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共价键 键参数课件(共14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1.2共价键 键参数课件(共14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3 18:0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键参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共价键参数的含义,能用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通过认识共价键的键参数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探析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质的影响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1、键能:
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通常是298.15 K、101KPa条件下的标准值。
单位:KJ/mol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 ,越 断裂。
稳定

不同分子中,同一种共价键的键能 ,我们一般用的是 。
不同
平均值
键能越高,分子越稳定。
H=反应物键能总和 - 生成物键能总和
2、应用:
通过以上结果说明HCl与HBr哪个更易分解成相应的单质?
1、利用P37表2-1的数据计算以下两个反应的 H:
【合作探究一】
Cl2(g)+H2(g) =2HCl H1
Br2(g)+H2(g) =2HBr H2
2、N2、O2、F2与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一事实?
=-184.9kJ/mol
=-102.3kJ/mol
生成HCl放热越多,说明HCl更容易生成,更难分解,或者说HBr更易分解。
N≡N、O=O、F-F的键能依次减小,所以三种单质与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
H=反应物键能总和 - 生成物键能总和
1.判断题
(1)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由该键形成的分子越稳定
(2)N—H键能是很多分子中的N—H键能的平均值
(3)O—H键能是指在298.15 K、101 kPa下,1 mol气态分子中1 mol O—H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4)C=C键能等于C—C键能的2倍
×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练习】根据课本P37表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H2(g)+O2(g)=H2O(l)的△H
B、HF、 HCl 、HBr、 HI稳定性逐渐减弱
C、O-H键能比N-H键能更大,所以水的沸点比氨气的沸点高
D、C≡C的键能是C-C的键能的三倍
B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2、键长:
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
常用单位:pm(皮米)
1pm=10-12m=10-10cm
键长只是振动着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核间距
原子半径决定共价键的键长,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
卤素单质的键长与共价半径
【合作探究二】
2、查看课本P37表2-1的数据,F-F键、Cl-Cl键的键能大小,讨论键能与键长的关系。
3、已知CH4是正四面体结构,CH3Cl是不是也是四面体结构?为什么?
1、C-C、C=C、C≡C的键长是否相同?有什么规律?
4、C和Ge是同族元素,为什么C原子间可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间难形成双键或三键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1、C-C、C=C、C≡C的键长是否相同?有什么规律?
不同
就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单键键长>双键键长>三键键长
2、查看课本P37表2-1的数据,F-F键、Cl-Cl键的键能大小,讨论键能与键长的关系。
一般而言,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共价键越稳定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CH3Cl分子不是正四面体形,C-H 、C-Cl键的键长不相等
3、已知CH4是正四面体结构,CH3Cl是不是也是正四面体结构?为什么?
4、C和Ge是同族元素,为什么C原子间可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间难形成双键或三键
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键键长较长,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分子式 结构式 球棍模型 键角 分子空间结构
CO2
NH3
H2O
CH4
P4
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H-O-H
O=C=O
180°
105°
107°
直线形
三角锥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60°
正四面体形
109°28′
3、键角:
归纳总结
键能
键长
键角
决定
决定
分子的稳定性
分子的空间结构
决定
分子的性质
键能和键长是衡量共价键强弱的重要参数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2)键长和键角数据的获得
4、键能、键长、键角的测定
(1)键能数据的获得
X射线衍射实验
可通过实验测定,但更多的是推算获得的
第二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思考与讨论:
1、试利用表2-1的数据进行计算,1 molH2分别与1 molCl2、1 molBr2(蒸气)反应,分别形成2 molHCl和2 molHBr,哪一个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多?如何用计算的结果说明氯化氢分子和溴化氢分子那个更容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
2、N2、O2、F2跟H2的反应能力一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
3、通过上述例子,你认为键长、键能对分子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
N-H键、O-H键、与H-F键的键能依次增大,即形成这些键时放出的能
量依次增大,化学键越来越稳定。所以N2、O2、F2与H2反应能力依次增强。
分子键长越短,键能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H2(g)+Cl2(g)=2HCl(g) △H= -184.9 KJ/mol
H2(g)+Br2(g)=2HBr(g) △H= -102.3 KJ/mol
HBr更易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