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05 23: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北京教育学院方美玲教授指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是位于历史学科顶层的历史学科大概念,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基本概念、核心概念的关系如图所示。方美玲教授强调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既是历史学科视角和方法关系的聚合器,又是历史学科完整研究过程。必须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科知识碎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科课程的立德树人目标。方美玲教授强调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包含对历史事物的时空定位与沿革、理论思考与批评、历史的叙述与描述、资料性质的判断与甄别、历史的意义等。以本单元教学为例,通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探究,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正是在一次次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维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几千年连续不断。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的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虽然古老,但我们的文化在不断创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又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未来,中华文化的新鲜血液有待每一名同学去创造、去注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待每一个中国人去探索、去发扬。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单元教学以唯物史观为统领,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中心主题,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促进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尤其侧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重点分析:课标的关键词有以下几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本专题围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个中心主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两个视角,一方面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因,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另一方面突出中华文化在同外来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不断发展,极具包容性,同时又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其他文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意义。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历史的纵向与横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国际视野。基于上述分析,本专题在实施过程中,应该达成以下基本目标: 第一,学生应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理解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第二,学生应该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总特点和总趋势;运用唯物史观解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和问题;理解人类文化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发展的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借助史料的收集、研读、甄别,从中判断史料的实证价值,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叙述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可靠证据,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学生应能感受人类文化的内涵和民族文化魅力,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增强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教学内容分析及课时分配:1)本册定位:本课为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单元分析(课时分配与每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两课: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两课的内容与课标要求基本一致,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价值及其世界意义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叙述。基于对课标的解析,共设置三课时,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其中,第1课用两课时讲述,因为教材的内容相较课标又增加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目,共3个子目,内容较多,故需用两课时。第一节课,侧重讲述中华文化中历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科技文学、艺术等因篇幅所限不展开,旨在让学生在初中和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再进行一个完整回顾,为后面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价值等提供历史依据。第二节课,首先简明扼要地回顾中华传统文化主流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以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的两次思想活跃局面作首尾呼应,引导学生概括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此引申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第2课用一课时讲述,因为只有2个子目,内容相对较少。并且与第1课内容前后相承,有重合之处,所以在第一子目“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将“西学东渐”的重合部分做简化处理,突出强调中华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融合;在讲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时,重构教材结构,打破原本的时间顺序,分东、西两个方向,按照空间顺序分析中华文化的向外辐射和传播。3、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比较精准的学情。1)整体情况: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分析史料素养。但部分同学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阶段,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还有待提升。2)已有基础:初中阶段和高一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问题如下:①你能列举出诸子百家中的代表性学派吗?②你能说一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吗?③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举例说明。 ④谈一谈你对借鉴、学习外来文化的看法?⑤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对于第1个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列举出儒墨道法这几个代表性学派,可见学生对于百家争鸣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第2个问题,有超过一半的同学仅仅只能说出政治或文化一个方面的原因,不会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通过思考题、探究题加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涵养。第3、4、5个问题,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不知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更不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何,应如何发扬更无从谈起。针对这种情况,将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与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理解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总特点和总趋势;运用唯物史观解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和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借助史料的收集、研读、甄别,判断史料的实证价值,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训练创新思维能力。感受人类文化的内涵和民族文化魅力,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深化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文化观。2)本单元整体教学与各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示意图:
(四)单元教学设计
1)单元框架本单元教学共设置3课时,本单元教学设计结构与各课时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2)问题链与设计意图本单元设置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探究、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下图示:
(五)教学特色分析
定位准,强调主题教学设计。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主题为引领,将中华文化发展放在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交流过程中,使教学内容结构化,逻辑清晰。阐释清,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创设多个历史情境,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课堂,课堂生动。构思巧,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思考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图文史料并举,类别丰富多样,巧妙运用诗句,点明主题,增加美感,有助于提升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尤其侧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立意新,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深化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文化观。
(六)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从文化交流与发展角度,认识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中,极具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和升华,因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理解文化交流和传播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运用唯物史观解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和问题,借助史料的收集、研读、甄别,认识不同阶段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阶段特征,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理解和评判,提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进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深化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文化观。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教学重点: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教 学 过 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 通过古诗与方锦龙用琵琶弹奏世界各地乐曲的视频,体现琵琶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产物,从而导入新课,点明主题。 朗读古诗《琵琶行》,观看方锦龙用琵琶演奏世界各地不同乐曲的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1、中华文化融合佛教文化的历程(1)初传·两汉之际 ①张骞出使西域期间(前138年——前126年,前119年——前115年),可能佛教也随之传入汉地。海上航道与印度东海岸的黄支等地建立联系,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到过身毒(古印度)。【概念明晰】古印度 身毒(汉《史记》)天竺(唐初统称)② 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洛阳伽蓝记》(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明帝令画工图佛像,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台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魏书》【概念明晰】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寺”源于“鸿胪寺”之“寺” ,后“寺”字成为中国寺院的泛称。 【思考1】两汉时期,佛教能不能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儒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教:剃度、出家、离俗……佛教的清规戒律与儒教三纲五常激烈碰撞。“佛道”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阶段。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上流社会,偶因好黄老之术,兼及浮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2)兴盛·魏晋1)取经求法 朱士行(203—282),三国魏高僧,法号八戒。第一个汉人和尚,受戒于白马寺。“西天取经”第一人,手抄《大品般若》经本,派弟子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在于阗(今新疆和田)去世。2)译经弘法鸠摩罗什(344-413),东晋十六国后秦国师,出身天竺望族,名闻西域诸国,曾任龟兹(今新疆库车)国师。后被前秦、后秦挟持至凉州、长安弘法。翻译《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等文精义明,为古今佛教界推崇。鸠摩罗什译《仁王经疏》 三教融合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三教殿” (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三教殿”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为老子,左手边为孔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刘宋有佛寺1913所,南齐有2015所,萧梁有2846所,即便是疆域局促的陈朝,也仍有佛寺1232所。北朝的佛寺、僧尼远多于南朝,北魏末,仅洛阳一地就有佛寺1367所,全国有1万余所。东魏北齐有寺3万余所,僧尼300万人。北周也有寺1万所,僧尼100万人。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以皇帝之身出家(4次)【思考2】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集 蒿里行》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 列传 阮籍》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草茎树叶甚至牛马毛都被吃光,接着发生大瘟疫。——《晋书 食货志》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叶洵灶 《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孔孟礼教,与我何干?——阮籍魏晋名士纵情山水,追求感官刺激。——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 汰侈第三十》……而社会民众,亦以身丁荼毒,佛讲未来,堪资慰藉……——钱穆《国史大纲》佛教中国化顺应玄学清流而转入“佛玄”阶段。——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佛教补充了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3)本土·隋唐1)宗派林立禅宗简单易行,具有很大的诱惑和欺骗性,唐后期几乎取代了佛教的所有宗派,垄断了佛坛。2)远播海外 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第三阶段是以隋唐宗派佛教为主的独立自主发展阶段,在理论和修行途径的基础上出现分宗立派的趋势,使中国作为国际性佛教中心的地位更加显著。——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4)融合·宋明1)新佛教——中国佛教。印度佛教彻底演化为中国佛教,入乡随俗、移花接木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2)新儒学——宋明理学。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2、影响积极:①宗教信仰(报应) ②哲学观念(思辩)③绘画建筑(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④文学艺术(诗佛王维)⑤礼仪习俗(茶文化)⑥语言文字⑦处世态度现在许多国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俗语佛源》日常用语:刹那、烦恼、解脱、臭皮囊、觉悟、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一尘不染、一厢情愿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所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国家兴盛。 【思考3】中国对佛教文化有何贡献?(1)保存了佛教文化资料。其主要工作有两项:第一项是翻译佛教典籍,第二项是撰写佛教历史著作。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汉语翻译佛典工作具有连贯性,能够反映古印度广大地区佛教经典出现的具体过程,以及古印度佛教发展的趋势和脉络。最负盛名的东晋法显撰写的《佛国记》和唐朝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研究当时古代南亚、中亚和东南亚历史、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的历史著作。(2)丰富和发展了佛教文化。可概括为撰写新典籍(历代大师佛教著作)、倡导新教义(新的生活理论、传教理论、修行理论)、建立新宗派(域外佛教没有的新宗派)、打造新圣地(与佛教信仰相关的名山、宗派的祖庭)、创造新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这些方面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源远流长的历史、跨越国界的影响及历久不衰的价值。(3)弘扬了佛教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印两种文化交流互鉴后的宗教文化成果的结晶的过程不仅是传播佛教文化的过程,而且是以佛教文化为载体,全面弘扬、传播中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明末清初——翻译引进1)徐光启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译介西方科学著作,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著名传教士,汤若望、利玛窦。2)补充:严复《天演论》,1897年12月刊于天津《国闻汇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翻译标准——信、达、雅。“天演之事,不独见于动植二品中也,实则一切民物之事……乃无一焉非天之所演也。”生物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2、近代以来表格总结【思考4】近代中国吸收西学的“三种层次”是?吸收程度先“西化”、后“化西”的原因是?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器物→制度→思想。对文化的选择与淘汰,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近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曲折的近代化历程,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第一子目小结】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第一次是本土内部文化的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通过融合,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综合,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和伦理政治、伦理教化的原则。第二次是东方文化的局部融合: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中华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本土化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明末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文明,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明末至近代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转型。中华文化在一次次文化交融、创新中实现转型,迈向新生,维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几千年连续不断,绝无仅有,是现存的人类文化自然发展的唯一模式。研究中国文化史,正是解剖人类文明自然演进历程和发展规律的不可绕过的途径。 ——张茂泽《论中国文化的特点及世界价值》 阅读并理解材料。回顾第一课所学,思考问题。解析并释读地图。明晰概念。思考并回答问题。回顾所学,运用二重证据法。思考并回答问题。根据材料,从上、中、下三大阶层,社会不同群体逐一分析原因。思考、回答导入的问题。通过表格,对比分析本土宗派之间的异同和教义主张难易,理解禅宗成为主流的原因。理解佛教输入、吸收、又输出的过程。回顾第一课所学,进一步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总结梳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思考佛教的影响。思考中国对佛教文化有何贡献。阅读并分析材料。回顾第一课所学,填写表格。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中华文化在一次次文化交融、创新中实现转型,迈向新生。 点明学习主题,导入第一子目。回顾以往所学,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加强解读地图的能力。概念明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涵养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史料实证素养。涵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强化时空观念。首尾呼应,涵养历史解释素养。训练提取关键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强大生命力。进一步理解三教融合。形成知识框架,巩固基础。强化辩证的唯物史观,涵养历史解释素养。训练总结概括能力,涵养历史解释素养。深化理解中国对于西学的吸收、本土化。构建知识框架,回顾第一课所学。深化理解,涵养历史解释素养。深化理解,涵养历史解释素养。突出教学立意。
环节三: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中学东传——东亚文化圈世界九大文化圈【概念明晰】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东边是朝鲜、日本,东南是越南及其以南、以东的东南亚国家;西南越过内、外蒙古大草原直达西伯利亚大森林,东北到达外兴安岭内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制度、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自古以来,韩国就在中国文化的绝对影响之下,这种影响波及到日本,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这一文化圈最大特征是汉字的使用;儒教和佛教普及是共同点。这种表征一直延续到今天。比苏格拉底的申辩,《论语》更显亲切;比起西方的某些文学作品来,《三国志》更投合韩国人的兴趣。 ——1992年韩国政府《同中国文化再相逢》小结:
(二)中学西传1、四大发明的外传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2、中国热①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论孔子》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思考5】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哪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抗疫精神。【课后作业】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全球性的危机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鲜明对比,其背后深层原因,除了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外,还有中华文化的优势起着重要作用。凡是过往,皆为历史。抗疫期间中国为人类抗疫史提供宝贵的经验,请同学们以“从抗疫大考感悟中华文化的力量”为主题,谈谈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以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东亚各国捐赠口罩包装箱上的诗词等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对日本、朝鲜、韩国等国自古至今的影响。填写表格。阅读并分析材料。总结思考并回答问题。以“从抗疫大考感悟中华文化的力量”为主题,谈谈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联系实际,理解东亚文化圈各国关的紧密系与面临的挑战。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四大发明的传入对欧洲的影响。前后联系,首尾呼应,构建知识框架。联系实际,博古通今,胸怀天下。博古通今,涵养家国情怀与历史解释的素养。
环节四:总结提高 世界上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冯友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构建知识框架。提升教学立意。
板 书 设 计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1、中华文化融合佛教文化的历程2、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3、中国对佛教文化的贡献(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近代化的转型1、明末清初2、近代以来(“西化”→“化西”)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一)中学东传(东亚文化圈) (二)中学西传 1、四大发明的外传2、中国热(三)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意义
教学反思
1. 定位准,强调学科大概念引领与单元主题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单元的课标要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论研究,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主题为引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交流过程中,使教学内容结构化,逻辑清晰。具体而言,以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核心基础知识,进而阐释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如何发展,以及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使得本单元教学既有横向的解释,又有纵向的延伸。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课标的要求,又渗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2. 立意新,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与涵养家国情怀。本课教学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引领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进而理解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对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再者,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运用唯物史观解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和问题,理解不同的时空框架下人类文化发展的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感受人类文化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的魅力,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深化跨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文化观。3. 构思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本单元教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创设多个历史情境,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课堂。思考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图文史料并举,类别丰富多样,巧妙运用诗句,点明主题,增加美感,有助于提升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尤其侧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课为例,本课运用了诗文、视频、民间传说、正史史料、生动图片、表格数据图、图表结构图、学者研究与评述等丰富多样的材料。针对具体问题,提供丰富的历史材料,促进学生思考。例如,本课导入使用了《琵琶行》与方锦龙演奏琵琶的视频;论证魏晋时期三教融合时,使用了鸠摩罗什《仁王经疏》和山西大同悬空寺;使用唐朝的本土化宗派表格,非常直观地给学生展示了禅宗得以兴盛的原因;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突显了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首先都是紧扣本课内容,服务教学目标的。即便是民间传说的使用,都补充了相应正史史料,增强说服力,同时兼顾到培养学生辨别史料的高阶能力。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