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课 气候)
【课标解读】(2022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考点一: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气温分布特征
(1)冬季气温特征:南北温差 ,越往北气温越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冬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气温最低点的地方在 。(原因:纬度因素;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特征:全国普遍 ,除青藏高原外。
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点的地方在 。(原因:地形地势;最热 )
【易错警示】
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
【解析】由于纬度原因,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小,因此,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但到夏季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
【思考】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
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偏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地平、开阔,是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气温偏低。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作物 水稻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中考典例】
1.(2021·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12月的西沙群岛天气炎热,而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D.距海远近不同
【答案】A
【详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约49°。在12月,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高,白昼长,得到太阳的光热多,气温高。所以,12月我国西沙群岛天气炎热,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较大。故选A。
2.(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四大高原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C
【详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占比重大,其中有四大高原分布在第一第二阶梯,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是气温最低的,故选C。
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我国不同的温度带内,出产不同的水果,柑橘主要产自( )
A.热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中温带
【答案】C
【详解】我国各地根据活动积温的多少,自南向北划分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此外还有一个高原山地气候区,划分热量带可以很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如不同的温度带内产不同的水果,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要点提示】
1.(1)大 低 秦岭—淮河 海南岛 漠河(2)高温 青藏高原 吐鲁番盆地
2.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考点二:东西干湿的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 。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最小值出现在 。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东北山地、 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 平原、 高原大部分等
半干旱区 高原东部、 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干旱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 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高原西北部等。
【中考典例】
(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民居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独具特色的民居是( )
2.我国年降水量(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影响
C.400mm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
【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可知,甲位于云南省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D为高脚楼特色民居,底层架空,是为了防潮湿、蚊虫,适宜当地炎热潮湿特点,D正确;A主要为江南水乡,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排除A;B为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排除B;C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排除C;故选D。
2.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A正确,排除B;秦岭—淮河一线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排除C;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半湿润区分界线,排除D;故选A。
【要点提示】
1.(1)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2)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3)秦岭—淮河(4)台湾的火烧寮 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东北山地、 秦岭—淮河 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森林
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 华北 平原、 黄土 高原大部分等 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 内蒙古 高原东部、 黄土 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草原
干旱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高原西北部等。 荒漠草原
考点三: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类型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深圳)、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呈现垂直气候特征)
我国各种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影响:
【中考典例】
(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答案】1.D 2.B
【解析】1.结合图示,①线以东为季风区,A错误;②线以西人口稀疏,B错误;③线以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错误;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D正确,故选D。
2.结合乙图来看,1月气温低于0度,该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四川盆地在我国南方,B正确,C错误。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或是一年两熟,D错误。故选B。
【要点提示】
1.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高原山地气候 垂直差异性显著,有的地区甚至终年冰雪覆盖
3. (1)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2)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中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综合发展
(3)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4)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景观
考点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自南向北,气温逐渐
2.海陆位置:海陆兼备,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推移: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6-7月),华北、东北地区(7.8月)
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撤出大陆回到海洋。
(3)季风气候的影响: 。
东西跨经度广。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大,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较,冬季气温明显偏低。
3.地形地势: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②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易错警示】
我国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期,降水年际变化大。 (×)
【解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往往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变化大,并不是年际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
【中考典例】
(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红叶表达对秋色的赞美。下图示意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时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分布规律是( )
A.北方早于南方 B.东部早于西部 C.平原早于山区 D.湿润区早于干旱区
2.山东半岛观赏红叶的时间比同纬度地区晚,其原因是山东半岛同期( )
A.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 B.受海洋影响,气温较高
C.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
【答案】1.A 2.B
【解析】26.读图可知,我国红叶北方最佳观赏时期多在九月至十月下旬,南方最佳观赏时期主要分布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至1月,因此北方早于南方,A正确;同纬度地区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时期,有晚于西部,也有早于西部,B错误;平原地区红叶最佳观赏时期普遍晚于山区,由于平原地区温度比山区较高,因此红叶晚的时间较晚,C错误;湿润区红叶最佳观赏时期普遍晚于干旱区,D错误。故选A。
2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沿海地区吸热速度较慢,放热速度也较慢,而内陆地区吸热速度快,放热速度也快,因此同纬度地区山东半岛受海洋影响,气温较高,内陆地区气温较低,山东半岛观赏红叶时间比同纬度地区晚。B正确;山东半岛比同纬度西部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D错误;观赏红叶的时间与温度变化有关,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不大,综上所述,排除AC。故选B。
【要点提示】
1.降低 2.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得当,有利于喜温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3.多 少
一、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分布
二、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和降水的影响
(1)季风气候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从时间上看,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因此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看,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因此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进退失常,往往造成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北进早,退的晚,——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进晚,退的早——南涝北旱
(2)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①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寒潮。
【中考典例】
(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东北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季寒冷漫长 B.雨热同期 C.昼夜温差小 D.日照充足
【答案】1.B 2.B
【分析】1.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自然因素,气候是区域差异的基础,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向北时间越推迟,所以造成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我国东北典型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夏季高温,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1·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图为我国入秋时间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
A.拉萨 B.包头 C.上海 D.广州
2.拉萨入秋时间比上海早,是由于拉萨比上海(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降水多 D.光照强
3.旅游达人李明想追逐秋天的脚步尽可能多的感受祖国大美秋色,他选择的路线合理的是( )
A.从广州向北到漠河 B.从漠河向南到广州
C.从上海向西到阿勒泰 D.从阿勒泰向东到上海
【答案】1.D 2.B 2.B
【解析】1.纬度越高、入秋越早,海拔越高、入秋越早。读图可知,广州入秋时间为11月1日,时间最晚,D正确。包头是8月1日、上海市9月中下旬、拉萨是8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拉萨入秋时间比上海早,是由于拉萨与上海相比,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入秋时间早,B正确。跟纬度、降水和光照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3.旅游达人李明想追逐秋天的脚步尽可能多的感受祖国大美秋色,他选择的路线合理的是从漠河向南到广州,漠河最早入秋,广州很晚入秋,可以尽情追逐秋天的美景,A错误、B正确。从上海向西到阿勒泰、从阿勒泰向东到上海是东西走向的,入秋时间没有从漠河向南到广州那么明显,CD错误。故选B。
(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读2020年8月16日我国夜间安睡指数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当日夜凉如水、被子来护体的是( )
A.重庆市 B.青海省 C.吉林省 D.台湾省
5.图中甲、乙两地夜间安睡指数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4.B 5.A
【分析】4.读图可知,当日,重庆市和台湾省属于“上蒸下煮,空调不能停”,青海省属于“夜凉如水、被子来护体”,吉林省属于“温度适宜,毛毯随心搭”,B项正确。故选B。
5.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且地形都以平原为主,但甲地纬度较高,乙地纬度较低,因此两地夜间安睡指数差异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2022·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中考真题)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
7.“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答案】6.B 7.A
【解析】6.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大,“300万 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由此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不能体现出发邻国众多、岛屿众多和资源丰富,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7.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致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因此才会有“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A正确。时间差异大不会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故B错误。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高纬度地区,故C错误。热带面积狭小,故D错误。故选A。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分别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9.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
A.光照增加 B.降水增多
C.气温升高 D.温差加大
【答案】8.B 9.A
【解析】8.12月为冬季。由图可知,该地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在25°C以上,平均最低气温也在15°C以上,冬季气温高,说明为热带地区,我国热带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雨林,故B正确;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均在15°C以下,故ACD错误。故选B。
9.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原先的树木遮挡光照,林窗形成后的林间空隙有利于该区域光照的增加,可以促进草本和灌木的增加,故A正确;草本和灌木需水量一般少于高大乔木,降水增加不是其形成的原因,故B错误;光照影响气温,气温升高不是直接原因,故C错误;温差不是草本和灌木生长的直接原因,故D错误。故选A。
(2021·宁夏·中考真题)春耕春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春播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最晚 B.东北地区开始最早
C.塔里木盆地晚于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早于黄土高原
11.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这是因为乙地(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远 D.水源不足
【答案】10.D 11.B
【分析】10.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读图,珠江三角洲地区春耕春播的开始时间最早,从2月下旬至3月周上旬就开始春耕春播,故A错误。东北地区春耕春播的时间最晚,一直到五5月中旬才开始,故B错误。塔里木盆地的春耕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华北平原的春耕春播时间大致为4月中下旬,因此,塔里木盆地春耕春播时间早于华北平原,故C错误。四川盆地的春耕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黄土高原的春耕春播时间大多数在4月中下旬,因此,四川盆地比黄土高原的春耕春播时间早,故D正确。故选 D。
11.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和农业的影响。读图,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随着地市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青藏地区的春耕春过时间为4月中下旬;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气温较高,地势平坦,乙地春耕春播时间大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因此,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是因为乙地受地形的影响,海拔高,气候低。故B符合题意。故选 B。
(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小满(5月21日前后)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民读“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民诊“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13.“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4.当“小满不满”时,华北地区易出现(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霜冻
【答案】12.D 13.A 14.B
【解析】12.读题干我国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可知,小满时节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多。图中丁地区是南方地区,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
13.小满(5月21日前后)是我国的夏季,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不能带来丰沛的降水,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选A。
14.在我国华北地区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之说,意思是说冬小麦长到小满时,就进入成熟阶段,这时最怕干热风袭击,干热风对开花到乳熟期间的小麦危害极大。小满时,华北地区受洪涝、寒潮和霜冻影响很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故选B。
15.(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填字母)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____洋,其性质特点是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向____递减。
【答案】(1)A(2)印度 温暖湿润(3)夏 东南沿海 西北
【详解】(1)从图中得知,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靠近东南海域的A,表示非季风区的是位于西北内陆的B。
(2)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流特点是温暖湿润,受此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所以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16.(2020·四川甘孜·中考真题)读下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和下表“成都、拉萨的气候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年平均气温 (℃) 日照时数 (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 (mm)
拉萨 7.4 3005 200-510
成都 16 1239 900-1300
(1)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______气候、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2)成都是____________省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拉萨是_______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
(3)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较______(高、低),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成都和拉萨都位于30°N附近。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照时数较______(长、短)、年平均降水量较______(多、少),由此推测拉萨的晴天日数较成都____(多、少)。
(5)国庆节期间,成都的张强同学准备到拉萨旅游,考虑到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认为他需要准备哪些物品____________(列举2种)。
【答案】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四川 亚热带季风 西藏 高原山地 低 地形/海拔/地势 长 少 多 氧气、羽绒服、防晒霜、遮阳帽等(言之有理,列举2点即可)
【详解】(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2)图中可知,成都是四川省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是西藏藏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位于青藏高原)。
(3)气温受到地形,纬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较低,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海拔高,气温低)。
(4)成都和拉萨都位于30°N附近。读图可知,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照时数较长、年平均降水量较 少,由此推测拉萨的晴天日数较成都多。
(5)国庆节期间,成都的张强同学准备到拉萨旅游,当地的气候特征是高寒,空气稀薄,缺氧,太阳辐射强烈,去当地旅游要准备好氧气、羽绒服、防晒霜、遮阳帽等。
学案第4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2课 气候)
【课标解读】(2022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考点一: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气温分布特征
(1)冬季气温特征:南北温差 ,越往北气温越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冬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气温最低点的地方在 。(原因:纬度因素;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特征:全国普遍 ,除青藏高原外。
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点的地方在 。(原因:地形地势;最热 )
【易错警示】
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
【解析】由于纬度原因,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小,因此,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但到夏季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
【思考】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什么?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作物 水稻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中考典例】
1.(2021·辽宁葫芦岛·中考真题)12月的西沙群岛天气炎热,而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D.距海远近不同
2.(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四大高原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我国不同的温度带内,出产不同的水果,柑橘主要产自( )
A.热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中温带
考点二:东西干湿的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 。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 ,最小值出现在 。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区 东北山地、 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
半湿润区 东北平原、 平原、 高原大部分等
半干旱区 高原东部、 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干旱区 内蒙古高原西部、 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高原西北部等。
【中考典例】
(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民居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独具特色的民居是( )
2.我国年降水量(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受地形影响
C.400mm等降水量线是旱地、水田分界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半干旱区分界线
考点三: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类型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深圳)、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呈现垂直气候特征)
我国各种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影响:
【中考典例】
(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考点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自南向北,气温逐渐
2.海陆位置:海陆兼备,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2)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推移:华南地区(4-5月),长江中下游(6-7月),华北、东北地区(7.8月)
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撤出大陆回到海洋。
(3)季风气候的影响: 。
东西跨经度广。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大,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较,冬季气温明显偏低。
3.地形地势: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高大山脉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侧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②高山地区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易错警示】
我国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期,降水年际变化大。 (×)
【解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往往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变化大,并不是年际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
【中考典例】
(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用红叶表达对秋色的赞美。下图示意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时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分布规律是( )
A.北方早于南方 B.东部早于西部 C.平原早于山区 D.湿润区早于干旱区
2.山东半岛观赏红叶的时间比同纬度地区晚,其原因是山东半岛同期( )
A.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 B.受海洋影响,气温较高
C.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
一、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分布
二、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和降水的影响
(1)季风气候对降水的影响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从时间上看,夏秋季节盛行夏季风,因此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上看,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因此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进退失常,往往造成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北进早,退的晚,——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进晚,退的早——南涝北旱
(2)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①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寒潮。
【中考典例】
(2021·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一年之计在于春,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东北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季寒冷漫长 B.雨热同期 C.昼夜温差小 D.日照充足
(2021·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图为我国入秋时间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
A.拉萨 B.包头 C.上海 D.广州
2.拉萨入秋时间比上海早,是由于拉萨比上海( )
A.纬度高 B.海拔高 C.降水多 D.光照强
3.旅游达人李明想追逐秋天的脚步尽可能多的感受祖国大美秋色,他选择的路线合理的是( )
A.从广州向北到漠河 B.从漠河向南到广州
C.从上海向西到阿勒泰 D.从阿勒泰向东到上海
(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读2020年8月16日我国夜间安睡指数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当日夜凉如水、被子来护体的是( )
A.重庆市 B.青海省 C.吉林省 D.台湾省
5.图中甲、乙两地夜间安睡指数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022·新疆·阿克苏市教育局中考真题)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
7.“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分别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9.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 )
A.光照增加 B.降水增多
C.气温升高 D.温差加大
(2021·宁夏·中考真题)春耕春播时间的早晚主要受热量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耕春播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最晚 B.东北地区开始最早
C.塔里木盆地晚于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早于黄土高原
11.乙地的春耕春播时间明显晚于甲地,这是因为乙地(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远 D.水源不足
(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小满(5月21日前后)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民读“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民诊“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13.“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4.当“小满不满”时,华北地区易出现(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 D.霜冻
15.(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读“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图”和“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填字母)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____洋,其性质特点是____(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①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向____递减。
16.(2020·四川甘孜·中考真题)读下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和下表“成都、拉萨的气候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年平均气温 (℃) 日照时数 (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 (mm)
拉萨 7.4 3005 200-510
成都 16 1239 900-1300
(1)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______气候、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2)成都是____________省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拉萨是_______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
(3)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较______(高、低),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成都和拉萨都位于30°N附近。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照时数较______(长、短)、年平均降水量较______(多、少),由此推测拉萨的晴天日数较成都____(多、少)。
(5)国庆节期间,成都的张强同学准备到拉萨旅游,考虑到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认为他需要准备哪些物品____________(列举2种)。
学案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