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7.5 极地地区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惠阳期末)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B.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南极地区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赴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多为11月至次年3月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南极地区,B不符合题意;
C.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C不符合题意;
D.赴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多为6-8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内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及周围的岛屿;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在斯匹次卑尔根岛(见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植物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下列哪项不是该种子库建设的有利条件( )
A.该岛位于北极圈内
B.终年严寒、冰冻
C.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D.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A.斯匹次卑尔根岛位于76°N-80°N之间位于,位于北极圈以内,A选项错误;
B.斯匹次卑尔根岛纬度高,位于北极圈以内地区,终年严寒、冰冻,B选项错误;
C.斯匹次卑尔根岛位于北冰洋中,气温严寒,人类活动少,C选项错误;
D.极昼极夜是极地地区特有的昼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和种子库建设无关,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及其周边的欧洲 、亚洲、北美洲三大洲的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2022八上·宝丰期中)下面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照片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房屋建在地桩上,不贴冰面;墙壁多采用“夹心饼干”式,即两侧是耐低温的薄钢板,中间是致密的保温材料。阅读图文资料,在南极建科考站有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烈风③冻土④降雪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由气候资料图可知,南极气温特别低,酷寒气候,墙壁采用夹心饼干式是为了保温。 这样的建筑是为了适应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特别是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故在南极建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①酷寒,②烈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4.(2022·东营)关于极地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寒带地区 B.至今无常住人口
C.北极地区风力更大 D.南极地区气温最低
【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位于北寒带;而南极地区的南极洲范围超出了南极圈之外,并不全部位于南寒带, 故A错误; 南极地区尚无定居人口,但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超过300万,故B错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力更大,故C错误;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气温要低 ,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022·梧州)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观光摄影。下图是“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是( )
A.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 B.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
C.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D.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
6. 当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时,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此观赏北极熊聚集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答案】5.C
6.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2)本题考查观赏北极熊聚集的最佳时间,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5.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下降,B错误;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D错误。故答案为:C。
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年中10-11月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而10-11月为观赏北极熊的最佳时间,D正确;1-2月、4-5月哈得孙湾及北冰洋其他海域都已结冰一段时间,北极熊可能已经迁徙至更北区域,AB错误;7-8月海域没有结冰,C错误。答案D。
(2022·葫芦岛) 读南极地区中国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8. 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
A.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B.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C.研究企鹅、北极熊生存环境
D.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
【答案】7.D
8.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2)中国南极科考站现在有五个,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7.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长城站位于南纬62°13′,纬度低于66.5°,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于66.5°,有极昼极夜现象,ABC错误。故答案为:D。
8.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生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所以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B正确;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是为了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也不是为了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AD错误;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所以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可能是为了研究北极熊的生存环境,C错误。故答案为:B。
9.(2022·铜仁)20世纪2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考察队纷纷到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②各国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正值我国的冬季
③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黄河站
④为大力保护南极地区,应停止一切对南极地区的考察活动
⑤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为科考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①正确;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各国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正值我国的冬季,此时南极正值暖季且出现极昼现象,便于科学考察,②正确;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③错误;停止一切对南极地区的考察活动,并不利于人类保护南极,④错误;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⑤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022·绵阳) 运动鞋废弃后几乎无法回收利用,需要千百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双运动鞋生命周期中会产生14千克碳排放,制鞋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66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全球气候变暖正威胁着企鹅的家园。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制鞋业密切关联的是( )
A.矿产开采 B.生物工程 C.航空航天 D.纺织工业
11. 每年大量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必将( )
①污染大气②占用土地③污染水源④引发洪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企鹅的家园气候严寒,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地势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减少碳排放,保护企鹅的家园。日常生活中除少购买运动鞋外,还应( )
①少用清洁剂②少用一次性餐具③使用自备购物袋④乘坐公共交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D
11.A
12.B
13.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0.制鞋业属于轻工业,联系实际可知,运动鞋制造与矿产开采、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业无关,纺织工业与制鞋业关系最密切,D符合题意。故根据题意选D。
11.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焚烧会造成大气的污染,焚烧的灰烬也会污染水源,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不会引发洪涝。故①②③ 正确。根据题意选A。
12.企鹅的家园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主要在南极圈以南,这里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再加上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南极地区的气候酷寒。故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13.企鹅家园所在的南极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造成的,使用清洁剂主要是污染水体,不会减少碳排放,①不合题意;少用一次性餐具和自备购物袋,可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乘坐公共交通比呈私家车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②③④符合特意。故答案为:D。
14.(2022·大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下列关于极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 B.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北极地区被北回归线穿过 D.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A正确。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BD错误。北极地区被北极圈穿越,C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022·丹东) 2020年4月24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工作圆满完成。此次科考中科学家们发现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读“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
16. 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 )
A.人口减少 B.风力增强 C.气候变暖 D.洪涝频繁
【答案】15.D
16.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5.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读图可知,五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应该是最高的,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6.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会大量繁殖,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气候变暖,C正确。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A错误。南极地区有风库之称,常年风大,B错误。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降水稀少,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七下·叙永期末)2021年2月底,南极大陆中国长城科考站附近出现粉红色的“西瓜雪”,研究发现是积雪中的雪藻微生物在温度升高时迅速生长,呈现红色。下图是“南极中国泰山站主楼”,该楼采用架空离地圆环形外表和高架设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泰山站主楼外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①防积雪掩埋②追求审美需要③防动物袭击④降低强大风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西瓜雪”现象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为了缓减这一趋势我们应提倡()
A.使用一次性木筷 B.家家购买燃油车
C.购物多用塑料袋 D.开发新能源减排
【答案】17.D
18.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2)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7.根据题意可知, 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离地圆环形外表和高架设计,这是因为南极地区多暴风雪,这样可以①防积雪掩埋,④降低强大风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根据题意可知, “西瓜雪”现象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为了缓减这一趋势我们应提倡开发新能源减排。 家家购买燃油车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使用一次性木筷会破坏森林资源, 也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购物多用塑料袋会污染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9.(2022七下·长春期末)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方向自转。
(2)乌斯怀亚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该城市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 洲。
(3)图中五个科考站位于西半球的是 ,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没有极夜、极昼现象的是 站。
(4)小明的爸爸计划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间上看,你觉得合适吗? (合适/不合适)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 。
【答案】(1)顺时针
(2)南美
(3)长城站;西北;长城
(4)不合适
(5)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或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被破坏和污染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读图可知,乌斯怀亚与长城站只有一海之隔,说明该城市位于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南美洲的最南端。
(3)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区域是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的区域是西半球,读图可知,长城站大致位于60°W经线上,中山站大致位于75°E经线上,泰山站大致位于80°E经线上,昆仑站大致位于85°E经线上,因此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长城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可知,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五个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4)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暑假期间我国正是夏季,而南半球是冬季,此时不适合旅游,因为南半球冬季时,南极地区是极夜,南极地区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
(5)由于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我恢复和净化的能力很差,为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因此在南极旅游时,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三、图文分析题
20.(2022七下·绿园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于2022年建成。
材料二: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
材料三: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南极地区智慧温室大棚示意图。
(1)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唯一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从东西半球看,该科考站位于 半球。
(3)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和 。(每个空选择一个数字填写)
①台风②酷寒③暴雨④狂风
(4)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环绕,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为 洋,罗斯海新站位于五带中 带。
(5)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 (从气温条件、昼夜长短状况中选答一点简要回答即可)。
【答案】(1)企鹅
(2)长城;东
(3)②;④
(4)印度;南寒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有极昼现象,白天时间较长,有利于科学考察的进行。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读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从东西半球看,该科考站位于东半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狂风;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②酷寒和④狂风;与台风、暴雨无关,排除①③;填②④。
(4)读图可知,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环绕,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为印度洋,罗斯海新站位于五带中南寒带,位于南极圈以内。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北半球冬季,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的进行。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1.(2022·永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只有一个柠檬那么重的北极燕鸥,却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长的候鸟。它们始终追逐太阳的脚步,每年都能完成一一次往返于地球两极之间的旅途。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英国北部的法恩群岛有超过2000对北极燕鸥,但数量在不断减少。
材料二 北极燕鸥主要迁徙路线示意、英国伦敦气候资料和北极燕鸥图
(1)英国居民以 人种为主,伦敦的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
(2)每年秋季,北极燕鸥从繁殖地向南迁徙,到达非洲海岸后,会选择A路线或者①大洲沿岸的B路线南下,到达南极地区越冬,①大洲的名称是 洲:第二年3月,北极燕鸥开始沿C路线从越冬地飞越②大洋迁往繁殖地,②大洋的名称是 洋。
(3)推测北极燕鸥选择北极地区而不是南极地区作为繁殖地的自然原因。(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1)白色;均匀
(2)南美;大西
(3)夏季北极有极昼现象;为北极的暖季。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由图可知,伦敦季节分配特征是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2)由图可知,图中①大洲是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②大洋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洋--大西洋。
(3)北极燕鸥选择北极地区而不是南极地区作为繁殖地的自然原因是:北半球的夏季来临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便于北极燕鸥繁殖。
【点评】(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2)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部是纵贯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东部是相间分布的平原和高原,其中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这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支流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南美洲的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没有寒带,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七下7.5 极地地区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惠阳期末)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B.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南极地区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赴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多为11月至次年3月
2.在斯匹次卑尔根岛(见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植物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下列哪项不是该种子库建设的有利条件( )
A.该岛位于北极圈内
B.终年严寒、冰冻
C.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D.有极昼极夜现象
3.(2022八上·宝丰期中)下面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照片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房屋建在地桩上,不贴冰面;墙壁多采用“夹心饼干”式,即两侧是耐低温的薄钢板,中间是致密的保温材料。阅读图文资料,在南极建科考站有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
①酷寒②烈风③冻土④降雪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2022·东营)关于极地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寒带地区 B.至今无常住人口
C.北极地区风力更大 D.南极地区气温最低
(2022·梧州) 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观光摄影。下图是“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是( )
A.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 B.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
C.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D.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
6. 当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时,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此观赏北极熊聚集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2022·葫芦岛) 读南极地区中国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
8. 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
A.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B.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
C.研究企鹅、北极熊生存环境
D.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
9.(2022·铜仁)20世纪2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考察队纷纷到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
②各国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正值我国的冬季
③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黄河站
④为大力保护南极地区,应停止一切对南极地区的考察活动
⑤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为科考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2022·绵阳) 运动鞋废弃后几乎无法回收利用,需要千百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双运动鞋生命周期中会产生14千克碳排放,制鞋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66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全球气候变暖正威胁着企鹅的家园。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制鞋业密切关联的是( )
A.矿产开采 B.生物工程 C.航空航天 D.纺织工业
11. 每年大量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必将( )
①污染大气②占用土地③污染水源④引发洪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企鹅的家园气候严寒,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地势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减少碳排放,保护企鹅的家园。日常生活中除少购买运动鞋外,还应( )
①少用清洁剂②少用一次性餐具③使用自备购物袋④乘坐公共交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2·大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下列关于极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 B.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C.北极地区被北回归线穿过 D.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2022·丹东) 2020年4月24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工作圆满完成。此次科考中科学家们发现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读“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
16. 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 )
A.人口减少 B.风力增强 C.气候变暖 D.洪涝频繁
(2022七下·叙永期末)2021年2月底,南极大陆中国长城科考站附近出现粉红色的“西瓜雪”,研究发现是积雪中的雪藻微生物在温度升高时迅速生长,呈现红色。下图是“南极中国泰山站主楼”,该楼采用架空离地圆环形外表和高架设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泰山站主楼外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①防积雪掩埋②追求审美需要③防动物袭击④降低强大风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西瓜雪”现象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为了缓减这一趋势我们应提倡()
A.使用一次性木筷 B.家家购买燃油车
C.购物多用塑料袋 D.开发新能源减排
二、综合题
19.(2022七下·长春期末)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方向自转。
(2)乌斯怀亚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和旅游的门户,该城市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 洲。
(3)图中五个科考站位于西半球的是 ,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没有极夜、极昼现象的是 站。
(4)小明的爸爸计划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间上看,你觉得合适吗? (合适/不合适)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 。
三、图文分析题
20.(2022七下·绿园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于2022年建成。
材料二: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
材料三: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南极地区智慧温室大棚示意图。
(1)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唯一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从东西半球看,该科考站位于 半球。
(3)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和 。(每个空选择一个数字填写)
①台风②酷寒③暴雨④狂风
(4)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环绕,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为 洋,罗斯海新站位于五带中 带。
(5)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 (从气温条件、昼夜长短状况中选答一点简要回答即可)。
21.(2022·永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只有一个柠檬那么重的北极燕鸥,却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长的候鸟。它们始终追逐太阳的脚步,每年都能完成一一次往返于地球两极之间的旅途。据科学家研究表明,英国北部的法恩群岛有超过2000对北极燕鸥,但数量在不断减少。
材料二 北极燕鸥主要迁徙路线示意、英国伦敦气候资料和北极燕鸥图
(1)英国居民以 人种为主,伦敦的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
(2)每年秋季,北极燕鸥从繁殖地向南迁徙,到达非洲海岸后,会选择A路线或者①大洲沿岸的B路线南下,到达南极地区越冬,①大洲的名称是 洲:第二年3月,北极燕鸥开始沿C路线从越冬地飞越②大洋迁往繁殖地,②大洋的名称是 洋。
(3)推测北极燕鸥选择北极地区而不是南极地区作为繁殖地的自然原因。(至少列举两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南极地区,B不符合题意;
C.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C不符合题意;
D.赴北极地区的科考时间多为6-8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内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及周围的岛屿;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A.斯匹次卑尔根岛位于76°N-80°N之间位于,位于北极圈以内,A选项错误;
B.斯匹次卑尔根岛纬度高,位于北极圈以内地区,终年严寒、冰冻,B选项错误;
C.斯匹次卑尔根岛位于北冰洋中,气温严寒,人类活动少,C选项错误;
D.极昼极夜是极地地区特有的昼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和种子库建设无关,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及其周边的欧洲 、亚洲、北美洲三大洲的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3.【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由气候资料图可知,南极气温特别低,酷寒气候,墙壁采用夹心饼干式是为了保温。 这样的建筑是为了适应南极地区的恶劣自然环境,特别是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故在南极建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①酷寒,②烈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4.【答案】D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位于北寒带;而南极地区的南极洲范围超出了南极圈之外,并不全部位于南寒带, 故A错误; 南极地区尚无定居人口,但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超过300万,故B错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力更大,故C错误;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气温要低 ,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答案】5.C
6.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2)本题考查观赏北极熊聚集的最佳时间,根据材料信息理解解答即可。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5.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下降,B错误;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D错误。故答案为:C。
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年中10-11月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而10-11月为观赏北极熊的最佳时间,D正确;1-2月、4-5月哈得孙湾及北冰洋其他海域都已结冰一段时间,北极熊可能已经迁徙至更北区域,AB错误;7-8月海域没有结冰,C错误。答案D。
【答案】7.D
8.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1)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2)中国南极科考站现在有五个,包括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和中国南极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7.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长城站位于南纬62°13′,纬度低于66.5°,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于66.5°,有极昼极夜现象,ABC错误。故答案为:D。
8.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生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所以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B正确;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是为了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也不是为了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AD错误;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所以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可能是为了研究北极熊的生存环境,C错误。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①正确;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各国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正值我国的冬季,此时南极正值暖季且出现极昼现象,便于科学考察,②正确;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③错误;停止一切对南极地区的考察活动,并不利于人类保护南极,④错误;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⑤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答案】10.D
11.A
12.B
13.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0.制鞋业属于轻工业,联系实际可知,运动鞋制造与矿产开采、生物工程和航空航天业无关,纺织工业与制鞋业关系最密切,D符合题意。故根据题意选D。
11.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焚烧会造成大气的污染,焚烧的灰烬也会污染水源,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不会引发洪涝。故①②③ 正确。根据题意选A。
12.企鹅的家园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主要在南极圈以南,这里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再加上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南极地区的气候酷寒。故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13.企鹅家园所在的南极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造成的,使用清洁剂主要是污染水体,不会减少碳排放,①不合题意;少用一次性餐具和自备购物袋,可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乘坐公共交通比呈私家车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②③④符合特意。故答案为:D。
14.【答案】A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A正确。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BD错误。北极地区被北极圈穿越,C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答案】15.D
16.C
【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15.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读图可知,五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应该是最高的,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6.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会大量繁殖,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气候变暖,C正确。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A错误。南极地区有风库之称,常年风大,B错误。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降水稀少,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7.D
18.D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点评】(1)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2)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等等。
17.根据题意可知, 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离地圆环形外表和高架设计,这是因为南极地区多暴风雪,这样可以①防积雪掩埋,④降低强大风力。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8.根据题意可知, “西瓜雪”现象提醒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为了缓减这一趋势我们应提倡开发新能源减排。 家家购买燃油车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使用一次性木筷会破坏森林资源, 也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购物多用塑料袋会污染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答案】(1)顺时针
(2)南美
(3)长城站;西北;长城
(4)不合适
(5)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或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被破坏和污染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读图可知,乌斯怀亚与长城站只有一海之隔,说明该城市位于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南美洲的最南端。
(3)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区域是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的区域是西半球,读图可知,长城站大致位于60°W经线上,中山站大致位于75°E经线上,泰山站大致位于80°E经线上,昆仑站大致位于85°E经线上,因此长城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东半球。根据图中长城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可知,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五个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4)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暑假期间我国正是夏季,而南半球是冬季,此时不适合旅游,因为南半球冬季时,南极地区是极夜,南极地区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
(5)由于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我恢复和净化的能力很差,为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因此在南极旅游时,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
【点评】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0.【答案】(1)企鹅
(2)长城;东
(3)②;④
(4)印度;南寒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有极昼现象,白天时间较长,有利于科学考察的进行。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读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从东西半球看,该科考站位于东半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狂风;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②酷寒和④狂风;与台风、暴雨无关,排除①③;填②④。
(4)读图可知,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环绕,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为印度洋,罗斯海新站位于五带中南寒带,位于南极圈以内。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月是北半球冬季,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且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有利于科学考察的进行。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1.【答案】(1)白色;均匀
(2)南美;大西
(3)夏季北极有极昼现象;为北极的暖季。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解析】【分析】(1)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由图可知,伦敦季节分配特征是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2)由图可知,图中①大洲是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②大洋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洋--大西洋。
(3)北极燕鸥选择北极地区而不是南极地区作为繁殖地的自然原因是:北半球的夏季来临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便于北极燕鸥繁殖。
【点评】(1)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2)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部是纵贯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东部是相间分布的平原和高原,其中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这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支流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南美洲的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没有寒带,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