有担当,才能融化了寒冬里的冰雪,才能点亮更明媚温暖的春天。(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并列式结构常见分论点写作方向参考
微观到宏观
示例:“医食无忧组合”上热搜,是对袁老和钟老社会号召力的有力证明。
“医食无忧组合”上热搜,是对时下猎奇式畸形“网红”的有力回击。
“医食无忧组合”上热搜,是中国当下社会整体价值导向的最好升华。
——《““医食无忧组合”上热搜”,正能量网红才是王道》
过去——现在——未来
示例:回望历史,是他们以行证道,躬身入局,挽中华于将倾!
着眼当下,是他们以行证道,躬身入局,助力中华腾飞!
展望未来,有我们以行证道,躬身入局,复兴华夏荣光!
——《以行证道,躬身入局》
上层建筑——精英群体——平凡个体(我们)
示例:唯有一以贯之的国家设计,才能产生巨大的推力,带领人民摆脱贫困!
唯有甘于奉献的科学家,才能让中国在奔向小康社会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唯有深耕基层的党员干部,才能激发中国人民发挥才智,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富裕!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思想——认知——行动(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
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代青年要有舍我其谁的自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代青年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时代青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做最美时代青年》
同一向度的不同方面
示例:智慧、勇气、修行、从容、斗志、无私、宽容、奉献、动力、尝试、成功、团结、互助、共赢......
同学们,分论点的议论向度虽然只有相对固定的四个,但是分论点的写作,却有许多可行的角度与写法。因此在日常的作文学习中,要勤记多思,不断积累,才能游刃有余。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二)——层进式结构
议论文的主体部分,要按一定的方向展开论述。这种议论的方向或角度,叫做向度。
“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高中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
并列式结构又叫递进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即在论证的过程中,将论点分成关联紧密的几个,从不同的向度进行论述。
最常见的层进式结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在具体写作实践中,根据作文材料和论点的实际,灵活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议论向度即可,并不需要严格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一般结构。但不同向度之间,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
一、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结尾 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
注意: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和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基本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层进式结构的分论点从不同议论向度出发,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从同一向度出发。
【真题直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品析】
宽容大度,放眼长远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宽容大度,放眼长远》
滚滚东逝的波涛,淘尽了无数鲜活的面孔和伟大的功绩,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痕迹。读罢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故事,掩卷沉思,鲍叔牙唯才是举的赤诚,管仲“九合诸侯”的智慧让人动容,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桓公的宽容大度,放眼长远的雅量与胸襟。(提出中心论点)
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容大度,故能放眼光于长远,成霸业与乱世。在各位其主的争位斗争中,管仲与齐桓公的过节不可谓不深,但在即位之后,面对齐国发展的大势,齐桓公却能放下一箭之仇,给管仲发挥才智的舞台,一生君臣相得,最终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强大齐国。倘若齐桓公心胸狭窄,眼界狭小,不愿放下私人过节,弃管仲贤才于不顾,固执地委之鲍叔以国政,那么春秋之世,可能就多了一个普通的中等诸侯,却少了一个熠熠闪光的齐国,历任君王中,可能就多了一个平凡的庸人,却少了一个称霸乱世的强者。
回望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蔺相如不记廉颇挑衅,眼光长远,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将相言和,稳住赵国朝政大局;唐太宗李世民不记魏征早年鼓动太子杀掉自己,眼光长远,量才重用,成就了一番“直言进谏,虚怀纳谏”之美名,也成就了贞观之盛世。与之相反,庞涓心胸狭窄,身居高位后,却连自己的同门也无法容下,设计迫害孙膑,最终自己中计身死马陵,而魏国亦因为孙膑之策屡败于齐而国力大损。由此可见,把眼光放得长远,把心胸放得宽广,放得下内心的偏私,方可成就大业。
古代如此,揆诸当今,亦是如此。档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时期之际,齐桓公宽容大度,不记旧怨,眼光长远的精神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放下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强盗行径之痛恨,放下抗战时期日寇侵我主权、杀我人民之仇怨,放下新中国成立时,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全面封锁之谴责,反而以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长远的眼光,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而在今年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时,中国更是以自己无私援助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这句话的真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同学们,历史的烟尘虽已远去,但我们依然能以历史为镜,在阅读与自省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迈向更高远的人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思考: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
【答案】层进式结构
开头: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齐桓公的宽容大度,放眼长远的雅量与胸襟。
分论点一:齐桓公不计前嫌,宽容大度,故能放眼光于长远,成霸业与乱世。
分论点二:由此可见,把眼光放得长远,把心胸放得宽广,放得下内心的偏私,方可成就大业。
分论点三:古代如此,揆诸当今,亦是如此。。
结尾:我们依然能以历史为镜,在阅读与自省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迈向更高远的人生。
层进式结构模式指导
1、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
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
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层进式主体段(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议论向度一般2个即可,800字的文章中如果向度过多,容易使得议论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四个向度可以进行灵活组合,但要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在议论时做到逻辑严密。如“解决问题”放在“分析问题”之后。
层进式的段落,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并列式结构的主体段开头句那样明显的标志,但在写作时,同样要观点鲜明,点明论点的句子一般放在段落开头或者段落结尾,且要尽量做到观点鲜明,语句通畅优美。(在写作时可以参考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的润色方法,合理利用名人名句,采用对偶等修辞,做到铿锵有力,错落有致)
在进行议论向度的转变时,要注意写好衔接的语句,使得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连贯自然,环环相扣。
结尾
结尾力求精简,有力地收束全文或升华主题即可。
【层进式结构技巧】
①立向度——根据中心论点,灵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结果”这四个向度中任选2-3个。(一般选2个即可)
②理逻辑——选定议论向度以后,确定不同向度之间的顺序,并确定不同向度的详略,整体构思文章层次安排。
实践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偶像的冲突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坐标,岁月就无法带走我们的乡愁和坚守。
材料二:这是一个偶像横行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偶像缺失的时代。
材料三:所谓偶像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我们把自己对于完美品质的憧憬和想象加诸某人,然后奉他为神明要求他为我们指引方向,这一切只是因为人们自己太软弱。
材料四:疫情期间,不少小学展开“偶像”问卷调查,“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科学家”排在偶像第一位置。另有一项调查显示,上海98%的少先队员在今年寒假期间把医护人员当“偶像”。
材料五:我们永远崇拜领航者,也永远需要领航者, 带我们走向更宽阔的舞台。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与套作。
【范文示例】
别太羡慕偶像 想要的生活自己去争取
李知非(选用时有删改)
少年成长的过程之中,难免需要一个偶像。当下,也有不少偶像活跃在社会之中,他们受到媒体和年轻粉丝的特别关注,动辄就能赢得百万千万的粉丝,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不同的年轻人喜欢不同的偶像,当然各有各的理由。有些人在偶像的激励下奋勇前行,但也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或过度痴迷偶像们的漂亮容颜,或过于羡慕他们的浮华生活,又或者总是幻想着名流环绕的“上流”生活。在错误偶像观的影响下,又产生了嫌贫爱富,责怪父母贫贱无能的错误价值观,把追逐“偶像”变成了腐蚀心灵的“毒药”。(从分析社会不良追星现象入手,为下文的议论蓄势。)
面对这种种乱象和歧途,我想大声疾呼:要用正确的姿势追星、“粉”偶像;在羡慕和模仿偶像之余,我们更要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去争取。(中心论点。)
在偶像级人物的背后,往往有追逐经济利益的资本力量的操控,它们利用舆论制造全民的娱乐狂欢,以此牟利。因此,对于追星现象,我们也要保持一分清醒,在狂热追星之前,看一些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文章,多一些思考和冷静,就不会盲从。一旦看清偶像背后的真相,就不会轻易陷入狂热与沉迷。(探究追逐偶像要冷静的原因。)
同时也要看到,偶像们人前风光不假,但他们背后的付出,我们并不能完全看到。王思聪是“富二代”不假,但他更是一个精明的年轻商人。他以首富的家庭背景引来网民和媒体围观和热议,再以犀利风格和率性行为迎合普通年轻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特立独行的非传统“富二代”,吸引年轻人消费自己公司旗下的文化产品。而一些明星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魅力,也绝不只是靠颜值,更要靠实力。我们要把对偶像的“羡慕力”转化成内在的驱动力,要“粉”,就该“粉”他们用心做事、默默努力的拼劲,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探究方法,怎样正确追逐偶像——认知角度。)
韶华易逝,青春易老,做好自己才是王道。偶像们的浮华做派和不老容颜只是一种商业炒作,普通人是学不来的。明星可以作为一道养眼的风景让我们欣赏,但他们的生活其实与我们并没有太多关系。对我们来说,收回虚无缥缈的幻想和偶像投射,把目光放在现实生活中,扎扎实实策划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正确追逐偶像的方法二——行动角度。)
未来的人生需要我们靠着自身的努力拼搏,靠对社会的贡献去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我们在追逐“偶像”的同时,必须认清的道理。(结尾总结全文,呼应标题。)
【点评】这篇议论文立足于“羡慕偶像,不如做好自己”这一中心论点,采用层进式的结构,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开头两段先论述“偶像”存在的普遍性,在一笔带过“偶像”存在积极意义后,重点论述其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用正确的姿势追逐偶像,羡慕偶像之余,更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
五、六段则环环相扣,先从偶像工业本身的缺陷角度,论述“不要羡慕偶像”的原因。紧接着则举出王思聪这一知名青年“偶像”进行分析,从“怎样做”的角度阐述追逐“偶像”的正确态度。最后由“追逐偶像”转向“做好自己”,将论述从认知的角度延伸到行动的角度,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也使得文章更为深刻。
四、层进式结构常见基本模式参考
是什么+为什么
《让阅读的正能量在线上延伸》
开头:阅读所带来的正能量通过线上在不断地延伸拓展。
主体:①阅读是一种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②线上阅读,使得好书的信息往往会传递到比预想中更远的地方。
③阅读一本好书,能给予我们启迪,还能让我们获得难能可贵的理解和共鸣,
是什么+怎么做
《且卧阳春 且食烟火》
开头:当我们不得不长久待在家中时,我们却发现舒适的家中并不是桃花源,那些车水马龙的喧闹、忙忙碌碌的脚步,反而成为我们心头眷挂的那一丝人间的烟火气。
主体:①烟火气——它并不是邈不可寻的镜月水花,它真实又深切地存在于生活中。
②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坚守这份“烟火气”。
③作为学生的我们,“停课不停学”自然便是我们保持自己“烟火气”的方式。
3、为什么+怎么做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
开头:我们向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主体:①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医生护士就是战士。面对病毒肆虐的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闻令而动、不怕牺牲,冲锋陷阵、连续奋战。
②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挺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张扬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给病患和家属带来希望,给亿万人民带来感动。
③最好的致敬是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实际行动。
4、是什么+何果
《顺风致远》
开头:人生在世,顺风更能致远。
主体:①顺风前行的本质是一种时代的适从与把握。
②在个人奋斗的同时,善于抓住时代的风向,能让我们取得更快更大的成功。
③时代之风像是一个放大镜,让能者的力量得到最大的发挥舞台,在这样巨大风力的加持下,一个人能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三)——对照式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基本构思模式:
(1)定点:确立中心论点,也就是作者的看法和态度;
(2)辐射:想好分论点,准备从哪几个不同角度或侧面或层次或阶段展开;
(3)添加:举例引用,准备为分论点举哪个典型事例或引哪些切合的名言;
(4)完善:提炼开头结尾。
结构——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议论文的结构就是分析事实,论证道理所遵循的思维规律。
结构要求: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一、对照式结构基本知识
对照式结构又叫正反对比式结构。在主体部分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进行对比,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是议论文整体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形式。
对照式结构的构成:开头——正反对比——总结——结尾。
常规的对照式结构由五个段落构成,由于结构相对简单,所以通常在正反对比之后加上以一个总结段对上文的对比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起深化总结的作用,同时使得文章更为充实丰富。
注意事项:
①要根据中心论点和构思,灵活安排正反双方的比例。在段落安排上,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无需太过僵化。
②雕琢段落衔接句和重点语句,使文段过渡自然,富有文采。
【佳作品析】
善比才能善终
没有比较的人生如一潭死水,永远满足于自身的现状而不知汪洋大海的深邃幽远,这样的人生只能在自我的小池塘里腐朽消亡。(以比喻说理的方式,引出中心论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比较”成就辉煌的人生。(直白简明地说清中心论点)
善于比较才能有斗志,才能激发出人的无限潜能(正面说理)。当秦始皇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过街头,那盛大的排场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叫刘邦的年轻人。他看到了秦始皇的八面威风,通过“比较”也看到了自己的一无所有。由此他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最终在风起云涌的秦末乱世成就一番伟业,建立起大汉王朝(单个事例)。刘邦,这个昔日的街头无赖,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以设问形式引入分析)这正是得益于他善于“比较”,在“比较”中激发出强大的斗志,发挥了无限的潜能,最终成就了一代伟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由历史人物引向个体成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它们像睡狮一样潜伏在我们身上,只是有的人任它沉睡了一辈子,而有的人却用“比较”将其唤醒,在有限的生命里成就了旷世的伟业。
相反,倘若不想“比较”,不善“比较”,人就会在自得其乐中虚度年华,从而留下无尽的遗憾(反面说理)。明清时期,统治者闭关锁国,自以为天朝之大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看不起所谓的蛮夷之邦。正是因为不想“比较”,不善“比较”,他们在自以为是的“太平盛世”中放松了警惕,丧失了斗志,逐渐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从万国来朝的繁华盛世,变成了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从历史发展角度举例)。以史为鉴,我们清醒地看到,正是是缺乏“比较”,不善“比较”,使一个国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在不断的落后中受尽屈辱。试想(假设说理),如果明清统治者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借鉴、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文化,进而为我所用,也许今天我们依然是世界的领跑者。
善于“比较”使人振奋,善于“比较”让人进步,善于“比较”让我们认清不足而奋起直追,这样活着才能不断进步,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生命像焰火一样在高空绽放,照亮整个世界;我们才能在生命的尽头不留遗憾地告诉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而且很优秀!(总结上文内容,进一步阐述概括善于比较的好处)
善于“比较”,让生命在彼岸开出最美的花朵,渲染出一片不虚此行的灿烂!(结尾点明主题,首尾呼应)
思考: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
【答案】对照式结构
开头: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比较”成就辉煌的人生。
正面论证:善于比较才能有斗志,才能激发出人的无限潜能。
反面论证:相反,倘若不想“比较”,不善“比较”,人就会在自得其乐中虚度年华,从而留下无尽的遗憾。
总结:第四段,总结并概述善于“比较”的正面意义。
结尾:善于“比较”,让生命在彼岸开出最美的花朵,渲染出一片不虚此行的灿烂!
对照式结构模式指导
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
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
富有文采——因为“对照式结构”本身的简单,如果要拿高分,就对文章的文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头这一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对比主体段
对比主体段主要由两个相对的议论文主题段构成,一正一反,彼此对照。在具体作文时间中,可以考虑采用将主体部分进行“正二反一”或者“正——短过渡段——反”的三段构成形式。
在主题的对比部分,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的先后顺序并没有限制,根据文章实际具体安排即可。
注意事项:
①无论是正面论还是反面,主体段一定要在段首亮明观点;
②在事实论据、分析方法的使用上,两个对比主题段的段落结构要尽量保持差异,以避免重复之感;
③单个主体段字数控制在220~280左右。
总结段(80~150字左右)
一个短段即可,对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进行综合与总结,进一步深入阐明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这一段在文采上同样需要注意雕琢。
结尾
在有总结段的前提下,结尾力求精简,有力地收束全文或升华主题即可。
实践演练
【作文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全民抗击疫情行动中,“云生活”一下子成为新趋势。博物馆“云展览”、教学“云课堂”、毕业“云答辩”、居家“云办公”、求职“云招聘”、武大“云赏樱”、环保“云植树”、清明“云祭祀”......工作、生活和娱乐纷纷转向“云端”,一切好像都如从前一样丰富多彩,但一切又都切实地发生着变化。有人说,“云”是更美好的生活,也有人说,“云”让我们的灵魂没有依托;有人说“云”是生活的短暂过渡;也有人说“云”是生活的最终归处;还有人说......
对于“云”生活,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正反对比结构”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义。
【范文示例】
生活在“云端”,更在脚下
一场不期而至的疫情,让线上的“云”生活成为新的生活趋势,“云种树”“云展览”“云旅行”......让许多人沉醉“云”间,乐此不疲(以事入题,概述材料来引出中心论点)。不过,“云端”再美,也要记得时常看看脚下,在亲历与实感中寻找生活的真谛。(直白点出中心论点)
毋庸置疑,在“足不出门户、行不逾小区”的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纷繁多样的云,让我们几近停摆的生活重新充实多彩。在“云”上,我们同看展览,在穿越历史的文物图像里,侧耳聆听文化久远的回响;我们共赏樱花,在如云似霞的胜景中,用心感受春天温暖的气息;我们一起学习,在强大技术的支持下,身临其境地沐浴知识的阳光.....疫情让我们在现实中拉开了距离,但科技让我们在线上相聚,在非常时刻,一个个现实中停摆的阵地转移到“云”上,在汇成一片自救自强的便捷晴空。(正面论证“云端生活”的好处)
但欢喜之余,我们也要看到云生活的种种不便之处。“云课堂”上远低于真实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远高于平时的近视风险;“云办公”时被延长的办公时间和棘手的部门管理;“云植树”怎样落实和管理,“云旅游”如何带来收益,“云数据”怎样保证安全......倘若不能够正视云上生活产生的问题,不能够真正解决各种问题,只看到云上的热闹蓬勃便一拥而上,那最后一定只能坠下云端,落得一地鸡毛。
更何况,在可以解决的技术和策略问题之外,“云”生活最大的弊端还在于与真实的隔绝。诚然,我们可以在云上学习、办公、娱乐、交流,但所有的数据都缺乏真实的触感。“云赏花”缺了花朵的娇柔与芬芳,“云植树”少了劳动的体验和流汗的喜悦,“云交流”更是没有牵手的热度和拥抱的温暖,而生活,本应该是充满真实体验的温热和鲜活。(反面论证,从“云端生活”本身的技术不便和对生活的不利影响两方面论证“云端生活”的坏处)
生活是什么?(设问引入总结)是“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感受,是“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新鲜滋味,是回家后,一双能握住的真实的手,是拥抱时,一颗在跳动的真实的心......而我们每一个人,就在充满着酸甜苦辣的真实碰撞与经历中,感受成长的滋味,明白生活的真谛——是的,生活不是在线,而是在场。
沧海虽广,也要在大地上奔流,云朵自高,也跑不出天空的怀抱,(类比说理,以引出论点)“云”是一种生活,但生活远比云上宽广。只有扎根于脚下真实的生活,我们才能登临“云端”,收获人生的充实与丰盈。(结尾升华主题)
【点评】这篇作文用正反对比的结构方式,严谨而深入地论证了“生活在云端,更在脚下”这一中心论点,内容充实,观点鲜明。正反对比充满说服力。在日常写作中,面对需要辩证分析的问题时,我们同样可以参照这篇文章的形式,采用正反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证。
对照式常用衔接词句积累
词语类
诚然、反观、(与此)相反、毋庸置疑,必须(不得不)承认;何况;适得其反;过犹不及,两相对照,倘若一味.......
句子类
要看到......更要看到......;
我们不否认......但更该清醒地看到......;
显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做到、发现、明白)这一点;
我们承认......但我们也要承认(警惕)......;
适度的......无可非议,但过度的......却会成为(个人、社会、生活、发展、成长等)的阻碍;
想想.......再看看自己(当下,身边......);
有......,自然就有......
孰是孰非,自有公论;
同为.....,有些人.......,可还有一些人.......
注意:衔接词句是议论文必要的过渡与润滑,有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平常的作为创作实践中和作文素材积累中,都注意雕琢和积累。
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四)——时评式结构
时评,即时事评论。顾名思义,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热点时事或现象进行评论的一种议论文体。在写作练习中,如果发现作文材料是具体的社会新闻或社会热点现象,要求对现象进行评价或者就现象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那么通常可以采用“时评式结构”进行写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
一、时评式作文与一般材料作文的区别
【高考真题展示】
1、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 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 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思考:阅读以上作文材料,结合材料和你的写作实践,谈一谈“时评式作文”和“一般材料作文”的区别。
【解析】
1、材料来源不同
一般材料作文:
寓言、故事、诗歌、漫画、图片、名人名言、话题词语、哲理短句、自然现象、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社会现象、新闻事件等。
时评式作文:
新闻、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
2、写作要求不同
一般材料作文:“选好角度,自定立意”
时评式作文:“你对这一事情有怎样的看法”“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见解或看法”
3、写作方向不同
一般材料作文:材料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得出观点,论述是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向外发散,确定中心论点后,行文过程中一般不再涉及材料。
时评式作文:材料是论述的核心,写作时的基本策略是向内挖掘,依据“就事论事”的原则,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时评类结构的一般写法
引(开头)——以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引出中心论点。
析(主体部分)——紧扣中心论点对核心事件(材料)进行分析
联(主体部分)——联系相关论据进一步说明中心论点
结(主体部分)——总结上文,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出呼吁等
结尾——升华主题,首尾呼应,展现文采
时评类结构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阵微风吹过,粉红色花瓣离开枝桠,在空中旋转,缓缓落地,如同一场唯美的“樱花雨”。脚下,一条约700米长的道路如同铺上了一层粉色地毯……杨浦区绿化市容局14日宣布,江湾城路即日起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住”春天。,这一决定引路人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不少人专程赶去赏樱拍照。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品析】
落樱不扫,让城市诗意栖居长
当路人们纷纷在“落樱不扫”的美丽道路驻足或拍照时,我想,吸引他们的,除了眼前的美景,更有氤氲在城市中的美丽诗意。
落樱为什么不该扫除干净?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王维在名诗《鸟鸣涧》里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声飘落的桂花,就足以衬托出月夜春山的静谧意境和空灵禅味。在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有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国”。
而在审美之外,落花还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以落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思想家龚自珍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来自喻,抒发自己造福桑梓和报答国家的志向。可见,留住这一地美丽的落花,其实就是为城市留下一片美丽的文化空间,为市民留下一处心灵的诗意角落。
在樱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樱也极受重视。有人说,中国人去日本赏樱,最爱枝头如火如霞的花云。但日本人却更钟爱缓缓飘落的“樱花雨”。从绚烂至极到寂然零落,这种从“生之热烈”到“死之静美”的瞬间切换,最能触动人们的“物哀”之思。它使赏樱从单纯的审美上升为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引发人们对于自然万物以及人间情态的哲学思索。每年暮春,在奈良的公园,很多日本人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精致、鲜艳的樱花点心,手里举一杯酒,一阵阵落花如雨如雪,随风飘落。在大阪城,粉白的落樱随着细雨缓缓坠落,在地上铺成厚厚一层。试想,如果这些落花都被悉数扫净,这日本的暮春季节,该要减去多少风情和意趣。
在“落花不扫”之前,上海早就已经“落叶不扫”。2016年秋天,上海有18条景观道路不扫落叶。到了2019年,更是增加到42条。在著名的思南路、巨鹿路、衡山路、武康路、愚园路等景观马路上,悬铃木、银杏树、鹅掌楸、枫杨,满地落叶或明黄如金,或鲜艳如火,为这座城市平添了醉人的秋意,成为市民赏秋的热门去处。可以预想,随着“落花不扫”的推进,一春一秋,人们寻访缤纷花径和落叶大道,将成为遥相呼应的城中雅事。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诗一般的语言,体现着上海对于城市品质的追求。它体现在宏大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上,更落实于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一条弄堂、一座民宅,一朵落花、一片落叶,都能为城市增添一份诗情画意和人间温度。
愿城市有越来越多“落樱不扫”的诗意暖政,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城市里,收获诗意的栖居。
思考:请结合所学议论文写作知识和时评类相关知识,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
【解析】
【审题立意】
1、看材料
①新闻事件
②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评论型作文
2、明任务
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问题,明确写作要完成的任务。
核心问题——对于上海“落花不扫”的措施,你怎么看?
3、定观点
明确问题以后,再次阅读作文材料,思考是否有隐藏的情感倾向。
“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住”春天。这一决定引路人纷纷驻足欣赏,更有不少人专程赶去赏樱拍照。”
——材料倾向于支持这种做法
【例文剖析】
(一)引(开头)——以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引出中心论点。
基本要求:概括精简(不要照抄材料)、衔接自然、导入论点
议论文开头有“以事开头”和“以理开头”两种,在时评类作文的写作中,绝大部分采用“以事开头”的形式,以中心论点为导向,提取并概括材料里与中心论点关联最紧密的部分,顺势亮明中心论点。
示例:当路人们纷纷在“落樱不扫”的美丽道路驻足或拍照时,我想,吸引他们的,除了眼前的美景,更有氤氲在城市中的美丽诗意。
(二) 析(主体段)——紧扣中心论点对核心事件(材料)进行分析
议论文中常见材料分析角度
探究原因——主体动机、外部环境、伦理道德、事物性质等角度进行探究
阐释意义 ——实用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等。
挖掘本质——事物性质、外在之“象”与内在之“意”等。
点评材料——剖析谬误、设想结果、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等。
在议论文中,“事物的性质”并不仅是单一的科学属性,更多的时候,是依据中心论点,由写作者从某个可行角度切入而进行的言之成理的定性。这种定义可以是多元的。
示例:1、落樱为什么不该扫除干净?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王维在名诗《鸟鸣涧》里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声飘落的桂花,就足以衬托出月夜春山的静谧意境和空灵禅味。在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有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国”。(设问句领起分析,阐释审美价值)
而在审美之外,落花还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以落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思想家龚自珍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来自喻,抒发自己造福桑梓和报答国家的志向。可见,留住这一地美丽的落花,其实就是为城市留下一片美丽的文化空间,为市民留下一处心灵的诗意角落。(阐释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公共价值)
2、“落花不扫”,是城市管理者对粗放的拒绝,对精细化的践行,这是一种难得的“绣花功夫”。既是在尊重自然规律,也是在尊重民众情感,更是在守护社会公共利益,凸显了城市服务的水准。(剖析本质型分析)
3、上海这条“落花不扫”的道路,可以说是尊重自然和尊重美感的现实体现,将落花视为一种难得的美景,而非市容市貌的“破坏者”,不仅没有给城市环境添堵,反而“添了彩”。落花景色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既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暖意,也感受到了城市的善意。(点评材料式分析,阐释其合理性)
(三)联(主体段)——联系相关论据进一步说明中心论点
示例:在樱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樱也极受重视。有人说,中国人去日本赏樱,最爱枝头如火如霞的花云。但日本人却更钟爱缓缓飘落的“樱花雨”。从绚烂至极到寂然零落,这种从“生之热烈”到“死之静美”的瞬间切换,最能触动人们的“物哀”之思。它使赏樱从单纯的审美上升为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引发人们对于自然万物以及人间情态的哲学思索。每年暮春,在奈良的公园,很多日本人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精致、鲜艳的樱花点心,手里举一杯酒,一阵阵落花如雨如雪,随风飘落。在大阪城,粉白的落樱随着细雨缓缓坠落,在地上铺成厚厚一层。试想,如果这些落花都被悉数扫净,这日本的暮春季节,该要减去多少风情和意趣。(联系日本的落樱文化,从审美对材料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其必要性)
在“落花不扫”之前,上海早就已经“落叶不扫”。2016年秋天,上海有18条景观道路不扫落叶。到了2019年,更是增加到42条。在著名的思南路、巨鹿路、衡山路、武康路、愚园路等景观马路上,悬铃木、银杏树、鹅掌楸、枫杨,满地落叶或明黄如金,或鲜艳如火,为这座城市平添了醉人的秋意,成为市民赏秋的热门去处。可以预想,随着“落花不扫”的推进,一春一秋,人们寻访缤纷花径和落叶大道,将成为遥相呼应的城中雅事。(联系上海之前“落叶不扫”的施政措施,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对材料中的时间进行分析,论证其可行性。)
注意:联系既可以是单一角度的,也可以是多元的, 但无论是单一还是多元,联系的内容与材料的核心事件关联要紧密,同时选用的论据要富有典型性。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结——总结上文,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出呼吁等
示例:“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诗一般的语言,体现着上海对于城市品质的追求。它体现在宏大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上,更落实于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一条弄堂、一座民宅,一朵落花、一片落叶,都能为城市增添一份诗情画意和人间温度。(总结上文)
要注意的是,这个“结”一般不是结尾,而是承接上文的一个短议论段,或综合上文议论,起总结收束的作用,或从建议、措施等角度进行相对简要的分析。
(五)结尾——升华主题,首尾呼应,展现文采等
示例:愿城市有越来越多“落樱不扫”的诗意暖政,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城市里,收获诗意的栖居。
实践演练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最近,高校传媒联盟向全国1021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80.8%的受访者表示,“有过事情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的经历,许多大学生过上了“倍速生活”。比如,49.36%的调查对象看电视剧等视频会倍速播放,81.39%则会边吃饭边做别的事,34.97%有过边洗澡边玩手机的经历......有受访者就表示,“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其实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也有人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对“倍速生活”,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范文示例】
要在“倍速生活”中感受“慢下来”的力量
安星宇
一则调查,让“倍速生活”进入大众的视野,当很多人沉迷于“倍速生活”带来的充实与快乐时,我却建议年轻人找准目标去努力,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效”。(提出中心论点)
当下,多数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像是被按下了“快进键”,从早到晚,犹如一个忙不停转不休的陀螺。倍速追剧、倍速阅读、倍速加班,说是加速实现“自我浇灌”,看似也的确内容充盈、高速高效,然而,这步履匆匆过后,真正被自身转化吸收的“养分”却寥寥无几。而越来越多的被“倍速生活”长期裹挟不得“自救”的年轻人,也开始于忙碌喧嚣过后、于夜阑深静之时、于四下无人之处,喟然长叹一声“我太难了”。
毋庸置疑,年轻人对生活有向往、对未来有目标、对自我有要求确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然而“高速”不等于“高效”,“高效”更不能保障“高质”,若是一味的追求生活工作的“快”和“满”而忽视了实质内容的收获,才是真正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不仅本末倒置,更加得不偿失。 (对“倍速生活”进行辩证分析)
作家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实际上,她的此番发声有着讳莫如深的历史背景。而聚焦眼下,这些读着张爱玲长大的“年轻一代”却只记住了“趁早”这个关键词。“成名要早”、“建功要快”这样的思想不知从何时起被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年轻人价值观念中,这也是“倍速生活”模式形成的一点关键原因,而在“无底线无原则”的加倍忙碌背后,实际上是潜伏于年轻人内心深处无法依靠外力治疗,只能“自愈”的“现代焦虑症”。 (剖析不良“倍速生活”盛行的根源和本质)
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时刻都在焦虑,在面对生活、工作、学习、家庭之时,“本领恐慌”便被无限放大,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于是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他们开始和他人竞争、和自己比赛,甚至盲目的认为,只要动起来、快起来、不停歇,就能于众人间脱颖而出,出类拔萃。殊不知,在这样焦躁的、功利的价值观的驱使下,久而久之,只崇拜单一的成功、财富、地位和名望的“病灶”也就渐渐显露出来。这就犹如开车上路,若是满心满眼都是加速超车,一心只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难免就会忽视了“刹车制动”的作用,甚至最后慌不择路、与目的地背道而驰。(比喻论证,剖析不良“倍速生活”的坏处)
然而,再快的高速公路也会有“最高限速”,就如同现下这些正过着“倍速生活”的年轻人一样,在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路程中,要将“高质量”的深刻内涵放在首位,更要学会在“加速度”的日子里,感受“稳”和“缓”的力量。当然,“慢下来”的本意也并不等同于消极散漫,而是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去沉淀、去厚积。若是用原来读完一本书的速度去阅读一个章节,可能就会发现作者隐藏在某一个文字背后的温柔;若是用原来追完一部剧的时间去完整观看一整集,可能就会被某一句台词戳中内心的柔软;若是将那些频繁更换工作的“三秒钟热情”积累下来,用心去学习去重塑,可能会看见不一样的广阔天地。(联系现实生活和个体发展,论述怎样实现自我成就)
越是快节奏的生活时代,越要懂得将脚放在“刹车”上。而现在,是时候为“倍速生活”按一下“慢放键”了。(结尾再次点明中心论点,首尾呼应)
【点评】这是一篇结构严谨的“引——析——联——结”结构的时评类结构议论文。
作者开篇以材料中的现象引入中心论点——要在“倍速生活”中感受“慢下来”的力量。二、三两段对“倍速生活”进行阐发辩证分析,最后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指出“倍速生活”认知的误区。三四两段则联系现实生活,对“不良倍速生活”进行深入挖掘,剖析其背后的的心理根源,并论述其坏处。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要学会在“加速度”的日子里,感受“稳”和“缓”的力量”这一观点,从“怎么做”的角度,对前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深化。
结尾呼应标题,再次点明中心论点,简洁有力。
时评类写作提升策略
掌握基本结构模式,熟悉对材料进行分析的常见角度和方法。
2、加强时评类文章的阅读与积累。(人民日报评论、光明时评等官方媒体评论文章或评论频道)
3、加强训练。既可以加强作文训练,也可以通过日记、写评论主体段的形式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景象评价和思考。
【学霸冲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材料作文

在近日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清晰,颠覆了人们对其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劳作的印象。除了英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网友们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多的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英语。
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振华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立意:
拟标题:
参考答案
审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由三部分组成:①袁隆平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用英文致辞,获得网友点赞;②袁隆平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勤于练习英语;③袁隆平是一名水稻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综合材料,我们可以感知到袁隆平是一一个好学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学习,体现了他儒雅、多才、博学、勤奋的优秀品质,彰显了他“学不可以已”“活到老,学到老”的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题目要求很明确,让我们就材料谈感悟与联想。感悟可以从袁隆平的品性上来谈;而联想则可以由此及彼。题目设置的情境是在“致敬大师,放飞青春”主题座谈会上发言,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另外,作文(发言)内容要兼顾座谈会主题的两个方面。
参考立意:
①活到老,学到老;②奋斗是人生亮丽的底色;③学习是实现梦想的利器,国人生因追求而充实,生命因艺术而润泽。
参考标题:
(1)学不可以已;(2)活到老,学到老;(3)争做一个终身学习者;(4)学海无涯

(1)人类探索星空的脚步从未停歇,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一次次仰望星空,一步步接近宇宙和科学的奥义,探查未知世界的秘密,思索人类的未来。(2)1915年,爱因斯坦以其天才的想象力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当时人们认为黑洞可以吞噬一切。(3)2016年,霍金说:“黑洞不是永久的监狱,如果你觉得陷入了黑洞,不要放弃,有路可逃。”(4)2019年4月10日,由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完成的首张黑洞照片发布,中国科学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联想与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立意:
拟标题:
参考答案
审题:
本题是多则材料组成的材料作文题,完成此题,需要考生先梳理材料。百年来,人们对于“黑洞”的大胆预言到全球科研人员共同捕捉到黑洞的真实面貌,不仅让考生领略到科学的巨大进步,还让考生重新审视好奇心、探索欲、想象力等可贵的精神(由科学家百年来对黑洞孜孜以求的探索激发出探求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由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国正一步步成为科技强国,等等。对于多则材料作文题,还要注意理清材料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可以将四则材料看作观点和论据的关系;也可以看作相互补充、共同支撑中心论点的关系。但考生不可拘泥于材料、定要质开联想和思考。
立意:
①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和科学的奥义。②探索未知世界的秘密,思考人类的未来。③积极面对未知“黑洞”,不悲观,不放弃;④合作共赢,共探宇宙未来
参考标题:
(1)仰望星空,积极探索;(2)生命不息,探索不止;(3)合作共赢,共探宇宙未来

材料一:米兰·昆德拉认为,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最沉重的负担把我们压得越贴近大地,我们就越能真实地感受生活。
材料二: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装满水负重的船在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的带领下安全返航。
材料三:华为自2018年1月份以来接连遭受了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许多不公平对待。任正非表示,华为今天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已经预想到了,公司已经准备了十几年,并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地来应对这样的局面;眼前的困境会让华为更要坚持走创新之路,突围而出。华为从未在世界上这么有名,应为这次“广告宣传”付钱。
面对当今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立意:
拟标题:
参考答案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村共有三则,属于“相同型”。三则材料可视为总分关系,第一则是核心,二、三明举例闸释。材料一表明轻松会毁掉人的生活,压力能够让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压力越大,生活越有真实感。材料中的“坦荡”,可以是成功,可以是安全,可以是精彩,可以是突破,可以是创新,可以是凤凰涅擊。这则材料的核心意思不是轻松的危害,而是重在阐释人能承受任何压力,压力能让人变得更充实,更强大,更有可能成功。材料二阐释出物、人及社会等越负重越平稳的道理,也涉及“经验丰富的人”的引领作用。“负重”,可以是外在压力,也可以是重大责任;可以是困难挫折,也可以是神圣使命;可以是生活困境,也可以是精神枷锁。材料三写到了华为公司的负重前行,其中涉及两方面信息:一是负重前行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二是负重前行能够有助于“突围而出”。就提示语而言,主要提示考生思考时要选好立足点,行文时要具有指向性。要针对当今的时代发展和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来写。就要求而言,“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意味着必须要辩证分析三则材料,并且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综合的程度越高,作文的立意越高远。
参考立意:
(1)对待压力要有充分的准备;(2)正确看待压力;(3)变压力为动力,突围而出。
参考标题:
(1)变压力为动力;(2)人应该负重前行;(3)负重前行,行稳致远

材料一“要前进,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新永远是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钱七虎如是说。
材料二“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材料三“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的结尾如此写道。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立意:
拟标题:
参考答案
审题:
这道作文题由三则材料构成,涉及一个共同话题“创新”,但同中有异。第一则材料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土钱七虎的话,意在表明科学要发展就要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里强调的是独创精神。第二则材料引用任正非的话,强调的是创新的内涵,且强调要兼顾继承、吸纳、借鉴。第三则材料是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结尾部分,说的是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要占有,要挑选,要吸取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这样我们的文化中才能注人新的元素。所以第三则材料强调的是创新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即有选择地继承包容、吸纳借鉴。对于多材料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可以用概括法求同,也时以用关联法存异。
参考立意: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思考创新与继、吸纳借鉴、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断章取义。只谈创新,或只谈继承都不是很切合题意的立事角度。
参考标题:
(1)善于继承,勇于创新;(2)海纳百川,勇于创新;(3)要继承,更要创新

(1)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姑娘,苦恼中拍了一段短视频,传到网上后,收到了上万陌生人的安慰与鼓励。
(2)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漫天要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3)某大学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受到寝室楼800多名同学集体“请愿”挽留。
(4)云南小伙崔庆涛在高考结束后,与父母一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工地上拌砂浆。
(5)公交调度员王刚通过社交网络发动亲朋好友帮助在寒风中卖红薯的老人。
(6)军事测绘员张民历时38载,踏遍千山万水,亲手绘制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军事地图。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触动我们心灵的故事。读了上面六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例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立意:
拟标题:
参考答案
审题:
材料中精心挑选的现实生活中六个不同的人与事都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温暖着我们。第(1)(3)(5)则材料:安慰鼓时来职失意的姑娘,大学生集体挽留印将退体的宿管阿姨,公交调度员发动亲友帮助卖红薯的老人,都体现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温暖人心的力量。第②则材料: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和他的团队攻克难关,自主创新,为国争光,体现出的是一种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第④则材料:云南小伙考取名牌大学,却仍在工地劳动,体现出的是“寒门贵子”的自强与担当。第⑥则材料:张民跋山涉水,书写测绘传奇,体现出的是坚守与担当。六则小故事在内容上异中有同。考生在写作时需要从这六则故事中提取触动我们心灵的价值观,且不得脱离材料的核心立意。
参考立意:
选择材料(1、3、5)可围绕“来自陌生人的关爱”立意;选择材料(2、6)可围绕“责任与担当”立意;还可以有其他很多种组合
参考标题:
(1)散发你的温暖,构建有温度的社会;(2)坚守岗位,攻坚克难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