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2 19: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一、地域文化
川剧变脸
头顶鲜花
的蟳埔妇女
内蒙古
草原文化
苗族庆祝“三月三”
徽派建筑
海南骑楼老街
1. 地 域 文 化
在特定地域范围内
形成
地域文化
分类
①物质方面
②非物质方面
建筑、服饰、
饮食等
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2. 景观 VS 城乡景观
景观
类型 含义 举例
自然景观 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行云飞瀑、
高山流水等
人文景观 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感受地域文化,可以从景观入手
2. 景观 VS 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
聚落整体
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1.下列关于南方和北方生活习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指路:南方多说“前后左右”;北方多说“东南西北”
B.洗澡:南方多“淋浴”;北方多“泡澡”
C.道路:南方多“平直”;北方多“曲折”
D.语言:南方“十里不同音”;北方“有差别,但都能听懂”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2.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南北气候差异 B.南北物产差异
C.饮食习惯不同 D.食用盐种类不同
自然地理环境会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民聚族而居,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在徽州的故事里,山的作用在于阻隔,水的作用则在于沟通。有山的屏障、水的滋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
为何徽州村落的基址一般选在枕山环水之处 ?
枕山:可以阻挡冬日的寒冷气流,让富含水汽的南风在此停留降雨,调节村庄的小气候。
环水:活水流经村落,既保证生活饮用所需,也便于养殖水禽、鱼虾,以及灌溉农田,日常交通。
安徽宏村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2. 分析宏村为代表的徽派建筑具有这些特征的原因。
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
原 因
古徽州所在地区山地多平地少,
随着人口增加,用地逐渐紧张
容易引发什么问题?
通过水沟引水入田、引水入村。
不仅解决了灌溉、防洪和行舟问题,也造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景象。
挖塘蓄水、筑坝拦洪
马头墙
防范火灾
增强遮阴
增加美感
保护隐私
3.安徽宏村村民聚族而居,体现了怎样的地域文化?
社会组织形态
聚族而居
长幼有序
精神
追求
御外凝内
耕读传家
徽州并没有消失
待你踏上这片土地便会发现
它就在那里
在那片山河里
也在故人的故事里
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
人地和谐理念
社会组织形态
精神追求
御外凝内
耕读传家
聚族而居
长幼有序
顺应自然趋利避害


通风
采光
水源
防火
防潮防虫
遮阴避暑
防寒避风
御敌防盗
祠堂
书院
南北通透顺风巷道
天井、南向开窗
河湖、
渠(引水系统)、
池塘、水井、溪
避洪避旱
宅高田低、蓄洪
吊脚楼、石质墙体
高墙、宽檐、小窗
北面无窗、墙厚
碉楼 土楼 围屋
安徽省南部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幅剪纸作品。
3.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幅剪纸作品。
4.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图是一幅剪纸作品。
5.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 川剧 B. 豫剧
C. 粤剧 D. 越剧
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后几经战乱,辗转南迁,在赣闽粤交界地带定居。他们利用当地的生土、鹅卵石、木材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土楼外形呈圆形,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而居。
客家土楼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具有哪些功能?
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居住和安全防卫功能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 唐 · 杜荀鹤《送人游吴》
威严方正的紫禁城
唐长安城北部为皇城,东部和西部居住着王公贵族,南部及外围为平民居住区,东西两市为商业区。
明清北京城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四周,一条南北向的主轴线横穿全城。
三进四合院
大门
倒座房
东厢房
西厢房
北房(正房)
后罩房
游廊
上海外滩中西交融的建筑
黄橙交织的佛罗伦萨
智利瓦尔帕莱索五彩缤纷的住房
城镇景观的文化内涵
深厚文化底蕴
城市有特别的色调
江南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
智利瓦尔帕莱索五彩缤纷的住房
文化意识
审美情趣
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北京四合院在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对称美和天人合一
西方建筑多使用几何形态
我国古都城郭方正,宫城居中,突出君权
欧洲城市多以教堂、广场为中心,体现神权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右图所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州古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北美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
C.法国巴黎市中心也为“前巷后河”景观
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右图所示)。
2.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B.北京故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D.商业区多布局在人流量大的地区
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下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
3.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城市发展历史短暂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美国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般位于市区中心。下图为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图片。
4.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
建筑很少有围墙,这说明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
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须围墙
5.图中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在(  )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
6.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