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一千三百多年前,日本长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给唐朝众僧。袈裟上绣着四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后来,唐朝高僧鉴真听闻此偈,很受触动,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020年2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唐
朝
的
中
文
化
交
流
外
tang dynasty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找一找,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菻,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
壹
遣唐使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唐朝建立后的630-834年,200余年间,到达中国的遣唐使一共15次。每次最少200人,最多五六百人。成员有官员、医师、画师和各种技术人员等,他们在唐朝居留、游历、学习。
遣唐使印
阿倍仲麻吕,日本人,中国名晁衡,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朝廷内做官。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后来,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闻被溺死。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阿倍仲麻吕
遣唐使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遣唐使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模仿中国,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规定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制 度
孝德天皇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遣唐使
服 饰
奈良时代,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首先在贵族中流行,被称为唐风贵族服。
平安时代,对唐风贵族服加以改造,有意识地显示出人的线条美,从此这种服装固定为日本的和服。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遣唐使
货 币
日本和同开珎(bǎo)——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形制仿唐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bǎo)
开元通宝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遣唐使
建 筑
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仿隋唐长安城建造而成,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遣唐使
文 字
平假名
片假名
平假名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
片假名假借汉字楷书造成,用于标记外来词、象声词和特殊的词语。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遣唐使
书法
小野道风《玉泉帖》行草全卷
贰
鉴真东渡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鉴真东渡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鉴真,唐朝僧人,是著名医学家。唐玄宗时期,应日本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扬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
鉴真东渡
次数 概况
1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2 被风浪所阻。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 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 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
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东渡成功。
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东渡
鉴真…….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被日本人誉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人。鉴真大师不愧为永远璀璨夺目的明珠。
——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 叶小文《一位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多人。
2.下列最能见证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的是( )
A.大昭寺会盟碑 B.洛阳白马寺
C.西安大雁塔 D.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学
以
致
用
D
1.630年至834年的二百余年间,日本19次派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
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
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A
叁
玄奘西行
tang dynasty
tang dynasty
玄奘西行
玄奘(zàng)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yī),今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外交家、旅行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数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其一生译经1 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玄奘西行
问题二:
说说你所知道的唐僧和玄奘有什么不同?
问题一:
唐僧西天取经和玄奘西行有什么相同点?
玄奘西行
思 考: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慈恩寺大雁塔
(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 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畅所
欲言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需要面对的困难有哪些?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社会和人文的压力
自然的困难
自身的疾病
坚定的信念
必胜的信心
无畏的勇气
以史为鉴: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基础
条件
唐
朝
的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民间交往
政府交往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唐朝兼容并蓄,全面开放,中外交流频繁,文化繁荣。
课
后
练
习
阅读下列材料:
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穆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安史之乱前的唐朝,处在强国稳定时期,因此唐王朝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周边各国的侍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文化传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中同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是什么?
(2)材料提到“唐文化传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3)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当今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