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同步测试)——高中统编版(2019)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2 18:4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2《六国论》练习设计
一、文言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暴霜露( )
  2、暴秦之欲无厌( )
  3、当与秦相较(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百倍
其实: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祖父:古义: 。今义:爷爷。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古义: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古义: 。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古义: 。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古义: 。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
  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2、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3、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此得之(正确)
  诚不得已(办法)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4、相:
  当与秦相较(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5、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其势弱于秦(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 )
  2、义:义不赂秦( )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4、日、月:日削月割( )
  5、却:李牧连却之(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举以予人( )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
  3、赵尝五战于秦( )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   
6、洎牧以谗诛。
  译: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
二、古诗文基础知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
B.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剽:抢劫,掠夺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使……快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B.①至丹以荆卿为计
②洎牧以谗诛
C.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D.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3.下列加点词语,从词类活用角度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②李牧连却之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燕赵之收藏
⑤日削月割
⑥族秦者秦也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③/②④/⑦⑧/⑤⑥⑨
B.①④/②⑤⑥/⑦/③⑧⑨
C.①⑤⑥/②④⑦/⑧/③⑨
D.①⑤/②/⑦/③⑥/④/⑧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5.下列句子,句式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3)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三、主题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燕将录
[唐]杜牧
谭忠者,绛人也。忠豪健喜兵,燕①牧刘济与二千人,障白狼口。
元和五年,中黄门②出禁兵伐赵,魏牧田季安曰:“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奈何?”其徒言曰:“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季安大呼曰:“壮夫哉!兵决出。”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乃入谓季安曰:“某之谋,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师算不失一,是相臣之谋。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而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夸服于臣下也。今若师未叩赵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且能不耻于天下乎!既耻且怒,于是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季安曰:“然则若之何?”忠曰:“王师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则可阴遗赵人书曰:‘魏若伐赵,则河北义士谓魏卖友;魏若与赵,则河南忠臣谓魏反君。卖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于赵为角尖之耗,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季安遂用忠之谋,与赵阴计,得其堂阳。
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今命我伐之,赵亦必大备我。伐与不伐孰利?”忠疾对曰:“天子终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后一日,诏果来,曰:“燕南有赵,北有胡。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刘济乃曰:“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必不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赵,今无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刘济曰:“今则奈何?”忠曰:“燕孕怨,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济易水。是燕贮忠义之心,卒染私赵之口,不见德于赵人,恶声徒嘈嘈于天下耳。唯君熟思之。”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改)
[注] ①燕:下文的赵、魏、潞均指当时割据一方的藩镇,燕牧、魏牧、潞牧分别指所在藩镇的节度使。②中黄门:此处指宦官。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B.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C.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D.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禁兵,也叫禁军,是封建王朝保卫君王的直属精锐部队,驻扎在王宫四周。
B.中臣,德行中等的臣子。《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中臣”在文中即是此意。
C.执事,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您”。
D.符信,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统称,是通信的信物,即通行的凭证,有符有节。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杜牧为燕镇部将谭忠写的一篇传记,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
B.谭忠回到燕镇后,想让刘济出兵讨伐赵镇。他分析说,皇上要讨伐赵镇,而燕镇不出兵协助的话,会让心怀忠义的燕镇背上偏袒赵镇的恶名。
C.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想趁机起兵拦击朝廷军队,谭忠认为此举不妥,并提出两全之策帮助魏镇摆脱危机。
D.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谭忠始终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作者对谭忠的言行虽然没有做出直接评价,但行文中还是透露出对他的肯定之意。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
译文:                                    
                                    
(2)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
译文:                                    
                                    
11.杜牧身处晚唐衰世,《阿房宫赋》一文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本文为谭忠立传,是如何体现这种对国事的关心的?
答:                                    
                                    
参考答案
1、 文言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百倍
其实:古义:他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爷爷。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古义:以致,以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古义:智谋,力量。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一词多义
  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此得之(正确)
  诚不得已(办法)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其势弱于秦(形势)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二、古诗文基础知识
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D项,速:动词,招致。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介词,和,同/介词,比。B项,介词,用/介词,因为。C项,均为连词,表承接。D项,“与”,介词,跟/连词,和,同。
3、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①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②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③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④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⑤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⑥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⑦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⑧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⑨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综上,①⑤名词作状语;②动词的使动用法;⑦名词的意动用法;③⑥名词用作动词;④动词用作名词;⑧⑨形容词用作动词。
4、答案 C
解析 A项,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B项,古义: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D项,古义:天气冷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5、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例句与B项均为状语后置句,“多于南亩之农夫”调整为“于南亩之农夫多”;B项调整为“赵尝于秦五战,二败而三胜”。A、C、D三项均为判断句,“……也”表判断。
6、答案 (1)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灭六国者六国也 族秦者秦也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覆;(2)锱铢;(3)弊,赂。
三、主题阅读
7、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越魏而伐赵”是由“而”连接的两个动宾短语作谓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是”是代词“这”,作主语,领起“上不上,下不下”,应在其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
8、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中臣,德行中等的臣子”“‘中臣’在文中即是此意”理解有误。文中的“中臣”指宦官,即“中黄门”。
9、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说法有误。结合原文第二段语句“中黄门出禁兵伐赵”“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可知,是宦官率领朝廷禁卫部队讨伐赵镇,并不是征调全国的军队。
10、答案 (1)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这样就使得魏镇在北面能够(继续)事奉赵镇,在西面能够(继续)做朝廷之臣。
(2)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集中精力对付赵镇。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点:(1)执事,对对方的敬称,译为“您”;遗,给予、赠送;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符信,信物;北、西,名词作状语,在北面、在西面;奉,事奉。(2)其,表示祈使语气,一定;复,再;挂,牵挂;忧,名词,忧患;得,能够。
11、答案 文章通过传主谭忠对魏牧田季安和燕牧刘济的献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消除祸患的希望。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文主要记叙了传主燕将谭忠的两件事:为魏牧田季安出谋划策;为燕牧刘济出谋划策。谭忠的计策既维护了地方与朝廷的关系,也保护了地方的利益。从中可看出当时藩镇割据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杜牧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谭忠是绛地(今山西绛县)人。他为人豪迈雄健,爱好谈兵,燕镇节度使刘济给他两千兵马,让他驻守白狼口。
唐宪宗元和五年,宦官率领朝廷禁卫部队讨伐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对下属们)说:“赵镇的人如果成为俘虏,(我们)魏镇的人也会成为俘虏,打算怎么应对这件事呢?”他的属下说:“给我五千铁骑来解除您的忧虑。”田季安大声说:“(真是)勇猛啊!一定出兵。”谭忠当时代表节度使刘济出使魏镇,得知了田季安(中途截击朝廷军队)的计谋,便前去对田季安说:“你部下的主意,这是要引来天下的军队(攻打魏镇)啊。为什么这样说呢?以往朝廷军队的谋划一次也未失过手,这是宰相的谋略。现在,朝廷的军队越过魏镇去讨伐赵镇,不任用老臣宿将带兵,反而把兵权专门交给宦官,不征调全国的军队,而主要派出朝廷直属的禁卫部队,您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这是皇上自己做出的决定,想要在臣属面前夸耀(自己英明),(让)臣属佩服(自己)。现在如果朝廷禁军还没有攻打赵镇,却先在魏镇境内被消灭了,这(就表明)皇上的谋略反而不及臣属,能不被天下人羞辱吗?(皇上)既感到羞耻又感到恼怒,就会任用勇猛善战的将领,训练精锐的部队,再次全力起兵渡过黄河。朝廷汲取前次失败的教训,一定不会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比较赵镇和魏镇罪责的大小,一定不会先打赵镇然后攻魏镇。这就叫既不上也不下,正好对着魏镇而来。”田季安说:“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谭忠说:“当朝廷军队进入魏镇境内时,您要好好犒劳他们。此时,您要将魏镇全部兵马调往边境,号称攻打赵镇,可以暗中给赵镇送信说:‘魏镇如果攻打赵镇,那么河北的仗义之人会说魏镇出卖朋友;魏镇如果援助赵镇,河南的忠君之臣会说魏镇反叛朝廷。出卖朋友和反叛朝廷的名声,魏镇是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这样就使得魏镇在北面能够(继续)事奉赵镇,在西面能够(继续)做朝廷之臣。对赵镇来说,仅为一点点损失;对魏镇来说,能获得世间少有的利益,您难道能够对赵镇(的安危)毫不在意吗?’”田季安于是采用了谭忠的计谋,与赵镇暗中商议,得到了赵镇的堂阳城。
谭忠回到燕镇后,打算鼓动刘济攻打赵镇,正逢刘济集合各位将领说:“皇上知道我怨恨赵镇,如果命令我讨伐赵镇,赵镇也必然全力防备我。出兵讨伐与不出兵讨伐,哪种做法更有利呢?”谭忠赶忙回答说:“皇上最终是不会让我们去攻打赵镇的,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于是(刘济)派人到赵镇侦察,赵镇果然不防备燕镇,过了一天,皇上的诏书果然送来了,说:“燕镇南面是赵镇,北面有胡人。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集中精力对付赵镇。”刘济就说:“事情确实像你判断的那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谭忠说:“潞镇节度使卢从史表面上与燕镇亲近,内心实际是忌恨燕镇的;表面上与赵镇断绝往来,内心实际是亲近赵镇的。(我们)在这里替赵镇考虑:燕镇把赵镇作为屏障,虽然怨恨赵镇,但肯定不会伤害赵镇,赵镇没有必要防备燕镇,(这样)一来显示赵镇不敢抗拒燕镇,二来可使燕镇受到皇上怀疑。赵镇人既然不防备燕镇,潞镇人便会跑去报告皇上说:‘燕镇非常怨恨赵镇,现在赵镇遭受攻击却不防备燕镇,这说明燕镇相反是帮助赵镇的。’这就是我知道皇上最终不会让您攻打赵镇,赵镇也不会防备燕镇的原因。”刘济说:“现在应当怎么办呢?”谭忠说:“燕镇与赵镇结下仇怨,天下无人不知,现在皇上出兵攻打赵镇,您却使整个燕镇的兵马,一个人也没有渡过易水(去攻打赵镇)。这是燕镇怀着对朝廷的忠心,最终(却)招来偏袒赵镇的口实,(既)不被赵镇人感激,而坏名声徒然喧闹在天下人的耳畔。请您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吧!”刘济于是亲自率领七万人向南边讨伐赵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