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8.1 区域特征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8.1 区域特征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7 16:46:0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8.1 区域特征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3·泸县模拟)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G7(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被“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G7高速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影响以上风光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纬度 D.地形
2. 京新高速穿越多种自然风光,有“最美高速公路”之称。同时,它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穿越某种自然风光最长的高速公路。该自然风光是(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 D.湖泊
(2023七上·莱阳期末) 环保旅游爱好者张明骑着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游”,他的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题。
3. 张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藏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 张明的旅途中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造成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湿程度的差异 B.纬度位置的差异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轮廓形状的差异
(2022八上·青岛期末) 读下图,回答问题。
5.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6.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 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8.(2022八上·港南期中)我国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同胞擅长植树种草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2022·恩施)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北京便于指挥 B.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C.森林繁茂适合隐蔽 D.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10. 有关着陆场所在省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醉人的佳酿——青稞酒 B.经典的民歌——六口茶
C.丰收的庆典——那达慕 D.传统的乐器——葫芦丝
(2022八下·沙河期末) 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1. 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 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的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小桥流水人家 D.风吹草低见牛羊
13.(2022·沈阳)图中景观在西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2022·牡丹江)下列语句中,描述西北地区景观的是(  )
A.碧海蓝天,峡湾幽深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辽阔草原,雄浑大漠 D.山青水秀,河湖密布
(2022·滑县模拟) “水花,我听你们金滩村好多人的名字里面都有‘水’字,为什么?”“我们海吉人,把水看得可金贵了。”电视剧《山海情》中的这段台词,道出了西北地区的严重缺水现实。水花、水旺、水娃、水水……一个个带“水”的名字,寄托了群众对水的渴望。读西北地区农业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稀少,形成(  )
A.旱地农业区 B.水田农业区 C.河谷农业区 D.灌溉农业区
16. 西北地区东部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黄河水 D.湖泊水
17.(2022八下·防城期中)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B.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
C.西北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2022八下·江都期中) 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影响西北地区降水“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19.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0. 受降水分布规律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二、综合题
21.(2022八下·朔州月考)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沙漠,该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2)A是   (山脉);该地区地形以   盆地为主。
(3)B是   (山脉),是   走向,它的南侧是   盆地,北侧是   盆地。
(4)C是   高原,天然降水较少,农业以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22.(2022八上·南安期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同年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示意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为   。
(2)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   毫米到350毫米之间,主要位于   (干湿区),降水量较少。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请分析嫦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人口密度、天气等方面回答。)
23.(2021·海南会考)读“我国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C地向A地,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地降水量集中的季节是   。从A地向北年降水量增加,原因是受到来自   洋的水汽影响。
(2)B地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构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此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其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填写河流名称),种植枸杞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3)D地的地形区名称是   ,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西北地区由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G7 高速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影响以上风光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京新高速穿越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D
4.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此人旅行经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①②⑤正确,D正确;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排除ABC;故答案为:D。
4.张明的旅途中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观,这是由于自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主要影响因素是干湿程度的差异,与纬度、地形地势和轮廓形状无关,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答案】5.A
6.C
7.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5.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故答案为:A。
6.图中①→②→③ 降水量逐渐减少,赞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故答案为:C。
7.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解答: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答案】9.B
10.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9.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曾是我国重要的航天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在内蒙古西部,多年来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该着陆场地域辽阔、地势平坦、河流稀少、气候干旱、人烟稀少,B正确;靠近北京便于指挥,森林繁茂适合隐蔽,蓝天白云风景如画都不是选择东风着陆场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答案为:B。
10.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丰收的庆典——那达慕大会,C正确;青稞酒是藏族的特色饮品,A错误;六口茶是湖北恩施的一首著名民歌,B错误;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乐器,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1.C
12.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1.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2.从图中看出,贝贝从大兴安岭出发,该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其地表景观是草原,因此旅行时,贝贝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D正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小桥流水人家都是在南方地区 ,AC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北方地区,B错误。故答案为:D。
13.【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图中景观为沙漠景观,甲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A符合题意;乙是荒漠草原,B不符合题意;丙是草原景观,C不符合题意;丁是大兴安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4.【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辽阔草原,雄浑大漠”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景观,故C正确。“碧海蓝天,峡湾幽深”描述是的欧洲西部景观,故A错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地区景观,故B错误。“山青水秀,河湖密布”描述的是南方地区景观,故D错误。故选C。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答案】15.D
16.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5.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发展主要高山冰雪融水和黄河水进行灌,所以形成灌溉农业,D正确;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A错误;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错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C错误。故答案为:D。
16.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主要依靠黄河水进行灌溉,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7.【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故A正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故C正确。本区气候干旱,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答案】18.B
19.C
20.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8.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读图可知,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所以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越来越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答案为:B。
19.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有阻隔作用,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故根据题意选C。
20.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所以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21.【答案】(1)塔克拉玛干;干旱
(2)昆仑山;高原
(3)天山;东西;塔里木;准噶尔
(4)内蒙古;畜牧业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西北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山岭重重阻隔,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2)据图可知,A山脉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昆仑山脉。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3)B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天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其中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南侧,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北侧。
(4)C是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2)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四川盆地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4)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22.【答案】(1)呼和浩特;由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2)150;半干旱区
(3)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高原;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能见度高②地势平坦,便于搜集着陆器③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由图可知,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因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2)由图可知,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400毫米,降水少。湿润地区年降水>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所以当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其原因是:纬度因素,因为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子王旗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势平坦,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空器着陆。这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大,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无雨,降水少,能见度高,并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防止影响航天器的降落安全。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3.【答案】(1)逐渐减少;海陆位置;夏季;大西
(2)西北地区;黄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枸杞养分积累(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从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知,从C地到A地,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内陆地区;C地属于北方地区距海较近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从A地向北伊犁河谷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受到大西洋水汽的影响。
(2)读图依据B的位置可知,B地位于西北地区,黄河附近,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黄河,有利气候条件为温带大陆性气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枸杞养分积累(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3)读图可知,D地形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打坝淤地,修建水库以固定水土等。
【点评】(1)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我国的降水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度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8.1 区域特征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2023·泸县模拟)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G7(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被“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G7高速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影响以上风光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纬度 D.地形
2. 京新高速穿越多种自然风光,有“最美高速公路”之称。同时,它也成为了目前世界上穿越某种自然风光最长的高速公路。该自然风光是(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 D.湖泊
【答案】1.B
2.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西北地区由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G7 高速沿途将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影响以上风光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京新高速穿越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脉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上·莱阳期末) 环保旅游爱好者张明骑着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游”,他的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题。
3. 张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藏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 张明的旅途中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造成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湿程度的差异 B.纬度位置的差异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轮廓形状的差异
【答案】3.D
4.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是云南省,各个民族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地区。各民族文化既互相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读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此人旅行经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①②⑤正确,D正确;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排除ABC;故答案为:D。
4.张明的旅途中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等景观,这是由于自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导致,主要影响因素是干湿程度的差异,与纬度、地形地势和轮廓形状无关,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2022八上·青岛期末) 读下图,回答问题。
5. 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
6.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 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多雨
【答案】5.A
6.C
7.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5.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故答案为:A。
6.图中①→②→③ 降水量逐渐减少,赞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汽难以到达。故答案为:C。
7.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故答案为:B。
8.(2022八上·港南期中)我国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同胞擅长植树种草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解答: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022·恩施)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北京便于指挥 B.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C.森林繁茂适合隐蔽 D.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10. 有关着陆场所在省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醉人的佳酿——青稞酒 B.经典的民歌——六口茶
C.丰收的庆典——那达慕 D.传统的乐器——葫芦丝
【答案】9.B
10.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9.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曾是我国重要的航天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在内蒙古西部,多年来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该着陆场地域辽阔、地势平坦、河流稀少、气候干旱、人烟稀少,B正确;靠近北京便于指挥,森林繁茂适合隐蔽,蓝天白云风景如画都不是选择东风着陆场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答案为:B。
10.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丰收的庆典——那达慕大会,C正确;青稞酒是藏族的特色饮品,A错误;六口茶是湖北恩施的一首著名民歌,B错误;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乐器,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八下·沙河期末) 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1. 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 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观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的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小桥流水人家 D.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11.C
12.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1.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旅行的线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2.从图中看出,贝贝从大兴安岭出发,该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其地表景观是草原,因此旅行时,贝贝在出发地有可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D正确。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小桥流水人家都是在南方地区 ,AC错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北方地区,B错误。故答案为:D。
13.(2022·沈阳)图中景观在西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图中景观为沙漠景观,甲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A符合题意;乙是荒漠草原,B不符合题意;丙是草原景观,C不符合题意;丁是大兴安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4.(2022·牡丹江)下列语句中,描述西北地区景观的是(  )
A.碧海蓝天,峡湾幽深 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辽阔草原,雄浑大漠 D.山青水秀,河湖密布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辽阔草原,雄浑大漠”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景观,故C正确。“碧海蓝天,峡湾幽深”描述是的欧洲西部景观,故A错误。“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地区景观,故B错误。“山青水秀,河湖密布”描述的是南方地区景观,故D错误。故选C。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2022·滑县模拟) “水花,我听你们金滩村好多人的名字里面都有‘水’字,为什么?”“我们海吉人,把水看得可金贵了。”电视剧《山海情》中的这段台词,道出了西北地区的严重缺水现实。水花、水旺、水娃、水水……一个个带“水”的名字,寄托了群众对水的渴望。读西北地区农业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稀少,形成(  )
A.旱地农业区 B.水田农业区 C.河谷农业区 D.灌溉农业区
16. 西北地区东部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黄河水 D.湖泊水
【答案】15.D
16.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5.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发展主要高山冰雪融水和黄河水进行灌,所以形成灌溉农业,D正确;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A错误;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B错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C错误。故答案为:D。
16.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主要依靠黄河水进行灌溉,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7.(2022八下·防城期中)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B.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
C.西北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西北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故A正确。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故C正确。本区气候干旱,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2022八下·江都期中) 下图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影响西北地区降水“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19.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0. 受降水分布规律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植被类型从东到西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答案】18.B
19.C
20.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18.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读图可知,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所以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越来越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答案为:B。
19.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有阻隔作用,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故根据题意选C。
20.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所以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21.(2022八下·朔州月考)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沙漠,该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2)A是   (山脉);该地区地形以   盆地为主。
(3)B是   (山脉),是   走向,它的南侧是   盆地,北侧是   盆地。
(4)C是   高原,天然降水较少,农业以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答案】(1)塔克拉玛干;干旱
(2)昆仑山;高原
(3)天山;东西;塔里木;准噶尔
(4)内蒙古;畜牧业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西北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山岭重重阻隔,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2)据图可知,A山脉是位于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昆仑山脉。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3)B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天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其中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南侧,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北侧。
(4)C是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2)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西侧为准噶尔西部山地,东至北塔山麓;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四川盆地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
(4)我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是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
22.(2022八上·南安期中)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同年嫦娥五号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下图示意内蒙古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为   。
(2)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   毫米到350毫米之间,主要位于   (干湿区),降水量较少。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4)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   (地形区),请分析嫦娥五号返回器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人口密度、天气等方面回答。)
【答案】(1)呼和浩特;由东向西递减;海陆因素
(2)150;半干旱区
(3)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高原;①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能见度高②地势平坦,便于搜集着陆器③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蒙古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由图可知,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因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2)由图可知,四子王旗年降水量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于400毫米,降水少。湿润地区年降水>800mm,半湿润地区年降水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400mm,干旱地区年降水<200mm。所以当地主要位于半干旱区。
(3)发射期间,四子王旗滴水成冰,而海南文昌温暖如春,其原因是:纬度因素,因为四子王旗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而海南文昌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四子王旗植被以草原为主,地势平坦,障碍物少,视野开阔,有利于航空器着陆。这里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的年较差很大,昼夜温差也很大,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无雨,降水少,能见度高,并且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返回舱着陆时可避免伤及居民,也避免有高大建筑物的遮挡,防止影响航天器的降落安全。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3.(2021·海南会考)读“我国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C地向A地,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地降水量集中的季节是   。从A地向北年降水量增加,原因是受到来自   洋的水汽影响。
(2)B地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构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质超群,此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其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填写河流名称),种植枸杞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3)D地的地形区名称是   ,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
【答案】(1)逐渐减少;海陆位置;夏季;大西
(2)西北地区;黄河;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枸杞养分积累(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从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知,从C地到A地,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内陆地区;C地属于北方地区距海较近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从A地向北伊犁河谷降水量增加,主要是受到大西洋水汽的影响。
(2)读图依据B的位置可知,B地位于西北地区,黄河附近,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于黄河,有利气候条件为温带大陆性气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枸杞养分积累(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3)读图可知,D地形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打坝淤地,修建水库以固定水土等。
【点评】(1)我国湿润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北山地等,半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院东部,黄土高原北部和天山山地等,干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等,我国的降水特征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3)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