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教材内容介绍 (一年级下册)
本册共有教学内容31项。其中唱歌13首,欣赏11首、歌表演2首、表演唱1首、律动1首、学乐器1项、音乐活动2项。中国作品14首,民族作品7首,外国作品9首。音乐知识有力度的强弱,认识沙槌,内心音乐感的培养,旋律的进行(旋律线),感知乐句以及相同的乐句、音乐主题的记忆,用声势表现音乐。初步学会分辨优美的情绪等。同时还将进一步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
教材内容概述
教 学 建 议
1.音乐的学习必须在音响的基础上进行,脱离音乐
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
2.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要结合教学,不要单独
进行。
3.加强听音的训练,通过听辨音乐要素逐步形成音
乐感受和体验的能力。
4.根据加强合唱的要求,一年级开始就要加强声音
的指导。保持自然的声音,做到不喊唱。
5.加强识谱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一年
级就开始进行,对学生形成音乐能力有很重要的
作用。
单 元 主 题
第一单元 红灯停 绿灯行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
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六单元 月儿弯弯
第一单元 红灯停 绿灯行
这一单元通过学生熟悉的“红灯停 绿灯
行”的交通规则以及其他一些音乐活动,对
学生进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用“对不
起”“没关系”、有秩序、乐于助人等公共道德
品质的教育。在教学中要注意以音乐为本,
通过演唱、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特
别是内心音乐感的培养为感受和体验音乐打
下良好的基础。
《红眼睛 绿眼睛》教学建议
1.用稳定的速度朗读《红灯停 绿灯行》,休止符
可用食指放在嘴上或两手摊开表示。
2.初步讲解休止符的含义。
3.学唱歌曲。休止符前的字容易唱强,提示应唱得
轻巧。
4.游戏1:随歌曲音乐行走。看到绿牌行走,看到
红牌停止行走。
5.游戏2:演唱歌曲。看到绿牌演唱,看到红牌在
心里模唱。
《“对不起”“没关系”》教学建议
1.随音乐恒拍练习,拍手和点手心,要保持
稳定,不要越做越快。
2.随歌曲做恒拍练习。
3.学唱歌曲。通过模唱和读歌词节奏解决切
分节奏的演唱。
4.指导正确的呼吸,学会两小节一换气。
5.请两名同学轮换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小蚂蚁》教学建议
1.聆听歌曲用自己的方式分辨四个乐句。
2.聆听歌曲分组走步,当听到下一乐句时换
方向行走。
3.模唱歌谱。打乱四个乐句顺序,听老师弹
琴排序。
4.学唱歌曲。“真有”和“有情”可唱得轻巧、短
促,和连贯的“小胡”“很有”形成对比。
5.分组唱歌表演。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歌曲、欣赏、
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以
及乐观的生活态度。首次出现的旋律线以及分
辨相同的乐句旨在引起学生对音高及旋律的认
识。对节奏的认知只要求通过语言节奏在音响
中感知。本单元还要求认识沙槌,学会沙槌的
演奏方法并用沙槌为歌曲伴奏。
《小雨沙沙沙》教学建议
1.模唱歌谱
2.分两声部,第一声部拍歌曲的节奏,第二
声部拍每小节的强拍。注意声音要和谐。
3.找出(听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
4.模唱歌曲。可分别用中速或稍快的速度演
唱歌曲,感受不同的情绪。
5.用沙锤和串铃用上述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柳树姑娘》教学建议
1.气息游戏:看谁的气息长(吹纸条或用
“丝”呼气)
2.聆听歌曲随音乐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
的韵律和优美情绪。
3.学唱歌曲。两小节一换气,保持声音连
贯、柔和,第三乐句可唱得跳跃。
4.指导一字多音的唱法。
5.在第一、二乐句三拍长音处可填充
“啦啦 啦”。
《春天音乐会》教学建议
1.欣赏歌曲《春天音乐会》,感受歌曲欢快
的情绪。
2.哼唱歌曲。
3.按课本节奏朗读歌词并做声势。再随歌曲
做声势表演。
4.编创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节奏型。
5.编配三个声部(低、中、高)节奏随歌曲
表演。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本单元是上册 “音乐中的动物” 的延续。
通过体验声音的强弱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力度
的感受,继续巩固旋律线的认知。古诗歌曲
《咏鹅》是一首创作歌曲,具有现代的审美
取向,并学会看老师指挥演唱。
“我家门前有条河”集演唱、演奏、节奏、
律动于一体,是一个很有趣味和特色的音乐
活动。
《小动物唱歌》教学建议
1.听辨do和sol。老师提示标准音,学生听辨
演唱。
2.教师弹奏第一句,请学生听辨出do和sol。
3.模唱歌曲。注意弱起的演唱,可通过数拍,
第三拍吸气,第四拍进入。
4.首先,学会在动物的叫声处用不同的力度
演唱,然后可根据自己的体验任意处理。
5.替换不同的动物名称和叫声演唱。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建议
1.完整欣赏。听一听音乐模仿了什么动物?
2.欣赏第一部分,通过晃动身体感受或划拍
分辨音乐是几几拍的?
3.教师弹奏主题,学生模唱。
4.教师提示乐曲为三部分,复听乐曲分辨主
题的再现及小狗的叫声。
5.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三拍的舞步,随第三部
分音乐律动。
《谁唱歌》教学建议
1.聆听歌曲,歌中唱了几种动物。
2.听老师弹奏动物的叫声旋律,请学生拍出
节奏。
3.师生合作演唱,学生模唱动物的叫声。
4.模唱歌曲,注意倒数第二小节的空拍。可
分组对唱。
5.竞赛游戏:分组替换不同的动物及叫声演
唱歌曲。
《我家门前有条河》教学建议
1.在四二拍音乐的伴奏下,用均衡的速度数
数、挥拍,数到50。
2.按节奏朗读儿歌。
3.按七人一组分组,一人数数、挥拍,一人
读儿歌,一人做律动,四人分别演奏三角
铁、串铃、碰钟、响板。
4.替换表演,师生评价。
5.替换儿歌、打击乐器,编创新的节奏表演。
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
这一单元编选了一组欢快、活泼内容的音
乐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整
个单元充满了欢快的笑声。通过唱歌、律动、
欣赏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欢
快的心情,并与他人共享。让每一个孩子都参
与,从中获得喜悦。本单元律动较多,其中,
还渗透了恒拍的的练习,培养学生固定的节拍
感。
《玩具兵进行曲》教学建议
1.欣赏第一部分,哼唱主题。
2.用打击乐为第一主题伴奏,加强记忆。
3.欣赏第二部分感受活泼的情绪(可提示
短笛、木琴、钟琴的音色)。
4.欣赏第三部分分辨主题,及结尾时音乐
表现的形象(玩具兵跑回箱子)。
5.随第三部分音乐行进表演。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建议
1.呼吸游戏:深吸气后较慢的呼出。一人均衡
地数数,看谁呼出的数多。
2.模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的唱法。“查拉羊卓
拉和喇叭嘟嘟是衬词。
3.尽量四小节一换气。开始可以两小节换气。
4.用中速稍慢和快速两种速度演唱,感受表现
的不同情绪。
5.学几个藏族舞蹈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鼓和玩具》教学提示
1.按节奏朗读《玩具进行曲》,注意两个声
部的和谐。
2.模唱主题。
3.聆听音乐,在主题出现时举手。
4.乐曲结尾的小鼓声是渐弱还是渐强。
5.再次聆听音乐,在主题出现时按《玩具进
行曲》节奏伴奏,其他部分随音乐模仿动
物的动作。
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弘扬民族文化”的理念,
我们设计了“五十六朵花”系列单元。这是一个系列
性的单元,每双册出现一次,一直延续到六年级。
通过演唱和欣赏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集中向
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涉及了藏族、蒙古
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彝族、苗族、壮族、哈尼
族、侗族、羌族、谣族、回族、鄂伦春族、克尔克
孜族、土家族、傈僳族、布依族、乌兹别克族等多
个少数民族音乐作品。
这是本套教材很有特色的内容。
《其多列》教学提示
1.听老师弹奏,用“la”模唱(音高练习)。
2.跟琴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
3. “其多列”的“列”字学生容易唱强,要注意
控制,声音应唱得轻巧。
4.用拍手、踏脚的声势为歌曲伴奏,可分组
做。一人完成比较难,可以试一试。也可
替换其他声势。
5.提示:四小节一换气,也可两小节换气。
《快乐的罗梭》教学提示
1.模唱主题旋律(歌词参考:快快来,快快
来,我们大家一起来,手拉手呀排对排,
唱歌跳舞多愉快)。
2.聆听第一部分,主题出现了几次?(6)
3.聆听第二部分,情绪有什么变化?
4.聆听第三部分,主题又出现了几次(4)
5.学几个简单的彝族舞蹈动作,当听到主题
时随音乐表演。
《苗家乐》教学提示
1.用实物或图片、视频介绍芦笙。
2.学唱主题(可唱歌词:吹芦笙、吹芦笙,根根竹
管一声声。吹得苗家好生活,吹得苗家乐呵呵)
3.聆听音乐第一遍的结构:主题(反复)弦乐 弦
乐低音 主题 弦乐低音 主题 结尾。
4.聆听音乐(共演奏三遍)
5.用铃鼓、串铃、响板等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非
主题部分不伴奏)。
第六单元 月儿弯弯
本单元编选了一组优美抒情的音乐,旨
在培养学生对优美情绪音乐的感知和体验,
初步知道力度和速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
用。通过演唱、欣赏富有幻想色彩的《小小
的船》《小白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小星星变奏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
力。
本单元首次出现了字母谱,通过模唱帮
助学生对乐谱的认识。
《小小的船》教学提示
1.用晃动身体的方法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2.四三拍的恒拍训练(拍手、点手心),注
意音色的控制
3.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两小节或四小
节一换气。
4.注意纠正一字多音的唱法。
5.第三乐句的“小小的”可唱得弱一些,第四
乐句可进行渐强与渐弱的处理。
《摇篮曲》教学提示
1.培养安静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可与《快乐小舞曲》对比欣赏,感受音乐
优美的情绪。
3.可哼唱歌曲《摇篮曲》。
4.初步了解乐队的音色。
5.指导学生在强拍上晃动身体(注意弱拍的
干扰),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小星星变奏曲》教学提示
1.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2.聆听乐曲分辨钢琴的音色。
3. 看字母谱模唱歌谱并画出旋律线,了解旋
律的进行。
4.简单介绍3次旋律的变化。
1 1 | 5 5 | 6 6 | 5 — |
1 1 | 5 5 | 6 4 | 5 — |
1. 1 | 5 . 5 | 6 . 6 | 5 — |
5.在音乐中,听辨上述3次旋律的变奏。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感 谢 观 看 和 聆 听
Thanks For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