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空气与氧气(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空气与氧气(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09 07:34:33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3.1 空气与氧气
(一)空气思考:2、如何用塑料袋和玻璃瓶来
收集教室里的空气?1、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你对空气的了解有多少?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一、空气的成分冰汽水1、证明空气中含二氧化碳:-----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汽:-----冰放在杯中杯壁出现水珠。-----无水硫酸铜放在空气中变蓝。+ H2O3、证明空气中含氧气:-----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思考: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提示:1、空气中氧气会助燃;
2、氧气助燃后若生成固体,瓶内气压会减小;
3、使用转换法可将难直接测量的量测出来。水倒流且约占原体积的五分之一设计并进行实验:选择一种物质(红磷)来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但又不生成别的气体,从而形成一个装置内外的压强差,使水倒流回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收集证据(现象):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约为五分之一。(1)装置不能漏气(检查气密性)(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降温、吸收有害的白烟)(3)红磷应过量(将氧气充分反应完)(5)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4)待装置冷却后,方可打开止水夹实验成功的关键:若上述要求没做好,会对实验结论发生什么影响?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可能有哪些原因呢?(1)装置漏气;(2)红磷量不足;(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若进入的水的体积大于1/5呢?燃着的红磷伸入太慢……普提斯特利[英国]最早用加热氧化汞方法制得氧气。阅读:P76拉瓦锡[法国]最早提出“燃烧学说”,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二、空气的利用
保护气食品充气包装延长灯泡寿命冷冻剂氮气的利用空气氧气( O2 )二氧化碳( CO2 )水蒸气及其他气体杂质
( H2 O) 稀有气体
(He、Ne、Ar…)氮气(N2)——78%——21%——0.03%——0.03%——0.94%体积分数小结:空气的组成成分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 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
A 、78升 B 、78% C、21升 D、 21%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 、4:1 B 、1:4 C、 1:5 D、5:1BCB4、你有别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课堂练习:空气组成实验探究改进课件11张PPT。3.1 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性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解于水;
液氧为淡蓝色液体,固氧为雪状蓝色固体。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若
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与氧气与反应:
现象:氧气的检验方法: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2、硫与氧气与反应: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火焰淡蓝色)二、氧气的化学性质:3、磷与氧气与反应: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生成
大量的白烟。二、氧气的化学性质:4、铁丝与氧气与反应:
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思考: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
现象不同,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但能在纯氧中燃烧,你认为造成这些
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
纯度越高,反应就越激烈,现象也越明显。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 气体,许多物质都能在氧气中 。小结:比较活泼燃烧如:碳、硫、磷、铁丝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分别生成 、 、 和
(填写化学式),这些物质都是
由两种元素组成,又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 。 CO2SO2P2O5Fe3O4氧化物课堂练习: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燃????????
?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 D.闻氧气的气味
2.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可燃性??? ??B.能支持燃烧??
?? C.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B B 3.下列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三氧化硫?? D.氯化钠
4、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得到
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
下列物质中可选用的是(??? ??)
????A.铁 B.木炭 ?? C.红磷 ??D.蜡烛D C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
固体物质
D 课件11张PPT。3.1 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制取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用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烧瓶中加入MnO2;
3、连接好装置;
4、分液漏斗中加入H2O2;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一、实验室制取氧气2、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氧气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试管中加入KMnO4晶体;
3、管口放棉花,连接好装置;
4、加热KMnO4晶体 ;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一、实验室制取氧气2、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试管中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3、连接好装置;
4、加热KClO3和MnO2 的混合物;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底部且要铺平;
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
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管口放一团棉花;
试管外壁的水珠要擦干;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等导管口出现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气体;
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注意事项: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 一种物质的反应。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小张在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1)、水槽的水被染成紫红色,
(2)、试管也破裂了。
请你帮他分析造成上述二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分别有哪些?思考:(1)、试管口没放棉花(或太少);试管倾斜度太大;加热过猛等。
(2)、试管外壁水珠没擦干就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匀;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使水倒吸入试管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的物质。小知识:催化剂(触媒)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
二氧化锰是实验实常用的催化剂之一。实验室制氧气原料工业催化剂铂炭催化剂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液态
空气氮气
(沸点-196℃)液氧
(沸点-183℃)——分离空气法思考:
1、工业制氧与实验室制氧为什么方法不同?
2、上述两种制氧方法分别属于什么变化?课堂练习:1.用过氧化氢分解获得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
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度很慢
 C.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减少??????
D.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B.只能用排水法
C.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B A 3.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分别写出符号表达式)
(1)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
(2)加热分解氯酸钾:

(3)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4.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常用?????? ??????的方法
制取。 这个过程中是变化是???????????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分离空气法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