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练习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分)
1.(本题3分)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生物进化论
②空想社会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本题3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胡锦涛 C.江泽民 D.习近平
3.(本题3分)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指
A.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本题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5.(本题3分)中国共产党某次大会号召全国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请问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6.(本题3分)“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那么,我国社会主义怎样进一步发展的正确答案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B.坚持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
C.学习苏联推行的政策和模式 D.坚持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统一
7.(本题3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决定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开放沿海城市 D.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
8.(本题3分)历史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B.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9.(本题3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 ④生物进化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本题3分)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邓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是基于 “南方谈话”( )
A.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解决了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在中共十六大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中共十八大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2.(本题3分)1992年召开的________(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_________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3.(本题3分)我国当今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本题3分)中共十三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以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5.(本题3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______(人物);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人物)。
三、判断题(共15分)
16.(本题3分)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7.(本题3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 )
18.(本题3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五大。( )
19.(本题3分)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本题3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理论结晶。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这30多年,是接力探索、不断开拓前进的30多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开山之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个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是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回想这30多年,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推动着实践创新发展,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摘编自刘奇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发展和完善根植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3)胡锦涛同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做出了重大贡献。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四、综合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202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3周年,43年众志成城,43年砥砺奋进,43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华丽乐章。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走进新时代】
材料一
图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意图
(1)请将图1年代尺中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材料二
图2
(2)为什么说图中 的这张"生死契约"是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它现了怎样的"小岗村精神"
(3)材料二中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 图3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示意图
(4)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并指出该格局的特点。
图3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是怎样的扩大的?
23.(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从成立至今,经历了风风雨雨的97年,这9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97年。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漫长的近一个世纪来看,无论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你无不感到党对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贡献之大。
材料二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1978 56.2 42.9 0.9
1997 41.9 33.9 24.2
2005 31.0 8.0 61.0
——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三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材料,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了法国和美国。
——摘自曹文柱.杨宁一主编《历史》
材料四
1978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 3645.2亿元 39.7983万亿元
人均GDP 378.678元 29706元(13.3972亿人口)
财政收入 1132.3亿元 8.308万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 355亿元 出口167.6亿元 29728 亿美元 出口15779亿美元
进口187.4亿元 进口13948亿美元
外汇储备 1.67亿美元 2.8437万亿美元
居民人均收入 农村人均纯收入134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5919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1)领导中国人民开创正确的革命道路与建设道路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他们开创的正确道路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四,说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D
7.B
8.A
9.B
10.B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12. 中共十四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美好生活需要
14.经济建设
15. 彭德怀 邓小平
16.正确
17.错误
18.正确
19.正确
20.(1)未涉及;(2)正确;(3)错误;(4)未涉及;(5)正确
21.(1)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1992.主持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答对两点即可。)
(2)首创了“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形式,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精神:“敢为先下光”、改革创新。开拓进取、顺应时代潮流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3)启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4)格局:从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一 沿海开放区一内地。或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面铺开。该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2.(1)因为1978年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
(2)邓小平;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推进。
23.(1)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2)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减少,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在国际排位中不断提高。实行了改革开放。
(3)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提高。
(4)制定方针政策要依据本国的国情。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