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2 20: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5个轨道 B. 该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6种运动状态
C. 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三个能层 D. 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五个能级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CS2的空间填充模型:
B. 铍原子最外层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图:
C. Na2S的电子式:Na:S¨??:Na
D. 氧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光谱是由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到激发态时,电子跃迁产生的
B. CO32?与SO32?中,O?C?O键角大于O?S?O键角
C. 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则该元素为ⅡA族元素
D. 因为H2O分子间有氢键,所以H2O的稳定性比H2S强
4. 已知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b>d>a
B. 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C. a和d的原子结合可以形成带3个负电荷的阴离子
D. a、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是c>b>a
5. W、X、Y、Z是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25℃时,W、X形成的0.1?mol·L?1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1,Z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X、Y、Z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B. 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不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一定能相互反应
D. 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一定强于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6.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L
M
Q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99
0.077
0.074
主要化合价
+2
+3
+6、?2
+7、?1
+4、?4
?2
A.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Y的弱
B. Y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且化合价变化相同
C. 常温下,Z单质可以与L的氢化物溶液反应置换出L单质
D. X、M分别与Q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σ键一定比π键牢固
B. 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C. 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1molNO?2+离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D. 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共价键键能就一定越大
8. 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B. 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
C. 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 分子中N≡C键的键长小于C—C键的键长
9.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σ键键能一定比π键键能大,且σ键与π键电子云均为镜面对称
B. C?C键的键长比C=C键长,C=C键的键能是C?C键的两倍
C. 分子中有σ键不一定有π键,有π键则一定有σ键
D. 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1?mol?NO+离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1NA
10. 化合物X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
B. 1个X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1
C. 1?mol?X分子中所含的σ键数目为10NA
D. X是共价化合物
11.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X>Y>Z
B. WX2能使石蕊溶液褪色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Y>Z
D. W、R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W
12. 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关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Si>P>S>Cl B. 金属性:NaC. 最高正价:C13. 表中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2
MgCl2
HCl
NaOH
化学键类型
共价键
离子键、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化合物类型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14. 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分子中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
B. 该分子中C—H键的键能大于C—F键的键能
C. 该分子中所有N原子都为sp3杂化
D. 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4
15.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图,X、Y、 Z、W、R是其中的五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离子半径:Y>X
B. 33号砷元素与Q同族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W
D.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Y>Z
16.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 第一电离能:d>e,电负性:d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D. 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16分)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且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5)F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则n=________;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18. (18分) 短周期主族元素W、M、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高价含氧酸与其气态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K,M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X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Y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Z和M为同一族。
(1)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________。
(2)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为______ _________。
(3)Z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_____________ _______。
(4)W、X、Y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5)X、Y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6)下列可作为比较M和Z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填序号)。
A.氢化物的稳定性 B.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D. 将M的单质通入Z的钠盐溶液观察是否有Z逸出
(7)Y元素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W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可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
19. (18分)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2NaNH2+N2O=NaN3+NaOH+NH3,3NaNH2+NaNO3=NaN3+3NaOH+NH3↑。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所在的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
(2)基态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
(3)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_(写出一种)。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O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_ _____。
(4)叠氮化钠中不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σ键???????????? D.π键
(5)N2O沸点(?88.49℃)比NH3沸点(?33.34℃)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
1.A?【解析】A.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5个能级,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三个轨道,共9个轨道,故A错误;
B.原子核外的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均不相同,该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共有16种运动状态,故 B正确;
C.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三个能层,第一能层,第二能层,第三能层,故C正确;
D.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五个能级,1s、2s、2p、3s、3p,故D正确。故选A。??
2.A?
3.B?【解析】A.原子光谱包括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是由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到激发态时,电子跃迁产生的,而发射光谱是由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原子时,电子跃迁释放能量产生,故A错误;
B.CO32?中中心C原子为sp2杂化,该离子为平面正三角形,O?C?O键角为120°,SO32?中中心S原子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所以CO32?中的O?C?O键角大于SO32?中的O?S?O键角,故B正确;
C.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则该元素不一定为ⅡA族元素,也可能为第四周期的部分过渡元素,故C错误;
D.氢键与分子的稳定性无关,稳定性与键能有关,故D错误。
4.A?【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d位于第二周期,a、b、c位于第三周期,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故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a为P元素,由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b为S元素,c为Cl元素,d为O元素,则
A. 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P>S>Cl>O,即a>b>c>d,故A错误;
B. 非金属性:O>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故B正确;
C.?a为P元素、d为O元素,二者可以形成PO43?,故C正确;
D. 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ab>a,故D正确。故选:A。??
5.C?【解析】由题意可知,W、X形成的化合物是强酸,则W是H,X是Cl;Z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原子半径最大,所以Z是Al,因此Y可能是Si、P、S。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一定位于同一周期,即第三周期,A项正确;X(Cl)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不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如PCl5等,B项正确;如果Y是Si,硅酸是弱酸,不能溶解Al(OH)3,C项错误;Y不论是Si、P还是S,其非金属性均弱于氯元素,所以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一定强于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D项正确。
6.B?【解析】短周期元素中,Z、Q都有?2价,处于ⅥA族元素,Z有+6价,Q无正价,且Z的原子半径较大,则Z为S元素、Q为O元素;L元素有+7、?1价,故L为Cl元素;M有+4、?4价,处于ⅣA族,原子半径小于Cl,故M为C元素;X、Y化合价分别为+2、+3价,则分别处于ⅡA族、ⅢA族,且原子半径X>Y>硫,故X为Mg、Y为Al。
A.金属性Mg>Al,故碱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故A错误;
B.Al与酸反应生成铝盐,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变化相同,故B正确;
C.硫的氧化性比氯气弱,常温下,硫单质不能与HCl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故C错误;
D.X、M分别与Q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MgO、CO2(或CO),其中MgO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7.C?【解析】A.σ键不一定比π键强度大,如氮气中σ键的强度比π键强度小,故A错误;
B.H2分子中H原子的s轨道为球形,无方向性,所以形成的s?sσ键没有方向性,故B错误;
C.CO2是NO2+的等电子体,一个CO2含有2个π键,故1molNO2+离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故C正确;
C.原子半径F>H,但键能:H?F>H?H,则不能得出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的结论,故D错误。??
8.D?【解析】A.N≡C?C≡N含有碳碳非极性键和碳氮极性键,故A错误;
B.N≡C?C≡N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故B错误;
C.卤素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氰气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故C错误;
D.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越大其键长越长,碳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所以氰分子中C≡N键长小于C≡C键长,故D正确。??
9.C?
【解析】A.σ键的电子云为轴对称,π键电子云为镜面对称,故A错误;
B.C?C键的键长比C=C键长,但是C=C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C?C中只含有1个σ键,而且π键不稳定,键能比σ键小,所以C=C键的键能小于C?C键的两倍,故B错误;
C.分子中有σ键不一定有π键,有π键则一定有σ键,故C正确;
D.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NO+与N2互为等电子体,所以1?mol?NO+离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故D错误。??
10.D?【解析】A.?X分子中有极性键,也有N?N非极性键,故A错误;
B.?1个X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故B错误;
C.?1?mol?X分子中所含的σ键数目为11NA,故C错误;
D.?X是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自然是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
11.B?【解析】由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序数可知,X、Y、Z、W中只有X位于第二周期,其它元素位于第三周期,X主要化合价为?2价,X为O;Y的化合价为+1价,且原子序数大于O,则Y为Na;Z最高正化合价为+3价,Z为Al;W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W为S;R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R为Cl,
A.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X>Y>Z,故A正确;
B.SO2为酸性氧化物,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B错误;
C.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碱的碱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Y>Z,故C正确;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W、R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W,故D正确。??
12.C?【解析】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
C.F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难以失去电子,没有正价,O元素无最高正价,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D正确。??
13.A?【解析】A.CO2中只含共价键,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
B.MgCl2中只含离子键,镁离子与氯离子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HCl中只含共价键,氢原子和氯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
14.C?【解析】A.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但ⅡA族和ⅤA族的元素达到全满或半满状态,所以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A正确;
B.分子中C?H键的键能与C?F键的键能比较,可以根据键长的大小来判断,根据相结合的两个原子的半径来比较,半径越小键能越大,两个化学键都含有C原子,F原子的半径大于H原子的,所以C?H键的键能大于C?F键的键能,B正确;
C.该分子中双键的成键N原子为sp2杂化,C错误;
D.单键为σ键,双键中一盒σ键和一个π键,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4,D正确。
15.A?【解析】X、Y、 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根据X的化和价为?2,可知X为O;Y为+1,Y为Na;Z为Al,Q为P,W为S,R为Cl。
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当核外电子层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O2?>Na+,故A错误;
B.Q为P,与砷同主族,故B正确;
C.非金属性Cl>S,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故C正确;
D.金属性Na>Al,则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Al,故D正确。??
16.B?【解析】A.?31d和?33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是原子外层电子为全满或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则第一电离能P>S,电负性P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a>e>d,故C错误;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过氧化钠,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17.(1)P;
(2)Cl;
(3)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4)Cu;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5)2;2p;
18.(1)第二周期ⅦA族(2分);
(2)NH4NO3(1分)? 离子化合物(1分)
(3)+6(1分);
(4)Na?>?Al?>?N(2分);
(5)Al(OH)3(1分);
(6)AB(2分);
(7)AlN+NaOH+H2O==NaAlO2+NH3↑(2分)。
?
19.(1)F;Li;
(2);
(3)N2O或CO2;平面三角形;sp2;
(4)B;
(5)N2O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作用强,故NH3沸点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