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 (上海科技版) 第十章 机械与人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 (上海科技版) 第十章 机械与人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4-09 10:1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机械与人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如图1所示,小明将两个鸡蛋举高,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B.
C. D.
2. 图2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大于,同一个物体分
别在和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点,所需拉力分别为、
,所做的功分别为、,则(  )
A.,
B.,
C.,
D.,
3. 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如图3所示。其中的科学
道理是(  )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
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
C.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慢
D.根据功的知识,推开门时手对门做功较少
4. (2012·四川眉山)如图4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小丽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则杠杆(  )
? A.仍然平衡
? B.不平衡,左端下降
? C.不平衡,右端下降
? D.无法确定
5.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6. 如图5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7. 如图6所示,用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的物体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做了的功
B.拉力做了的功
C.重力做了的功
D.重力做了的功
8. 图7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与乙物体的功率相比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9. 小明用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匀速提升,所用的拉力为,此时拉力所做的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的物体,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则、、分别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
A. B.
C. D.
10.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9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
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11. (2012·浙江衢州)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10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在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12. (2012·济南)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汽车、摩托车、列车 ? B.列车、汽车、摩托车
? C.摩托车、汽车、列车 D.汽车、列车、摩托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11所示,石块与独轮车
的总重为。重心在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的向上的力是
_____;要想使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小强推着小车,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了,则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为,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功率为_________。
15. 如图12所示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填相应序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2
16. 图13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体育图标,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运动员手中使用的船桨属于_______(选填“费力”“省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这一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只要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14所示,小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其中,则所用的拉力_____,机械效率____。(均选填“>”“<”或“=”)
18. 如图15甲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
组如图15乙所示,将质量为的重物竖直匀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提高,拉力的大小为,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取)
19. (2012·广东)图16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点自由释放,滚动到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________后变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0. 如图17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点处挂4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钩码,在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18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小明利用如图19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组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 拉力F/N 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A.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弹簧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四、计算题(每题13分,共26分)
22. 为办好一届大型运动会,需建设一批体育场,施工人员用挖掘机开挖基地,挖掘机每次可将体积的泥土举高再水平移动倒入卡车货箱,此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做了多少功?(泥土密度为)
23. 测定自己上楼时的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有多大,是一项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实践活动。如果现在你要测定自己爬上高楼时的功率,假设你身体的质量为,上楼所用的时间是,请计算自己上楼的功率。()
第十章 机械与人 检测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举高,根据公式可求做的功为。
2.B 解析:因两个斜面均光滑,根据功的原理可知,沿两个不同斜面将同一物体匀速拉到
顶端,所做的功相等。由功的原理可知,沿拉上顶端所用的拉力较小。
3.B 解析:推门时,门绕门轴旋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杠杆,门的把手离门轴越远,推
门时的动力臂就越大,从而越省力。
4.B 解析:杠杆的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哪端的力和力臂乘积较大,就向该端力的方向运动,由题意可知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时,左端的力臂大,左端增加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故左端力和力臂乘积大于右端力和力臂乘积,故B选项正确。
5.A 解析:甲、乙升降机把相同质量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
等,C、D选项错误;由可得,电动机做的总功,有用功相等,而甲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因此甲升降机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6.D 解析:动滑轮、订书机和羊角锤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使用中均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费距离。镊子在使用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所以D选项正确。
7.B 解析:用动滑轮拉物体,此时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即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故拉力做的功,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物体A运动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垂直,因此重力不做功,C、D选项错误。
8.B 解析:由题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乙物体做的功多,故。
9.B 解析:由装置可知物体上升2m,则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6m,因此拉力做的功为对物体做的功为有用,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得;由于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动滑轮的重为,当提起重为的物体时,所用的拉力为,根据的求法可求得。
10.C 解析:由题意知,两滑轮组的滑轮和绳均相同,且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故将相同重物提升相同高度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也相同,故其机械效率相同;由于提动滑轮和重物的绳的股数不同,乙有三股,甲有两股,故乙相对甲来说更省力。
11.C 解析: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斜面太粗糙,小球滚到平面上时速度会太小,这样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如果被撞木块的质量太大,则木块移动的距离会太小,甚至不移动,因此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必须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C选项是不正确的。
12.B 解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汽车、摩托车和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但其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列车最大、汽车次之、摩托车最小,所以三者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列车、汽车、摩托车,即B选项正确。
13.240 两手向把手末端移动(增大动力臂)[或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减小阻力臂)]
解析:因为,即,所以;要想更省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应增大动力臂,即两手向把手末端移动。(或当动力臂和阻力不变时,减小阻力臂,将石块向车轮方向移动)
14.0.5 150 5 解析:小车的速度;推力做的功;功率。
15.(2)(3) (1)(4)
解析:我们在抬起小推车和起瓶子时都是为了省力,并且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省力杠杆。对于筷子和起重机,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16. 费力 省距离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或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方向相反)
解析:当运动员用船桨划水时,动力臂小于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臂,所以船桨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船桨向后划水时,船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带动皮划艇向前运动,是力的作用改变了皮划艇的运动状态。
17.> > 解析:由于是相同的滑轮组,提起的重物不同,则所用的拉力不同,重物越重,所用拉力就越大,所以,在将相同的重物提到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额外功相同,重物越重,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大,因此>。
18. 解析:在滑轮组中,有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绳子承担物重,故物体升高,拉力的作用点通过,拉力做的功,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小球从P点滚到Q点的过程中,高度先减小后增大,而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小球的质量不变,所以小球的动能是先变大后变小,重力势能是先变小后变大。
20. (1)左 水平 力臂 (2) 不合理 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没有普遍性) (3)杠杆自重的影响
解析:(1)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是将平衡 ( http: / / www.21cnjy.com )螺母向杠杆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即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可以使挂上钩码时,力臂的大小刚好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2)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时,必须要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只实验一次往往具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3)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虽仍然成立,但在实验中没有考虑到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所以得出的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21.(1)提起的物重和动滑轮重 (2)D (3)选用较轻的动滑轮组装滑轮组;对给定的滑轮组,通过增大被提升的物重提高机械效率;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轮与轴间的摩擦等
解析:(1)由3、4或5、6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钩码重相同,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由3、5或4、6可以看出,动滑轮重相同,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高。(2)除了动滑轮和物体影响机械效率外,绳重和摩擦也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动滑轮的重力越小、绳重和摩擦越小,滑轮组的效率越高。
22. 解析:根据做功的条件,挖掘机把泥土举高时对泥土做了功,水平移动时没有做功。泥土的质量。泥土的重力。挖掘机对泥土做的功。
23. 解析:计算功率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了多少功,二是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上楼主要是克服人的重力做功,可以根据计算,对应的时间,再根据进行计算。身体所受的重力。
上楼所做的功。
上楼的功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9
图8
图7
图10
图11
图15
图14
图13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同课章节目录